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68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包括在烟道中依次布设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和喷氨格栅;还包括依次布设在喷氨格栅之后的整流格栅、催化剂层和检测层,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喷氨格栅、整流格栅、催化剂层和检测层之间均不接触。通过布设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对烟气中较大的颗粒进行撞击和再分配,使得烟气中较大的颗粒被拦截后掉落,避免了大颗粒灰造成的催化剂通道堵塞,减少了催化剂的磨损和失活现象﹐保障了SCR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和平稳运行,增大催化剂的更换周期,节约电厂的维修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飞灰拦截装置存在的拦截网阻力过高、拦截的大颗粒灰难以清理以及卡滞在拦截网上的大颗粒灰难以清除的技术问题。灰难以清除的技术问题。灰难以清除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脱硝(SCR)领域,涉及一种飞灰拦截装置,具体是一种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煤电厂排放的NOx约占煤燃烧排放NOx的40%以上,是造成酸雨﹑温室效应和雾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脱硝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技术成熟,被广泛运用于大型燃煤机组。
[0003]自2014年9月发改委、环保部及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要求京津冀、沿海等发达地区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十三五”规划中,又提出加快推进超净排放;超净排放浓度标准要求SO2排放浓度要求≤35mg/Nm3,NOX排放浓度要求≤50mg/Nm3,粉尘排放浓度≤5mg/Nm3。
[0004]催化剂是SCR系统中最重要,也是最贵的材料,其使用寿命对脱硝效率和经济成本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目前SCR脱硝催化剂需要较高的工作温度,SCR系统通常布置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由于烟气尚未经过除尘设备,进入SCR催化剂的烟气含有较高浓度的飞灰颗粒,流经SCR时会造成催化剂堵塞和磨损。随着运行时间增加,堵塞面积甚至可达50%以上,严重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面积减少,进而导致喷氨量增加,氨逃逸增加以及空预器堵塞。烟气携带的飞灰除细小的灰粒以外还有部分粒径较大的灰颗粒,称之为大颗粒灰。SCR催化剂层通常呈蜂窝或板式结构,所以粒径大于催化剂通道孔径尺寸的大颗粒灰通常会造成催化剂床层的堵塞,引起系统脱硝性能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机组停机。
[0005]目前,我国对SCR脱硝系统大颗粒灰拦截技术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分析阶段,部分厂家做了些许尝试,采用将滤网置于SCR系统烟道中或催化剂上表面的方法对大颗粒灰进行拦截。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拦截网阻力过高、拦截的大颗粒灰难以清理、卡滞在拦截网上的大颗粒灰难以清除等问题。
[0006]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一种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势在必行,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飞灰拦截装置存在的拦截网阻力过高、拦截的大颗粒灰难以清理以及卡滞在拦截网上的大颗粒灰难以清除的技术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包括在烟道中依次布设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和喷氨格栅;
[0010]还包括依次布设在喷氨格栅之后的整流格栅、催化剂层和检测层,所述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喷氨格栅、整流格栅、催化剂层和检测层之间均不接触。
[0011]本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0012]所述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布设在烟道的竖直段中。
[0013]所述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包括沿竖向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一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和二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
[0014]所述的一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包括错位设置在烟道对应两侧壁上的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所述的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的上表面与烟道分别成锐角α和锐角β;所述的二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包括错位设置在烟道对应两侧壁上的第三直板和第四直板,所述的第三直板和第四直板的上表面与烟道分别成锐角γ和锐角θ。
[0015]所述的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上均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所述的第三直板和第四直板上均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第二圆孔;
[0016]所述的锐角α和锐角β分别为70
°
和45
°

[0017]所述的锐角γ和锐角θ分别为45
°
和55
°

[0018]所述的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第三直板和第四直板的面积均是烟道截面积的一半。
[0019]所述的第一直板与第三直板之间的竖向距离为500mm;所述的第二直板与第四直板之间的竖向距离为500mm。
[0020]所述的烟道的竖直段底部设置有灰斗。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22]本技术中通过布设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对烟气中较大的颗粒进行撞击和再分配,使得烟气中较大的颗粒被拦截后掉落,避免了大颗粒灰造成的催化剂通道堵塞,减少了催化剂的磨损和失活现象﹐保障了SCR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和平稳运行,增大催化剂的更换周期,节约电厂的维修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飞灰拦截装置存在的拦截网阻力过高、拦截的大颗粒灰难以清理以及卡滞在拦截网上的大颗粒灰难以清除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的第一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中的第三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

烟道,2

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3

喷氨格栅,4

整流格栅,5

催化剂层,6

检测层,7

第一圆孔,8

第二圆孔,9

灰斗;
[0028]201

一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02

二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
[0029]20101

第一直板,20102

第二直板;
[0030]20201

第三直板,20202

第四直板。
[003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所有零部件,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均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零部件。
[0033]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本技术给出了一种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包括在烟道1中依次布设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和喷氨格栅3;
[0035]还包括依次布设在喷氨格栅3之后的整流格栅4、催化剂层5和检测层6,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喷氨格栅3、整流格栅4、催化剂层5和检测层6之间均不接触。
[00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布设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对烟气中较大的颗粒进行撞击和再分配,使得烟气中较大的颗粒被拦截后掉落,避免了大颗粒灰造成的催化剂通道堵塞,减少了催化剂的磨损和失活现象﹐保障了SCR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和平稳运行,增大催化剂的更换周期,节约电厂的维修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飞灰拦截装置存在的拦截网阻力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烟道(1)中依次布设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和喷氨格栅(3);还包括依次布设在喷氨格栅(3)之后的整流格栅(4)、催化剂层(5)和检测层(6),所述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喷氨格栅(3)、整流格栅(4)、催化剂层(5)和检测层(6)之间均不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布设在烟道(1)的竖直段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包括沿竖向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一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01)和二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0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SCR系统结合的大颗粒飞灰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01)包括错位设置在烟道(1)对应两侧壁上的第一直板(20101)和第二直板(20102);所述的第一直板(20101)和第二直板(20102)的上表面与烟道(1)分别成锐角α和锐角β;所述的二级大颗粒飞灰拦截结构(202)包括错位设置在烟道(1)对应两侧壁上的第三直板(20201)和第四直板(20202),所述的第三直板(20201)和第四直板(20202)的上表面与烟道(1)分别成锐角γ和锐角θ。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运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