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矫治J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126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牙齿矫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形矫治J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某些隐形矫正患者无法种植支抗,以及现有隐形牙套与J钩的结合会使患者面部产生不适甚至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隐形矫治J钩装置,利用J钩作为支抗,从而解决某些隐形矫正患者无法种植支抗的问题,并且在隐形矫治J钩装置中还设有改良调节带,将J钩与患者面部隔开,从而避免了J钩使患者面部产生不适甚至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体装置包括:两J钩、隐形牙套和颈带,所述两J钩的一端均设置在隐形牙套上,另一端均设置在颈带上,所述颈带包括两个改良调节带,所述改良调节带包括连接部、支撑部和贴合部。支撑部和贴合部。支撑部和贴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矫治J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牙齿矫治
,具体涉及一种隐形矫治J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根据患者的个体牙列生成数字化牙模,由口腔正畸医师利用专门的设计软件设计最终排牙目标及牙齿移动步骤,并由此制作出一系列个性化的透明矫治器,患者通过按时佩戴、定期更换完成正畸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矫治而言,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其矫治器使用树脂膜片制作,没有传统矫治过程中的钢丝和托槽以及辅助活动矫治器,是数字化、三维打印、精细制造、医用生物材料等领域先进成果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成功典范,满足了正畸患者对矫治器美观性、舒适性、方便性的需求以及医患对疗效的可预测性、可视性的要求,广受患者青睐。
[0003]支抗在牙齿矫正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牙齿矫治力的基础,在隐形矫正中,有时需要种植支抗才能达到预期的牙齿矫正效果,而有些患者不愿种植支抗或由于客观原因不适合进行种植体支抗的植入,因此给隐形矫正工作带来了困难。
[0004]公开号为CN11297202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隐形矫治J钩系统,包括上颌隐形牙套及J钩,上颌隐形牙套的前牙区颊侧设有袋形结构,所述袋形结构内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贯通所述袋形结构以形成袋口,袋口朝向下颌前牙区方向;所述J钩包括J形钩体及加强块,加强块与J形钩体的口内端连接,所述加强块通过所述袋口与所述收容腔可拆卸地插接在一起。该隐形矫治J钩系统能够将J钩与上颌隐形牙套结合在一起实现牵引,但是该专利技术在使用时,J钩一直贴在患者面部,会持续与患者面部产生摩擦,给患者带来不适,而隐形矫治J钩系统又必须长时间佩戴,进一步加深了患者的不适程度,甚至使患者面部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某些隐形矫正患者无法种植支抗,以及现有隐形牙套与J钩的结合会使患者面部产生不适甚至损伤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隐形矫治J钩装置,利用J钩作为支抗,从而解决某些隐形矫正患者无法种植支抗的问题,并且在隐形矫治J钩装置中还设有改良调节带,将J钩与患者面部隔开,从而避免了J钩使患者面部产生不适甚至损伤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0007]一种隐形矫治J钩装置,进一步的,包括两J钩、隐形牙套和颈带,所述两J钩的一端均设置在隐形牙套上,另一端均设置在颈带上;
[0008]所述颈带包括两个改良调节带,所述改良调节带包括连接部、支撑部和贴合部;
[0009]所述支撑部设置在连接部与贴合部之间,用于将J钩与患者面部隔开;
[0010]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J钩与颈带;
[0011]所述贴合部用于贴合患者面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隐形牙套包括牙套体和两个定位柱,所述两个定位柱左右对称设
置于牙套体的前端面,用于J钩在隐形牙套上的定位。
[0013]进一步的,所述颈带还包括带体、两个壳体和两个连接件;
[0014]所述两个壳体左右对称设置在带体上,与带体通过连接件相连;
[0015]所述两个改良调节带与所述两个壳体一一对应,所述改良调节带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带体通过壳体相连。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侧面和一个上顶面,所述两个侧面和上顶面形成一个中间为矩形通孔的方型结构,用于放置J钩。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上顶面上还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圆孔,用于J钩穿过及J钩定位。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下方,所述支撑部为长方体结构,并且长方体结构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的材质为硬塑。
