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强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53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涉及道路灌缝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件,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内壁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内安装有加热保温件。该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由加热保温件对第一壳体内的沥青材料进行加热,随后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转轴,由第一转轴驱动第二齿轮,由第二齿轮与三个第一齿轮相啮合,进而由第二齿轮同步驱动三个第一齿轮,进而同步驱动三个第二转轴,从而使第一转轴和三个第二转轴同步驱动四个搅拌叶,进而使四个搅拌叶对第一壳体3内的沥青材料进行搅拌,从而达到了对沥青材料加热以及搅拌的目的。沥青材料加热以及搅拌的目的。沥青材料加热以及搅拌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灌缝装置
,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噪音小、施工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但由于受路面结构、气候、地形、地质条件、行车荷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基层不论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各种形状的裂缝。初期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常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或雪水的侵入,使处于开裂状态下的路面病害日趋严重,特别是使裂缝附近路基的含水量加大,甚至饱和,在大量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沉陷、冲刷、唧泥和翻浆等病害,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0003]然而目前现有的道路罐缝装置,在使用其对沥青路面进行灌缝处理时,由于其内部未设置有加热保温结构,所以在进行灌缝作业之前,大多需要工作人员使用额外的加热设备对灌缝材料进行加热,使其融化,随后再通过灌缝设备将融化的沥青材料灌入道路裂缝中,而后工作人员便可前往下一个需要进行修复的路段进行灌缝作业,若离下一个需要灌缝作业的路段距离较远,则可能会出现沥青材料凝固于灌缝设备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若距离下一个需要灌缝作业的路段较远时,则可能会出现沥青材料凝固于灌缝设备内的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件,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安装有加热保温件,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三个呈等距分布的注浆管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顶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通过该搅拌组件可以对第一壳体内的灌缝材料进行搅拌,从而防止该灌缝材料因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而凝固。
[0008]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内顶壁的第一转轴和三个通过轴承呈环形阵列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内顶壁靠近第一转轴处的第二转轴。
[0009]可选的,三个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三个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均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套接有第二齿轮。
[0010]可选的,三个所述第一齿轮均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内顶壁的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的延长部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靠近防尘罩处连通设置有螺纹管,通过该螺纹管
可以向第一壳体内注入灌浆材料,所述螺纹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封闭盖。
[0012]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壳体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分隔空间的内底壁安装有柴油发电机,所述加热保温件和电机均通过线路与柴油发电机电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远离把手处安装有三个呈等距分布的开关,三个所述注浆管道的表面均安装有电磁阀,每一个电磁阀均通过线路与其中一个开关电连接。
[0014]可选的,四个所述固定件每两个为一组,共两组,每组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第三转轴,两个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车轮。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该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通过加热保温件和搅拌组件等结构的设置,由加热保温件对第一壳体内的沥青材料进行加热,随后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转轴,由第一转轴驱动第二齿轮,由第二齿轮与三个第一齿轮相啮合,进而由第二齿轮同步驱动三个第一齿轮,进而同步驱动三个第二转轴,从而使第一转轴和三个第二转轴同步驱动四个搅拌叶,进而使四个搅拌叶对第一壳体3内的沥青材料进行搅拌,从而达到了对沥青材料加热以及搅拌的目的,进而解决了传统的道路灌缝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设置有加热设备,且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而导致融化的沥青材料凝固于灌缝装置内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第二形态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第三形态示意图。
[0022]图中:1、底座;2、固定件;3、第一壳体;4、收纳腔;5、加热保温件;6、注浆管道;7、搅拌组件;701、第一转轴;702、第二转轴;703、搅拌叶片;704、第一齿轮;705、第二齿轮;706、防尘罩;707、电机;708、螺纹管;709、封闭盖;8、第二壳体;9、分隔板;10、柴油发电机;11、把手;12、开关;13、电磁阀;14、第三转轴;15、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件2,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3,第一壳体3的内壁开设有收纳腔4,收纳腔4内安装有加热保温件5,第一壳体3一侧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三个呈等距分布的注浆管道6,第一壳体3的内顶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7,通过该搅拌组件7可以对第一壳体3内的灌缝材料进行搅拌,
从而防止该灌缝材料因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而凝固。
[0025]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搅拌组件7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3内顶壁的第一转轴701和三个通过轴承呈环形阵列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3的内顶壁靠近第一转轴701处的第二转轴702,三个第二转轴70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703,三个第二转轴702的顶端均套接有第一齿轮704,第一转轴701的顶端套接有第二齿轮705,三个第一齿轮704均与第二齿轮705相啮合,第一壳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罩706,防尘罩706内顶壁的中部安装有电机707,电机70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701的延长部固定连接,第一壳体3的上表面靠近防尘罩706处连通设置有螺纹管708,通过该螺纹管708可以向第一壳体3内注入灌浆材料,螺纹管70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封闭盖709;
[0026]底座1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壳体3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8,第二壳体8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9,第二壳体8内的第一分隔空间的内底壁安装有柴油发电机10,加热保温件5和电机707均通过线路与柴油发电机10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件(2),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3)的内壁开设有收纳腔(4),所述收纳腔(4)内安装有加热保温件(5),所述第一壳体(3)一侧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三个呈等距分布的注浆管道(6),所述第一壳体(3)的内顶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7)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3)内顶壁的第一转轴(701)和三个通过轴承呈环形阵列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3)的内顶壁靠近第一转轴(701)处的第二转轴(7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二转轴(70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703),三个所述第二转轴(702)的顶端均套接有第一齿轮(704),所述第一转轴(701)的顶端套接有第二齿轮(7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一齿轮(704)均与第二齿轮(705)相啮合,所述第一壳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罩(706),所述防尘罩(706)内顶壁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邵家庆黄瑞仪戴富霖黄夏勇区天君
申请(专利权)人:李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