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胶运输带自动纠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设备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收胶运输带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轮胎生产过程中,橡胶在密炼机加工后通过挤出机压延机的挤压,胶料物理状态转变成片状,便于输送及储存。在胶料输送过程中,输送带是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随着轮胎行业的产能的提高,对胶料输送空间要求越来越大,由此需求长距离的输送带来保证输送效率。由于输送带两端的辊轮距离较远,输送带在两辊轮间中心线产生偏移,急易产生跑偏现象,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缩短、影响输送工作效率、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收胶运输带自动纠偏装置,防止出现跑偏现象,增加输送带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胶运输带自动纠偏装置,设有框架式支架,支架前端安装有输送带主动辊,支架后端安装有输送带从动辊,输送带安装在输送带主动辊与输送带从动辊之间,其特征在于,支架左右两侧沿输送带运动方向分别加工有一个滑道,纠偏辊的左右两端分别经一个滑道轴承安装在滑道内,纠偏辊的两端分别与气缸的气缸导杆相连接,气缸固定在支架上,输送带主动辊位置的输送带内侧安装有纠偏光电传感器A,输送带主动辊位置的输送带外侧安装有纠偏光电传感器B,纠偏光电传感器A、纠偏光电传感器B及气缸的进出气控制阀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输送带自动纠偏,稳定运行,增加输送带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输送带主动辊,2.输送带,3.支架,4.滑道,5.滑道轴承,6.纠偏辊,7.气缸导杆,8.气缸,9.气缸固定座,10.输送带从动辊,11.纠偏光电传感器A,12.纠偏光电传感器B。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中,本技术设有框架式支架3,支架3前端安装有输送带主动辊1,支架3后端安装有输送带从动辊10,输送带2安装在输送带主动辊1与输送带从动辊10之间,支架3左右两侧沿输送带2运动方向分别加工有一个滑道4,纠偏辊6的左右两端分别经一个滑道轴承5安装在滑道4内,纠偏辊6的两端分别与气缸8的气缸导杆7相连接,气缸8经气缸固定座9固定在支架3上,气杆导杆7可沿滑道4伸缩,输送带主动辊1位置的输送带2内侧安装有纠偏
光电传感器A11,输送带主动辊1位置的输送带2外侧安装有纠偏光电传感器B12,纠偏光电传感器A11、纠偏光电传感器B12及气缸8的进出气控制阀与PLC控制器相连接,纠偏光电传感器A11、纠偏光电传感器B12固定在支架3上。
[0010]输送带2在出现偏移的情况下,纠偏辊6通过气缸导杆7的前后移动,实现输送带2的偏移调整。纠偏光电传感器A11及纠偏光电传感器B12分别监测滑道4的一侧检测输送带2偏移情况,输送带2偏移到纠偏光电传感器A11时,纠偏光电传感器A11将检测到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气缸8进行动作,气缸导杆7向前推移。当纠偏光电传感器B12检测到信号后,PLC控制器控制气缸8动作回位,气缸8通过气缸导杆7推动纠偏辊6向后滑动,达到自动调节输送带2偏移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胶运输带自动纠偏装置,设有框架式支架,支架前端安装有输送带主动辊,支架后端安装有输送带从动辊,输送带安装在输送带主动辊与输送带从动辊之间,其特征在于,支架左右两侧沿输送带运动方向分别加工有一个滑道,纠偏辊的左右两端分别经一个滑道轴承安装在滑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武,谢佳昆,姜梓元,
申请(专利权)人: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