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层母线槽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21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槽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层母线槽的连接装置,包括母线槽壳体及设置在相邻两母线槽壳体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母线槽壳体顶部端面上设置有T型安装板,所述T型安装板两侧卡接在连接组件下固定板底部端面与限位板顶部端面形成的限位槽内,所述母线槽壳体底部端面上设置有L型结构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侧端面与母线槽壳体底部端面形成的连接槽能卡接在连接组件上固定板的两侧,连接组件与母线槽壳体上的连接孔与安装孔相通,且通过第一紧固螺栓与第二紧固螺栓插接固定,从而连接成多层母线槽结构,避免了因中间两相导体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堆积叠加,短路事故的风险,提高了大电线电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层母线槽的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配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层母线槽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用电负荷随之急剧增加,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需求逐年增加,原有的电线电缆因为其容量小、分支不方便和不便于集束管理等原因,已经逐步被容量大、分支方便和集束管理方便的多层母线槽取代,在母线槽实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连接装置进行固定连接,根据电流大小,母线槽分为单层母线、双层母线、三层母线,一般情况下,2500A~4000A电流采用双层母线排列,5000A~6000A电流采用三层母线排列。
[0003]传统的母线槽在连接成多层母线槽结构时,中间两相导体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出去,热量堆积叠加,增加短路事故的风险,且稳定性较差,安装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多层母线槽的连接装置,以解决传统母线槽在连接成多层母线槽结构时,中间两相导体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出去,热量堆积叠加,增加短路事故的风险,且稳定性较差,安装繁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多层母线槽的连接装置,包括母线槽壳体及设置在相邻两母线槽壳体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两侧对称贯穿开设有能够供第一紧固螺栓插接的第一安装孔,上固定板底部端面上分别设有支撑板及多个设置在支撑板两侧的呈梯形结构的卡接块,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对称贯穿开设有能够供第二紧固螺栓插接的第一连接孔,下固定板两侧均向内翻折形成相对称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
[0007]所述母线槽壳体底部端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呈L型结构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贯穿开设有能够第一紧固螺栓插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两侧开设有能够供卡接块插接的卡接槽,所述母线槽壳体顶部端面上设置有T型安装板,所述T型安装板两侧对称贯穿开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第三连接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母线槽壳体底部端面与连接板内侧端面形成能够卡接上固定板两侧的连接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板底部端面与限位板顶部端面形成能够供T型安装板两侧卡接的限位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三连接孔相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固定板、支撑板、下固定板与限位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连接组件能够将多个母线槽壳体组装成双层母线槽结构或者三层母线槽结构,也可进一步通过连接组件形成多层母线槽连接结构,以满足大电流母线槽载流量的目的,同时连接组件能够将相邻两个母线槽壳体隔开,避免热量叠加,形成的间距能够快速有效地带走中间两相母线导体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散热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通过连接组件能够快速将相邻两母线槽壳体进行卡接固定,能够根据所连接母线槽壳体的数量,可递增或递减连接组件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母线槽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母线槽壳体;101、连接板;102、第二安装孔;103、卡接槽;104、T型安装板;105、第三连接孔;106、连接槽;2、连接组件;201、上固定板;202、第一安装孔;203、支撑板;204、卡接块;205、下固定板;206、第一连接孔;207、限位板;208、第二连接孔;209、限位槽;3、第一紧固螺栓;4、第二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实施例
[0023]结合图1

4所示,一种用于多层母线槽的连接装置,包括母线槽壳体1及设置在相邻两母线槽壳体1之间的连接组件2,通过连接组件2的设置,从而能够将多个母线槽壳体1组装成双层母线槽结构或者三层母线槽结构,也可进一步通过连接组件2形成多层母线槽连接结构,从而满足大电流母线槽载流量的目的,通过连接组件2将相邻两个母线槽体壳体1隔开,避免热量叠加,形成的间距能够快速有效地带走中间两相母线导体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散热效果。
[0024]如图2所示的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呈矩形结构的上固定板201,所述上固定板201两侧对称贯穿开设有能够供第一紧固螺栓3插接的第一安装孔202,第一安装孔
202与第二安装孔102为结构尺寸一致的螺纹孔,且相连通,同时上固定板201上的第一安装孔202能够用于将连接组件2固定在墙壁上,上固定板201底部端面上分别设有支撑板203及多个设置在支撑板203两侧的呈梯形结构的卡接块204,所述支撑板203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205,所述下固定板205上对称贯穿开设有能够供第二紧固螺栓4插接的第一连接孔206,且第一连接孔206、第二连接孔208与第三连接孔105相连通,下固定板205两侧均向内翻折形成相对称的限位板207,所述限位板207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206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208,通过连接组件2的设置,从而能够快速将相邻两母线槽壳体1进行卡接,根据所需连接母线槽壳体1的数量,递增或递减连接组件2的数量。
[0025]结合图3

4所示的母线槽壳体1,所述母线槽壳体1底部端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呈L型结构的连接板101,所述连接板101上贯穿开设有能够第一紧固螺栓3插接的第二安装孔102,所述第二安装孔102两侧开设有能够供卡接块204插接的卡接槽103,且卡接槽103与卡接块204相契合,所述母线槽壳体1顶部端面上设置有T型安装板104,所述T型安装板104两侧对称贯穿开设有若干等距离分布的第三连接孔105,所述上固定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层母线槽的连接装置,包括母线槽壳体(1)及设置在相邻两母线槽壳体(1)之间的连接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上固定板(201),所述上固定板(201)两侧对称贯穿开设有能够供第一紧固螺栓(3)插接的第一安装孔(202),上固定板(201)底部端面上分别设有支撑板(203)及多个设置在支撑板(203)两侧的呈梯形结构的卡接块(204),所述支撑板(203)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205),所述下固定板(205)上对称贯穿开设有能够供第二紧固螺栓(4)插接的第一连接孔(206),下固定板(205)两侧均向内翻折形成相对称的限位板(207),所述限位板(207)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206)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208);所述母线槽壳体(1)底部端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呈L型结构的连接板(101),所述连接板(101)上贯穿开设有能够第一紧固螺栓(3)插接的第二安装孔(102),所述第二安装孔(102)两侧的连接板(101)端面上开设有能够供卡接块(204)插接的卡接槽(103),母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华王林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