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154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夹紧装置技术领域,解决建筑施工中,在抽拔橡胶管过程中损伤管身问题,具体涉及一种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包括:开合式的外仓,外仓一侧设置转轴,形成翻盖式结构,另一侧设有栓接板,闭合时采用栓接固定;外仓中间沿与转轴水平方向设置锥孔,锥孔上下设置弧形塞子;锥孔大口左右两侧开设弧形的滑道,滑道上设置用于夹紧橡胶管的滑动组,自动夹紧装置与橡胶管紧密接触的同时又不损伤橡胶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操作安全可靠,不用借助外力,依靠装置自身的结构、功能、特点,省时省力,拔胶管时不会对管身造成二次伤害,延长了胶管使用寿命。延长了胶管使用寿命。延长了胶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夹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橡胶抽拔管(下文简称橡胶管)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小直径成孔的芯模,它主要为桥梁上形成较小预应力孔而设计,也可用于其它建筑行业混凝土的成孔。它是利用其高强度,高弹性和橡胶体积不可压缩性能,在橡胶抽拔管内不加任何骨架材料,在管体轴向受力时,即会轴向伸长,径向自然弯细,使管体和混凝土壁出现间隙而逐步剥离拉出。抽拔有力,施工方便,可反复使用,寿命长,表面光滑,平整度好,预留孔孔壁光滑,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0003]目前橡胶管抽拔时先用尼龙软吊带缠绕住胶管,再用卷扬机钢丝绳牵拉软吊带拖拉胶管,更有甚者直接用钢丝绳缠绕橡胶管。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是伤管,橡胶管在和吊带缠绕处,拔管过程中勒痕明显,或者勒进管体内。其次用钢丝绳缠绕时,轻则管身拉出毛刺,重则直接断管。这种野蛮作业会明显地缩短橡胶管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建筑施工中,在抽拔橡胶管过程中损伤管身问题,提供一种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
[0005]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包括开合式的外仓,外仓一侧设置转轴,形成翻盖式结构,另一侧设有栓接板,闭合时采用栓接固定;外仓中间沿与转轴水平方向设置锥孔,锥孔上下设置弧形塞子;锥孔大口左右两侧开设弧形的滑道,滑道上设置用于夹紧橡胶管的滑动组,自动夹紧装置与橡胶管紧密接触的同时又不损伤橡胶管。<br/>[0006]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包括与滑道相适配的滑块,滑块中间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开口,开口内设置第一根齿条,第一根齿条前端延伸出开口并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滑块前端处;第一根齿条前端活动连接第一个齿轮夹,第一个齿轮夹上连接第一个齿轮,第一个齿轮与第一根齿条啮合。
[0007]进一步地,滑块开口处设置有第二个齿轮,第二个齿轮与第一根齿条在开口处啮合;第二个齿轮与第二根齿条啮合,第二根齿条从滑块中部向滑道内延伸出,第二根齿条顶端装设卡板,在第一根齿条向前移动时,在啮合状态下带动第二个齿轮运转,而第二根齿条和第二个齿轮在啮合状态下,从而带动第二根齿条向内移动,从而卡板挤压橡胶管管身,夹紧橡胶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卡板内侧设置倒锥,倒锥锥尖为球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栓接固定配套垫片,所述垫片为橡胶弹垫。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塞子内侧设置倒锥,倒锥锥尖为球状。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锥孔与外仓为一体冲压制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内侧开口,外侧封闭,便于第二根齿条横向移动且不与滑道摩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⑴
相比较用软吊带、钢丝绳拖拉胶管,伤管、断管的几率大大降低,操作安全可靠,降低了事故率;
[0015]⑵
不用借助外力,依靠装置自身的结构、功能、特点,省时省力;
[0016]⑶
拔胶管时不会对管身造成二次伤害,延长了胶管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该装置前视图;