[0020]进一步的,所述贴合部设置在支撑部的下方,所述贴合部也为长方体结构,并且贴合部长方体结构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支撑部长方体结构的长度和宽度。
[0021]进一步的,所述贴合部的材质为软硅胶。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隐形矫治J钩装置将隐形牙套与J钩结合,利用J钩作为加强支抗的口外支抗使一些不愿种植支抗或由于客观原因无法种植支抗的隐形矫治患者也能达到预期的矫正效果。
[0024]本技术隐形矫治J钩装置中设有改良调节带,利用改良调节带将J钩与患者面部隔开,避免了J钩与患者面部产生摩擦,使患者面部产生不适甚至损伤的问题。
[0025]本技术隐形矫治J钩装置中改良调节带包括支撑部和贴合部,支撑部为硬塑材质,使得支撑部具有一定支撑力,不易因患者的正常活动而产生位移,从而使本技术更好的发挥支抗作用,同时,支撑部为具有一定宽度的长方体结构,其宽度能够分散其对患者面部的压力,并且,贴合部为软硅胶材质,进一步保护了患者面部的皮肤,给患者带来了舒适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隐形矫治J钩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隐形矫治J钩装置中J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隐形矫治J钩装置中颈带主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隐形矫治J钩装置中改良调节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隐形矫治J钩装置中改良调节带的主视图;
[0031]图中:1.钩体;
[0032]101.直立端;102.弯钩端;
[0033]2.牵引部;
[0034]3.定位部;
[0035]4.隐形牙套;
[0036]401.牙套体;402.定位柱;
[0037]5.颈带;
[0038]501.带体;5011.贴颈部;5012.固定部;502.壳体;503.改良调节带;5031.连接部;5032.支撑部;5033.贴合部;50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参照附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隐形矫治J钩装置,包括两J钩、隐形牙套4和颈带5,下面结合附图,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40]实施例1
[0041]如图1所示,本技术隐形矫治J钩装置中两J钩左右对称设置,其中两J钩的一端均设置在隐形牙套4上,另一端均设置在颈带5上,通过两J钩将隐形牙套4和颈带5相连接。
[0042]如图2所示,J钩包括钩体1、牵引部2和定位部3,钩体1为J型结构,钩体1包括直立端101和弯钩端102。牵引部2为环状结构,位于弯钩端102的末端,用于连接隐形牙套4。定位部3为钩状结构,位于直立端101的末端,用于连接颈带5。
[0043]如图1所示,隐形牙套4包括牙套体401和两个定位柱402,两个定位柱402左右对称设置于牙套体401的前端面,两个定位柱402与牙套体401一体成型。
[0044]如图3所示,颈带5包括带体501、两个壳体502、两个改良调节带503和两个连接件504。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矫治J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J钩、隐形牙套(4)和颈带(5),所述两J钩的一端均设置在隐形牙套(4)上,另一端均设置在颈带(5)上;所述颈带(5)包括两个改良调节带(503),所述改良调节带(503)包括连接部(5031)、支撑部(5032)和贴合部(5033);所述支撑部(5032)设置在连接部(5031)与贴合部(5033)之间,用于将J钩与患者面部隔开;所述连接部(5031)用于连接J钩与颈带(5);所述贴合部(5033)用于贴合患者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J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牙套(4)包括牙套体(401)和两个定位柱(402),所述两个定位柱(402)左右对称设置于牙套体(401)的前端面,用于J钩在隐形牙套(4)上的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矫治J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带(5)还包括带体(501)、两个壳体(502)和两个连接件(504);所述两个壳体(502)左右对称设置在带体(501)上,与带体(501)通过连接件(504)相连;所述两个改良调节带(503)与所述两个壳体(502)一一对应,所述改良调节带(503)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雅楠董婷婷金晶康文岩王坤李翔麟齐灵芝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