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164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面部过程中针对特定位置进行更为稳定的冷敷降温处理的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该装置包含有定位框架以及降温面料块,所述定位框架包含有在竖直平面内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框架连接段,以及在水平平面内由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的中上部向两侧延伸展开的第二框架连接段,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段包含有分列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左右两侧且互相对称的连接支段,两个所述连接支段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的连接点位置处进行转动以改变调节所包围形成的开口区域大小;所述降温面料块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支段之间,所述降温面料块又包含有外连接层以及可更换地安装于其内部的降温贴敷块。部的降温贴敷块。部的降温贴敷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防护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敷是简单、安全、速效、经济的退热方式,在急诊科护理发热患者时,常会对患者头部进行冷敷降温,一般来说,是将冷湿毛巾或冰袋敷在病人的头部,起到降低头部温度,改善不适的效果。针对一些在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的人员出现中暑前兆情况下,也需要及时对患者的头面部进行降温处理。然而,冷湿毛巾和冰袋这样类型的通过简单放置于患者头面部的方式进行使用物品,难以与使用者的头面部皮肤稳定贴合,在移动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脱落污损。此外,使用冷湿毛巾进行冷敷需要频繁蘸湿毛巾,护理工作量大。
[0003]针对上述现实存在的问题,出现了一些能够供使用者头部稳定佩戴使用的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如申请号为CN201920558419.7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的一种用于急诊护理的头部降温装置,包括敷袋、降温袋、垫片和束带,敷袋与束带固定连接,敷袋的内部设置有分隔布,且分隔布将敷袋的内部空间分隔为降温袋腔和垫片腔,敷袋的一侧开设有与降温袋腔连通的降温袋放置孔,且敷袋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垫片腔连通的垫片放置孔,降温袋放置在降温袋腔内部,垫片放置在垫片腔内部,束带包括固定带、弹力带和连接带,固定带的一端与敷袋的一端缝接,该降温装置可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不易掉落。
[000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冷敷冷却接触的主要区域位于使用者的额头部,但是在上述专利文件所给出的技术方案中,降温装置仅通过横向的弹力带相对于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显然容易出现上下或是转动偏移,导致冷敷处理效果变差。
[0005]对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面部过程中针对特定位置进行更为稳定的冷敷降温处理的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面部过程中针对特定位置进行更为稳定的冷敷降温处理的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用于与使用者头部相连接的定位框架以及安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框架上的降温面料块,所述定位框架包含有在竖直平面内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框架连接段,以及在水平平面内由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的中上部向两侧延伸展开的第二框架连接段,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段包含有分列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左右两侧且互相对称的连接支段,两个所述连接支段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的连接点位置处进行转动以改变调节所包围形成的开口区域大小;所述降温面料块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支段之间,所述降温面料块又包含有与所述连接支段相固定的外连接层,以及可更换地安装于所述外安装层内部的降温贴敷块。
[0009]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呈一种圆弧形,包含有位于上端
向前侧凸起的部分段,位于中部呈圆弧状的部分段,以及位于下端向前侧凸起的部分段。
[0010]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的中部还形成有向两侧突起延伸形成的辅助支承部。
[0011]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辅助支承部上向外凸起形成的口罩佩戴辅助部,所述口罩佩戴辅助部整体呈圆柱形,并且所述口罩佩戴辅助部分包含有径向尺寸较大的外抵止段以及径向尺寸较小的内嵌合段。
[0012]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定位框架靠使用者头部的内侧面贴合设置有柔性垫层。
[0013]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外连接层的两端开口,内部形成有用于对所述降温贴敷块进行容置的中空收容腔,所述降温贴敷块采用凝胶材质制成。
[0014]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外连接层的两侧面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0015]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外连接层采用分体式结构,包含有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所述连接支段上的非弹性面料段以及位于两部分所述非弹性面料段之间的弹性面料段。
[0016]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降温贴敷块的两端还设置有用于将两块所述降温贴敷块相连接,以实现前一所述降温贴敷块抽出的同时完成后一所述降温贴敷块更换的贴合连接区。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给出的实施例方案能够实现以下多项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所述的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中用于与使用者头部进行连接固定的定位框架部不仅包含有用于在水平方向上起到连接定位作用的第二框架连接段,还包含有用于在竖直方向上起到连接定位作用的第一框架连接段,能够有效确保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前侧的降温面料部稳定地与使用者头面部前侧的额头部分相贴合,确保冷敷冷却效果的持续和高效。
[0019]2.本技术所述的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中第一框架连接段还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辅助支承部,用于与使用者的颈部相贴合接触,进一步提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偏移;同时在该辅助支承部上还连接有向外凸起的口罩佩戴辅助部,能沟通替代使用者的耳部与挂绳抵靠接触,有效缓解长时间佩戴口罩时的不适感。
[0020]3.本技术所述的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中用于直接与使用者额头部相贴合接触的降温面料部中,采用凝胶材质制成的降温贴敷块能够方便地从外连接层中向两侧抽出进行更换;设置于降温贴敷块两侧的贴合连接区还能够通过将新旧两块降温贴敷块的端部进行连接,实现将旧的降温贴敷块抽出的同时,方便地实现新的降温贴敷块安装进入工作区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对的整体结构布局示意图;
[0022]图2为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与口罩配合使用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与口罩配合使用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中更换降温贴敷块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定位框架;
[0027]2——第一框架连接段,201——辅助支承部,202——口罩佩戴辅助部;
[0028]3——第二框架连接段,3b——连接支段;
[0029]4——降温面料部;
[0030]5——外连接层,501——非弹性面料段,502——弹性面料段;
[0031]6——降温贴敷块,601——贴合连接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3]本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0034]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其主要包含有用于与使用者头部相连接的定位框架1以及安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框架1上的降温面料部4,所述定位框架1包含有在竖直平面内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框架连接段2,以及在水平平面内由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2的中上部向两侧延伸展开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用于与使用者头部相连接的定位框架(1)以及安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框架(1)上的降温面料部(4),所述定位框架(1)包含有在竖直平面内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框架连接段(2),以及在水平平面内由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2)的中上部向两侧延伸展开的第二框架连接(3)段,所述第二框架连接(3)段包含有分列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2)左右两侧且互相对称的连接支段(3b),两个所述连接支段(3b)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2)的连接点位置处进行转动以改变调节所包围形成的开口区域大小;所述降温面料块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支段(3b)之间,所述降温面料部(4)又包含有与所述连接支段(3b)相固定的外连接层(5),以及可更换地安装于外安装层内部的降温贴敷块(7),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2)呈一种与人体头部后侧曲线相对应的圆弧形,包含有位于上端向前侧凸起的部分段,位于中部呈圆弧状的部分段,以及位于下端向前侧凸起的部分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段(2)的中部还形成有向两侧突起延伸形成的辅助支承部(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面部降温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