[0018]图2该装置后视图;
[0019]图3该装置左视图;
[0020]图4该装置右视图;
[0021]图5弧形塞子细部图;
[0022]图6外仓等轴视图;
[0023]图7滑动组前视图;
[0024]图8滑动组后视图;
[0025]图9滑动组左视图;
[0026]图10滑动组右视图;
[0027]图11滑动组顶视图;
[0028]图12滑动组底视图;
[0029]图13啮合位置后视放大图;
[0030]图14啮合位置前视放大图;
[0031]图中:1、外仓;2、转轴;3、栓接板;4、锥孔;5、弧形塞子;6、滑道;7、滑块;8、第一根齿条;9、弹簧;10、第一个齿轮;11、第二个齿轮;12、第二根齿条;13、卡板;14、倒锥;15、第一个齿轮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开合式的外仓1,外仓1一侧设置转轴2,形成翻盖式结构,另一侧设有栓接板3,闭合时采用栓接固定;外仓1中间沿与转轴2水平方向设置锥孔4,锥孔4与外仓1为一体冲压制孔,形成开合式锥孔。锥孔4上下设置弧形塞子5,弧形塞子5内侧设置倒锥14,倒锥14锥尖为球状,避免拔管时伤害管身。锥孔4的目的是在拉力作用下,防止弧形塞子5滑脱并对其产生挤压力,挤压力使弧形塞
子5和橡胶管在摩擦力作用下越来越紧密。栓接固定使用螺栓配套垫片固定,垫片为橡胶弹垫。因为一束橡胶管完全拔出后,由于弧形塞子5在锥孔4小口处对外仓1产生的反作用力比较大,普通金属垫片可能导致螺栓不容易拆卸,所以采用橡胶弹垫。塞子做成弧形一是便于安拆,二是橡胶管具有延展性,在拔管时,管身会变细,这样以便塞子能有挤压空间。
[0034]锥孔4大口左右两侧开设弧形的滑道6,滑道6上设置用于夹紧橡胶管的滑动组,滑道6供滑块组滑动,自动夹紧装置与橡胶管紧密接触的同时又不损伤橡胶管。
[0035]滑动组包括与滑道6相适配的滑块7,滑块7中间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开口,开口内纵向设置第一根齿条8,开口前后贯通,便于第一根齿条8纵向移动,第一根齿条8的前端延伸出开口并与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9另一端固定在滑块7前端处。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弹簧8的拉力,使第一个齿轮10产生向内凹的压力,这样当锥孔4中穿入橡胶管时,不用外力,第一个齿轮10就能与橡胶管管身紧密相接。
[0036]第一根齿条8前端活动连接第一个齿轮夹15,第一个齿轮夹15上连接第一个齿轮10,第一个齿轮10与第一根齿条8啮合。在胶管摩擦力作用下,第一个齿轮1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根齿条8向内移动。
[0037]滑块7开口处设置有第二个齿轮11,第二个齿轮11与第一根齿条8在开口处啮合;第二个齿轮11与第二根齿条12啮合,第二根齿条12从滑块7中部向滑道6内延伸出,第二根齿条12顶端装设卡板13,卡板13内侧设置倒锥14,倒锥14锥尖为球状,避免拔管时伤害管身。抽拔橡胶管时,随着橡胶管逐渐进入锥孔4,橡胶管与第一个齿轮10接触,在胶管摩擦力作用下带动第一个齿轮1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根齿条8向内移动。此时,弹簧9处于拉伸状态。在第一根齿条8向前移动时,在啮合状态下带动第二个齿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式的外仓(1),外仓(1)一侧设置转轴(2),形成翻盖式结构,另一侧设有栓接板(3),闭合时采用栓接固定;外仓(1)中间沿与转轴(2)水平方向设置锥孔(4),锥孔(4)上下设置弧形塞子(5);锥孔(4)大口左右两侧开设弧形的滑道(6),滑道(6)上设置用于夹紧橡胶管的滑动组,自动夹紧装置与橡胶管紧密接触的同时又不损伤橡胶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组包括与滑道(6)相适配的滑块(7),滑块(7)中间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开口,开口内设置第一根齿条(8),第一根齿条(8)前端延伸出开口并与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9)另一端固定在滑块(7)前端处;第一根齿条(8)前端活动连接第一个齿轮夹(15),第一个齿轮夹(15)上连接第一个齿轮(10),第一个齿轮(10)与第一根齿条(8)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拔橡胶管的自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7)开口处设置有第二个齿轮(11),第二个齿轮(11)与第一根齿条(8)在开口处啮合;第二个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军振甘勇宁锴刘昱廷廖文清于海东赵建强杨晓辉喻靖宇宋全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