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793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有储药管、安装筒、微型抽液泵、导管、开关和万向球等,安装筒上部螺纹式连接有用于存储护理液的储药管,安装筒内安装有微型抽液泵,微型抽液泵的出液口处和进液口处均连通有导管,安装筒外壁安装有开关,开关与微型抽液泵通过电性连接,安装筒下端连接有万向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抽液泵可将储药管内的护理液输送至外壳内,然后轻微往下推动该装置,可使外壳内的护理液通过出液孔流出,再放松该装置,可使滚动球堵住出液孔,然后控制滚动球在患者的皮肤处滚动,即可将护理液涂抹均匀,操作简单,能够提高涂药效率。涂药效率。涂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光美容是将特定波长的激光束透过表皮和真皮层,破坏色素细胞和色素颗粒,碎片经由体内的巨噬细胞处理吸收,安全不留疤痕,高效的实现美白的目的,激光美容术后一般需要涂抹药物进行保养护理。
[0003]专利公开号为CN21507959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用的激光美容护理装置,包括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安插有插管,所述插管外周面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插管顶部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套管底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圈,所述插管外周面连接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与第二固定圈之间设置有弹簧。该专利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转动插管,使储液腔通过通孔与插管相通,还需要等待海绵体浸湿,才能通过海绵体实现将护理液涂抹在创面上,当不需要涂抹护理液时,需要反转插管,才能使护理液不再流出,操作麻烦,耗费时间,影响涂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激光美容护理装置在使用时,操作麻烦,耗费时间,影响涂药效率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涂药效率的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装置。
[0005]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有储药管、安装筒、微型抽液泵、导管、开关、万向球、顶盖、连接框、弹簧、伸缩杆、滚动球和外壳,安装筒上部螺纹式连接有用于存储护理液的储药管,安装筒内安装有微型抽液泵,微型抽液泵的出液口处和进液口处均连通有导管,上侧的导管位于储药管内部,安装筒外壁安装有开关,开关与微型抽液泵通过电性连接,安装筒下端连接有万向球,下侧的导管贯穿安装筒中部和万向球中部,外壳顶部连接有顶盖,顶盖中部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与外壳连通,万向球转动式安装在连接框上,顶盖底部间隔连接有多个伸缩杆,伸缩杆底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用于涂抹护理液的滚动球,伸缩杆内均安装有弹簧,外壳底部间隔均匀开有多个出液孔,滚动球堵住出液孔。
[0007]优选地,还包括有隔板,连接框下部连接有隔绝护理液的隔板,伸缩杆均滑动式贯穿隔板。
[0008]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吸收多余护理液的海绵套,外壳外壁连接有海绵套。
[0009]优选地,还包括有放置底座,放置底座为透明设置,且外壳可放置在放置底座内。
[0010]优选地,还包括有紫外线灯座,放置底座底部连接有用于对滚动球进行消毒的紫外线灯座。
[0011]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抽液泵可将储药管内的护理液输送至外壳内,然后轻微往下推动该装置,可使外壳内的护理液通过出液孔流出,再放松该装置,可使滚动球堵住出液孔,
然后控制滚动球在患者的皮肤处滚动,即可将护理液涂抹均匀,操作简单,能够提高涂药效率。
