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丙建专利>正文

一种膀胱造瘘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57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膀胱造瘘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造瘘管,造瘘管的穿刺端上设置有多个侧孔,造瘘管内设置有流出通道;穿刺针芯,活动插接于造瘘管内;其中,造瘘管自然状态时尖端自然弯曲,穿刺针芯置入后呈伸直状;造瘘管穿刺进入膀胱后,尿液由侧孔进入造瘘管的内腔,并由流出通道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将膀胱穿刺造瘘针穿刺进入膀胱后,退出穿刺针芯、造瘘管尖端自然卷曲,利用膀胱内壁的阻挡作用,造瘘管中段螺纹处再外贴无菌敷贴,达到防止造瘘管滑脱的目的。达到防止造瘘管滑脱的目的。达到防止造瘘管滑脱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膀胱造瘘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膀胱造瘘针。

技术介绍

[0002]膀胱穿刺造瘘术是临床常见技术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使用膀胱穿刺造瘘针经皮肤向膀胱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需在造瘘口处皮肤上进行缝线以固定造瘘管防止滑脱。
[0003]但是,现在通用的膀胱造瘘管为塑料管状结构,表面光滑,缝线固定时容易松动,固定作用有限。病人活动、翻身时稍不注意造瘘管容易滑脱出体外,造成穿刺通道丢失,有时不得不重新穿刺造瘘置管。
[0004]中国专利局2001年5月30日公开的CN2431893号专利在硅胶造瘘针上设计气囊固定造瘘管,但硅胶质地柔软,容易变形、组织穿透力差,而且穿刺针尖端缺乏与造瘘管固定装置,穿刺造瘘时容易出现造瘘管因腹壁组织阻挡无法进入膀胱、穿刺针穿透膀胱后壁导致误伤直肠、穿刺失败的问题,也是目前临床未能普及使用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便携、且能够妥善固定造瘘管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防止滑脱的膀胱造瘘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膀胱造瘘针,具体包括:
[0007]造瘘管,所述造瘘管的穿刺端上设置有多个侧孔,所述造瘘管内设置有流出通道,当所述造瘘管穿刺进入膀胱后,尿液由所述侧孔进入造瘘管的内腔,并由所述流出通道流出;
[0008]穿刺针芯,活动插接于所述造瘘管内,且当所述穿刺针芯置入所述造瘘管后,所述造瘘管呈伸直状,当所述穿刺针芯离开所述造瘘管后,所述造瘘管自然弯曲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流出通道靠近所述造瘘管的穿刺端设置有造瘘管衔接平台,所述造瘘管衔接平台上设置有穿刺孔;
[0010]所述穿刺针芯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针平台,所述穿刺针平台的尺寸大于所述穿刺孔的尺寸,且所述穿刺针平台的端部设有针尖部,当所述穿刺针平台插入所述流出通道,与所述造瘘管衔接平台抵接时,所述针尖部穿出到所述穿刺孔的外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造瘘管为透明且表面光滑的塑料管;
[0012]所述穿刺针芯为金属针芯,且其长度长于所述造瘘管的长度。
[0013]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膀胱造瘘针,还包括:
[0014]外螺纹接口,设于所述造瘘管远离穿刺端的外壁上;
[0015]螺帽,设于所述穿刺针芯远离所述针尖部的一端,且与所述穿刺针芯转动连接;
[0016]第一内螺纹接口,设置于所述螺帽上,且所述第一内螺纹接口与所述外螺纹接口螺纹连接。
[0017]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膀胱造瘘针,还包括:
[0018]限位凹槽,设于所述螺帽内;
[0019]限位部,设于所述穿刺针芯远离所述针尖部的一端,且所述限位部转动设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0020]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膀胱造瘘针,还包括:
[0021]引流管,与所述造瘘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一端设有第二内螺纹接口,且所述第二内螺纹接口与所述外螺纹接口螺纹连接;
[0022]引流袋,与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连通。
[0023]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膀胱造瘘针,还包括:
[0024]防滑脱螺纹,设置于所述造瘘管中段外壁上。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膀胱造瘘针,其有益效果是:
