一种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176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1:00
本新型涉及一种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包括采样管、多通阀、封孔器、导气管、U型水柱计、控制阀及连接管头,导气管前端与多通阀连通,末端与采样管连通,多通阀另与U型水柱计和控制阀间连通,至少一个控制阀通过导流管与连接管头间连通,封孔器包覆在导气管外,采样管包括管体、密封堵头、密封环及防护锥。本新型结构简单,携带、装配定位及灵活方便,可有效满足多种巷道结构检测作业的需要,同时有效的提高漏气检测的效率,并可有效提高气体采集效率,同时防止巷道内碎屑、落石等对设备造成的堵塞、损毁,同时另可防止设备装配时与岩层间缝隙而导致泄漏,从而极大的提高漏气检测精度。从而极大的提高漏气检测精度。从而极大的提高漏气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


[0001]本新型涉及一种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属煤矿通风、安全检测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作业面再进行开采作业时,作业面的通风效率是影响煤层自燃的重要因素,同时根据通风能力在煤矿作业面处依次设置散热带、氧化带及窒息带,以此有效的进行阻燃、抑燃作业,为了有效的对散热带、氧化带及窒息带的通风量、通风效率进行检测,当前开发了多种的漏风检测设备,这些检测设备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在使用中一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设备安装回收难度大,往往需要将检测设备与巷道等岩壁间进行永久性连接,安装施工难度大的同时也导致设备无法有效的回收;另一方面在运行中,采样用的通风口往往缺乏有效的防护能力,从而极易被煤矿中的碎屑颗粒堵塞,从而早曾采样效率低下,设备使用寿命短及日常维护成本高的缺陷。
[0003]基于上述当前设备运行及使用的缺陷,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了一种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旨在通过该设备,解决一些现存的装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新型提供一种工作面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包括采样管、多通阀、封孔器、导气管、U型水柱计、控制阀及连接管头,其中所述导气管前端与多通阀连通,末端与采样管连通,且采样管与导气管间同轴分布,所述多通阀另与U型水柱计和控制阀间连通,所述U型水柱计通过其中一个控制阀与多通阀连通,同时另至少一个控制阀通过导流管与连接管头间连通,所述封孔器至少一个,包覆在导气管外并与导气管间同轴分布,所述采样管包括管体、密封堵头、密封环及防护锥,其中管体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空心管状结构,管体后端面包覆在导气管末端外并与导气管外侧面间滑动连接,所述管体管壁上均布若干透气孔,透气孔孔径为1—5毫米,且透气孔轴线与管体轴线相交并呈30
°
—90
°
夹角,所述防护锥为与管体同轴分布的锥形结构,防护锥锥底与密封堵头前端面连接,且防护锥锥底直径为密封堵头最大外径的1.1—1.5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器包括注浆囊袋、硬质支撑板、承载弹簧、定位套、连接管头,所述定位套1—2个,为与导气管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包覆在导气管外并与导气管间通过定位销连接,所述承载弹簧至少三条,环绕导气管轴线均布,且其轴线与导气管轴线垂直分布并相交,所述定位套通过承载弹簧与硬质支撑板连接,所述硬质支撑板为与导气管同轴分布的圆弧板状结构,且承载弹簧轴线与硬质支撑板重心位置相交,所述注浆囊袋为与导气管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位于硬质支撑板和定位套之间,同时注浆囊袋另设导向孔,并通过导向孔包覆在各承载弹簧外,此外所述注浆囊袋下端面及上端面分别设横断面呈“凵”字形的限位槽,并通过限位槽分别包覆在硬质支撑板和定位套外,所述注浆囊袋设至少一个注浆口,且注浆口与连接管头间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口通过其所连接的连接管头与多通阀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作面漏风取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光张晓波王晓兵孟金伟李明珠褚廷湘晁江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