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板组件及包含其的单体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包含其的单体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方壳电池中,通常将电极组件与极柱通过转接片的方式电连接,电极组件上设置有极耳,转接片包含极柱连接区与极耳连接区,极耳连接区与极耳电连接,装配后的整体通过极柱连接区与极柱电连接,完成装配。
[0003]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极柱无转接片的方式,通过在极柱的底面形成底板,极柱伸出盖板本体上的盖板通孔和外连接端进行电连接,底板位于盖板本体的靠近电极组件的一侧,底板和电极组件上引出的极耳电连接。
[0004]但是,由于底板壁厚普遍偏大,且非必须的结构过多,导致底板自重过大,不利于减轻整体重量以及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底板壁厚普遍偏大,且非必须的结构过多,导致底板自重过大,不利于减轻整体重量以及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的缺陷,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及包含其的单体电池。
[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盖板本体和电极引出件,所述盖板本体具有贯穿的盖板通孔,所述电极引出件包括相连接的贯通部及连接板,所述贯通部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盖板通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盖板本体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贯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极组件引出的极耳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板设有减重结构,所述减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过渡连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部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部朝向所述盖板本体的一侧;和/或,所述减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部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部朝向所述盖板本体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贯通部的轴向,所述第二凹槽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所述盖板通孔的投影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部包括工作区域和非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为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最短电流路径所需的区域;所述减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部的所述非工作区域的减重通孔,所述减重通孔沿所述贯通部的轴向贯穿所述过渡连接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覆设于所述盖板本体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绝缘件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上设有向外突出的限位部,所述减重通孔的至少部分内壁卡设于所述限位部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佩佩,陈虎,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鄂尔多斯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