[0013]2、本技术的隔板能挡住外壳内的护理液,防止大量的护理液沾在伸缩杆外壁,从而能够防止护理液浪费。
[0014]3、本技术的海绵套能将多余的护理液吸收掉,保证护理液涂抹均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去掉放置底座和紫外线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_储药管,2_安装筒,3_微型抽液泵,4_导管,5_开关,6_万向球,7_顶盖,8_连接框,9_弹簧,10_伸缩杆,11_隔板,12_滚动球,13_外壳,14_海绵套,15_放置底座,16_紫外线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装置,如图1

图3所示,包括有储药管1、安装筒2、微型抽液泵3、导管4、开关5、万向球6、顶盖7、连接框8、弹簧9、伸缩杆10、滚动球12和外壳13,安装筒2上部螺纹式连接有储药管1,储药管1可存储适量的护理液,安装筒2内安装有微型抽液泵3,微型抽液泵3的出液口处和进液口处均连通有导管4,上侧的导管4位于储药管1内部,安装筒2外壁安装有开关5,开关5与微型抽液泵3通过电性连接,安装筒2下端连接有万向球6,下侧的导管4贯穿安装筒2中部和万向球6中部,外壳13顶部焊接有顶盖7,顶盖7中部连接有连接框8,连接框8与外壳13连通,微型抽液泵3通过导管4可将储药管1内的护理液输送至外壳13内,万向球6转动式安装在连接框8上,顶盖7底部间隔连接有多个伸缩杆10,伸缩杆10底端均转动式连接有滚动球12,滚动球12可在患者的皮肤处滚动,以将护理液涂抹均匀,伸缩杆10内均安装有弹簧9,外壳13底部间隔均匀开有多个出液孔,滚动球12堵住出液孔。
[0022]首先,可将储药管1转动拧开,然后将适量的护理液倒入储药管1内,再将储药管1反转固定在安装筒2上,然后手持该装置,将滚动球12放置在需要涂抹护理液的皮肤处,再按动开关5,控制微型抽液泵3通过导管4将储药管1内的护理液输送至连接框8内,护理液会掉落至外壳13内,然后将开关5松开,抽液泵停止工作,再轻微往下推动该装置,使滚动球12相对于外壳13往上运动,伸缩杆10缩短,弹簧9压缩,此时滚动球12无法完全堵住出液孔,外壳13内的护理液可通过出液孔流出,然后放松该装置,弹簧9恢复原状,驱动伸缩杆10伸长,带动滚动球12相对于外壳13往下运动,重新堵住出液孔,然后往复移动该装置,可使滚动球12在患者的皮肤处滚动,从而能将护理液涂抹均匀,万向球6能在连接框8上随意转动,从而方便医护人员从各个角度手持该装置将护理液涂抹均匀。
[0023]如图3所示,还包括有隔板11和海绵套14,连接框8下部焊接有隔板11,隔板11可以隔绝外壳13内的护理液,防止护理液浪费,伸缩杆10均滑动式贯穿隔板11,外壳13外壁连接
有海绵套14,隔板11能挡住外壳13内的护理液,从而能防止大量的护理液沾在伸缩杆10外壁,且海绵套14能将多余的护理液吸收掉,防止护理液浪费,保证护理液涂抹均匀。
[0024]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放置底座15和紫外线灯座16,放置底座15为透明设置,且外壳13可放置在放置底座15内,放置底座15底部安装有紫外线灯座16,当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可将外壳13放置在放置底座15内,然后通过紫外线灯座16能够对滚动球12进行紫外线杀菌。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储药管(1)、安装筒(2)、微型抽液泵(3)、导管(4)、开关(5)、万向球(6)、顶盖(7)、连接框(8)、弹簧(9)、伸缩杆(10)、滚动球(12)和外壳(13),安装筒(2)上部螺纹式连接有用于存储护理液的储药管(1),安装筒(2)内安装有微型抽液泵(3),微型抽液泵(3)的出液口处和进液口处均连通有导管(4),上侧的导管(4)位于储药管(1)内部,安装筒(2)外壁安装有开关(5),开关(5)与微型抽液泵(3)通过电性连接,安装筒(2)下端连接有万向球(6),下侧的导管(4)贯穿安装筒(2)中部和万向球(6)中部,外壳(13)顶部连接有顶盖(7),顶盖(7)中部连接有连接框(8),连接框(8)与外壳(13)连通,万向球(6)转动式安装在连接框(8)上,顶盖(7)底部间隔连接有多个伸缩杆(10),伸缩杆(10)底端均转动式连接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纯王德宏罗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康华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