[00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穿刺及自固定装置的膀胱造瘘针,将膀胱穿刺造瘘针穿刺进入膀胱后,退出穿刺针芯、造瘘管尖端自然卷曲,利用膀胱内壁的阻挡作用,造瘘管中段螺纹处再外贴无菌敷贴,达到防止造瘘管滑脱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造瘘管的伸直状态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造瘘管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穿刺针衔接平台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穿刺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引流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造瘘管;2、穿刺针芯;3、引流袋;11、侧孔;12、流出通道;13、造瘘管衔接平台;14、穿刺孔;15、第一外螺纹接口;16、防滑脱螺纹;21、穿刺针平台;22、螺帽;23、内螺纹接口;24、针尖部;31、引流管;32、第二内螺纹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4]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穿刺及自固定装置的膀胱造瘘针,包括造瘘管1,造瘘管1为塑料材质,表面光滑,易于穿透组织进入膀胱。
[0035]本技术实施例中,造瘘管1的穿刺端上设置有多个侧孔11,多个侧孔11均与造瘘管的内腔连通。将造瘘管1穿刺进入膀胱后,尿液由侧孔进入造瘘管的内腔,并流出,由此形成尿液流出通道。
[003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穿刺及自固定装置的膀胱造瘘针还包括穿刺针芯2,穿刺针芯2插入到造瘘管1内,穿刺针芯为金属材质,穿刺针芯2的长度略长于造瘘管1,穿刺针芯2的一端与造瘘管1可拆卸连接。在针芯的作用下造瘘管1被动拉直,使得穿刺针芯2的针尖部24穿出造瘘管1的穿刺部,如图所示。
[0037]更进一步,造瘘管1内设置有流出通道12,流出通道12靠近其穿刺端的部分设置有造瘘管衔接平台13,造瘘管衔接平台13上设置有穿刺孔14;穿刺针芯2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针
平台21,穿刺针平台21的端部具有针尖部24,穿刺针平台21插入流出通道12,且与造瘘管衔接平台13抵接。穿刺针芯2的针尖部24则穿过穿刺孔14,并穿出到穿刺孔的外部。
[0038]本技术实施例中,穿刺针尖部材质致密、质地坚硬,穿刺针平台与造瘘管衔接平台衔接紧密,穿刺针平台的尺寸大于造瘘管衔接平台的穿刺孔,由此可防止用力穿刺时穿刺针尖滑出平台造成肠管损伤可能。
[0039]造瘘管1与穿刺针芯2的尾端螺纹连接。具体地,造瘘管1远离其穿刺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接口15;穿刺针芯2的一端设置有螺帽22,螺帽22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接口23,第一内螺纹接口23设置于外螺纹接口15上,且与外螺纹接口15螺纹连接。其中,螺帽22与穿刺针芯的尾端可转动连接。例如,穿刺针芯2的尾端具有限位部,螺帽22内具有限位凹槽,限位部穿设在限位凹槽中,且能够在限位凹槽中转动。由此通过旋转螺帽22即可将穿刺针芯2与造瘘管1连接稳固;穿刺成功后,卸除穿刺针芯2,可外接设有第二内螺纹接口32的引流管31,再外接引流袋3即可。
[004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穿刺及自固定装置的膀胱造瘘针,使用前,将造瘘管1与穿刺针芯2的尾端螺纹拧紧,保持造瘘管1的张力,便于穿刺。使用过程中,下腹部耻骨上区皮肤小切口,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穿刺及自固定装置的膀胱造瘘针垂直刺入膀胱,有落空感及尿液自造瘘管1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膀胱造瘘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造瘘管(1),所述造瘘管(1)的穿刺端上设置有多个侧孔(11),所述造瘘管(1)内设置有流出通道(12),当所述造瘘管(1)穿刺进入膀胱后,尿液由所述侧孔(11)进入造瘘管(1)的内腔,并由所述流出通道(12)流出;穿刺针芯(2),活动插接于所述造瘘管(1)内,且当所述穿刺针芯(2)置入所述造瘘管(1)后,所述造瘘管(1)呈伸直状,当所述穿刺针芯(2)离开所述造瘘管(1)后,所述造瘘管(1)自然弯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膀胱造瘘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12)靠近所述造瘘管(1)的穿刺端设置有造瘘管衔接平台(13),所述造瘘管衔接平台(13)上设置有穿刺孔(14);所述穿刺针芯(2)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针平台(21),所述穿刺针平台(21)的尺寸大于所述穿刺孔(14)的尺寸,且所述穿刺针平台(21)的端部设有针尖部(24),当所述穿刺针平台(21)插入所述流出通道(12),与所述造瘘管衔接平台(13)抵接时,所述针尖部(24)穿出到所述穿刺孔(14)的外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膀胱造瘘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瘘管(1)为透明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丙建
申请(专利权)人:熊丙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