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41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对称设置的挡片以及设置于两个挡片之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椭圆形管,所述换热管设置有多个,且过个换热管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贯穿挡片并延伸一段距离,相邻两个换热管之间通过弧形弯管连接,多个换热管与弧形弯管拼接组成S型换热组管,所述S型换热组管的上下两侧分别留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两个所述挡片之间设置有翅片组件和正片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交换器,通过截热结构,利用涡流凹槽使通过连接片之间的烟气在此处形成回旋涡流用于增加烟气停留时间,配合扰流孔能够有效地增加烟气停留时间,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锅炉热交换
,具体的是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
[0003]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的主要结构包括换热管与翅片,换热管与翅片之间为垂直设置,使得热流经过翅片时将会直至穿过翅片,由于热气体与翅片的接触时间一定,即加热时间是一定的,从而单位面积和时间内,水流吸热量较小,其热效率同样较低,同时为了保证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和效率需要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清理,而由于换热器的翅片多采用铜铝等材料制成,导致在清理过程中很容易将翅片触碰变形,进而降低翅片的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管与翅片之间为垂直设置,使得热流经过翅片时将会直至穿过翅片,由于热气体与翅片的接触时间一定,即加热时间是一定的,从而单位面积和时间内,水流吸热量较小,其热效率同样较低,同时为了保证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和效率需要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清理,而由于换热器的翅片多采用铜铝等材料制成,导致在清理过程中很容易将翅片触碰变形,进而降低翅片的热交换效率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对称设置的挡片以及设置于两个挡片之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椭圆形管,所述换热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换热管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贯穿挡片并延伸一段距离,相邻两个换热管之间通过弧形弯管连接,多个换热管与弧形弯管拼接组成S型换热组管,所述S型换热组管的上下两侧分别留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两个所述挡片之间设置有翅片组件和正片组件。通过采用椭圆形换热管和翅片组件的设计,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翅片组件包括若干换热翅片,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翅片之间设置有片距定位脚,所述片距定位脚用于保持每个换热翅片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换热翅片由套片和连接片组成,所述套片套设于换热管上,所述套片的形状为椭圆形,上下相邻两个套片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通过片距定位脚等设计,使得在装配时更容易确定两片换热翅片之间的距离,有效避免了换热翅片之间的堵塞问题。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换热翅片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换热翅片在换热管轴心线以上部分为换热翅片上部分,所述换热翅片在换热管轴心线以下部分为换热翅片下部分,所述换热翅片上部分与下部分之间对折形成110

130
°
夹角。通过设置夹角使得热气体
经过时,路径增加,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换热翅片上设置有截热结构,所述截热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换热翅片上部分和下部分上的扰流孔,还包括对称设置于连接片上的涡流凹槽,所述涡流凹槽使通过连接片之间的烟气在此处形成回旋涡流用于增加烟气停留时间。通过截热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加烟气停留时间,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正片组件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挡片上,所述正片组件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套接在挡片上,所述卡块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挡片连接,两个所述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靠近换热翅片的一侧设置有斜槽。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斜槽的倾斜角度与换热翅片的角度相适应,所述换热翅片的一部分位于斜槽内。通过正片组件的设计,可以更加牢固地固定换热翅片,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松动问题,并且在出现换热翅片变形后,可以上下拉动拉杆使拉杆在经过变形区时强行将变形区域矫正。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截热结构,利用涡流凹槽使通过连接片之间的烟气在此处形成回旋涡流用于增加烟气停留时间,配合扰流孔能够有效地增加烟气停留时间,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正片组件的设计,可以更加牢固地固定换热翅片,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松动问题,并且在出现换热翅片变形后,可以上下拉动拉杆使拉杆在经过变形区时强行将变形区域矫正。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套片和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正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挡片;2、换热管;3、弧形弯管;4、进水口;5、出水口;6、换热翅片;7、片距定位脚;8、套片;9、连接片;10、扰流孔;11、涡流凹槽;12、卡块;13、拉杆;14、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

3所示,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对称设置的挡片1以及设置于两个挡片1之间的
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为椭圆形管,所述换热管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换热管2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管2的两端均贯穿挡片1并延伸一段距离,相邻两个换热管2之间通过弧形弯管3连接,多个换热管2与弧形弯管3拼接组成S型换热组管,所述S型换热组管的上下两侧分别留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两个所述挡片1之间设置有翅片组件和正片组件。通过采用椭圆形换热管2和翅片组件的设计,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所述翅片组件包括若干换热翅片6,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翅片6之间设置有片距定位脚7,所述片距定位脚7用于保持每个换热翅片6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换热翅片6由套片8和连接片9组成,所述套片8套设于换热管2上,所述套片8的形状为椭圆形,上下相邻两个套片8之间通过连接片9连接。通过片距定位脚7等设计,使得在装配时更容易确定两片换热翅片6之间的距离,有效避免了换热翅片6之间的堵塞问题。所述换热翅片6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换热翅片6在换热管2轴心线以上部分为换热翅片6上部分,所述换热翅片6在换热管2轴心线以下部分为换热翅片6下部分,所述换热翅片6上部分与下部分之间对折形成110

13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挡片(1)以及设置于两个挡片(1)之间的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为椭圆形管,所述换热管(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换热管(2)平行设置,所述换热管(2)的两端均贯穿挡片(1)并延伸一段距离,相邻两个换热管(2)之间通过弧形弯管(3)连接,多个换热管(2)与弧形弯管(3)拼接组成S型换热组管,所述S型换热组管的上下两侧分别留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两个所述挡片(1)之间设置有翅片组件和正片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组件包括若干换热翅片(6),相邻两个所述换热翅片(6)之间设置有片距定位脚(7),所述片距定位脚(7)用于保持每个换热翅片(6)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换热翅片(6)由套片(8)和连接片(9)组成,所述套片(8)套设于换热管(2)上,所述套片(8)的形状为椭圆形,上下相邻两个套片(8)之间通过连接片(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片(6)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换热翅片(6)在换热管(2)轴心线以上部分为换热翅片(6)上部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希明张文泉
申请(专利权)人:泰维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