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18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鼻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附在脸颊上的敷贴;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围成用于套着在鼻导管的左右设置的插鼻管之间的环状结构,限位件通过第一连接带分别与两个左右设置的敷贴连接,还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耳带,两个耳带通过第二连接带相连,第二连接带设置在环状结构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鼻导管固定装置的结构,通过敷贴,便于避免鼻导管引发的面部压力性损伤。通过耳带以及限位件,便于实现鼻导管的限位,避免鼻导管的插鼻管滑出鼻腔,保证吸氧效果。证吸氧效果。证吸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导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是鼻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双腔高流量鼻导管使用时可以配合呼吸湿化治疗仪等高流量吸氧装置使用,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流量吸氧,且吸氧温度、气体流量和氧浓度均可调。
[0003]目前临床上佩戴鼻导管的患者,容易存有脱落、固定不良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鼻导管易于脱落的问题,经检索已存有多种鼻导管的固定结构,比如公开号为CN105125412A公开的一种单腔高流量鼻导管,该专利中通过鼻导管上设置有挂耳架,实现鼻导管的固定。再者比如,公开号为CN107551381A公开的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反向膨胀式鼻腔导管固定装置,该专利中包括管夹机构和挂带机构,通过管夹机构夹住第一鼻导管和第二鼻导管,通过挂带机构使管夹机构不晃动。
[0005]上述专利虽然可以实现鼻导管的固定,但是,无法解决鼻导管对面部压疮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在鼻导管佩戴过程中,导致患者的脸颊压疮的问题。
[0006]目前缺乏一种可以实现鼻导管固定的同时,节约鼻导管压疮问题的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鼻导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鼻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贴附在脸颊上的敷贴;
[0009]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围成用于套着在鼻导管的左右设置的插鼻管之间的环状结构,所述限位件通过第一连接带分别与两个左右设置的所述敷贴连接,
[0010]还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耳带,两个耳带通过第二连接带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带设置在所述环状结构内。
[0011]本技术通过优化鼻导管固定装置的结构,通过敷贴,便于避免鼻导管引发的面部压力性损伤。通过耳带以及限位件,便于实现鼻导管的限位,避免鼻导管的插鼻管滑出鼻腔,保证吸氧效果。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敷贴的外边缘设有胶黏层。
[0013]减少对皮肤的胶黏面积。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耳带上套设有海绵护套。
[0015]提高舒适度。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带与所述敷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与所述耳带可拆卸连接。
[0017]便于耳带是否使用的切换。
[0018]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连接带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用于连接耳带的至少两个连接位。便于调节长度。
[00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带的端部通过尼龙搭扣可拆卸连接围成穿过所述耳带的限位环。
[0020]便于耳带的可拆卸。
[0021]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鼻导管支撑件,所述鼻导管支撑件包括夹子、可弯折的支撑杆以及托架;
[0022]所述夹子连接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托架。
[0023]夹子用于固定在床架或者床单上,通过支撑杆的弯折调节管扣的方向,实现鼻导管的支撑,预防导管扭曲,避免影响通气。
[002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托架的断面为开口朝上的U形,且所述托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支撑部以及倾斜设置的倾斜部,所述水平支撑部以及所述倾斜部通过弧形连接部相连。
[0025]避免鼻导管的扭曲。
[0026]有益效果:
[0027]1)通过敷贴实现避免压疮;
[0028]2)通过耳带,便于鼻导管安全有效的固定,防止鼻导管滑脱。耳带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调节长度。
[0029]3)鼻导管支撑件预防鼻导管扭曲,避免影响通气。
[0030]4)通过限位件,预防鼻导管滑脱,便于鼻部导管固定,不易移位,延长鼻导管长度保证导管不滑出鼻腔,保证吸氧效果。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与鼻导管的组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的鼻导管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1为敷贴,2为限位件,3为第一连接带,4为第二连接带,5为耳带,6为鼻导管,7为鼻导管支撑件,71为夹子,72为支撑杆,73为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6]参见图1至图2,具体实施例1,鼻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附在脸颊上的敷贴1;还包括限位件2,限位件2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围成用于套着在鼻导管6的左右设置的插鼻管之间的环状结构,限位件2通过第一连接带3分别与两个左右设置的敷贴1连接,还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耳带5,两个耳带5通过第二连接带4相连,第二连接带设置在环状结构内。本技术通过优化鼻导管6固定装置的结构,通过敷贴1,便于避免鼻导管6引发的面部压力性损伤。通过耳带5以及限位件,便于实现鼻导管6的限位,避免鼻导管6的插鼻管滑出鼻腔,保证吸氧效果。通过第二连接带设置在环状结构内,便于第二连接带对限位件的同步限位。第二连接带上可以开设有穿过鼻导管的穿孔。进而可以实现鼻导管的进一步限位。
[0037]限位件的两端通过尼龙搭扣可拆卸连接。或者,限位件可以是胶带。或者,限位件
的两端设有相互匹配的卡扣与卡槽。限位件接触皮肤的一侧设有硅胶层。
[0038]敷贴可以是凝胶敷贴。敷贴1的外边缘设有胶黏层。减少对皮肤的胶黏面积。敷贴上设有硅胶颗粒。硅胶颗粒位于邻近胶黏层侧。敷贴用于敷贴在鼻翼两侧。
[0039]耳带5上套设有海绵护套。提高舒适度。
[0040]第二连接带4与敷贴1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带与耳带5可拆卸连接。便于耳带5是否使用的切换。第二连接带可以通过尼龙搭扣与敷贴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带4的端部可以通过尼龙搭扣可拆卸连接围成穿过耳带5的限位环。便于耳带5的可拆卸。
[0041]参见图3,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鼻导管支撑件7,鼻导管支撑件7包括夹子71、可弯折的支撑杆72以及托架73;夹子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连接托架。夹子用于固定在床架或者床单上,通过支撑杆的弯折调节管扣的方向,实现鼻导管的支撑,预防导管扭曲,避免影响通气。托架的断面为开口朝上的U形,且托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支撑部以及倾斜设置的倾斜部,水平支撑部以及倾斜部通过弧形连接部相连。避免鼻导管的扭曲。支撑杆包括金属丝以及包覆在金属丝外围的橡胶层。便于支撑杆的弯折。托架上设有限位带,限位带的一端与托架的一侧相连,限位带的另一端与托架的另一端可拆卸相连。限位带与托架围成限位鼻导管的限位通道。
[0042]具体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二连接带与鼻导管固定连接。便于鼻导管与固定装置一体化。
[0043]具体实施例4,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连接带可以是胶带,第一连接带与敷贴可拆卸连接。便于敷贴的切换使用。限位件与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敷贴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一连接带的两个相邻设置的穿孔,第一连接带穿过两个穿过后,端部围成环状结构。便于提高第一连接带与敷贴之间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鼻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贴附在脸颊上的敷贴;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围成用于套着在鼻导管的左右设置的插鼻管之间的环状结构,所述限位件通过第一连接带分别与两个左右设置的所述敷贴连接,还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耳带,两个耳带通过第二连接带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带设置在所述环状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的外边缘设有胶黏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上套设有海绵护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带与所述敷贴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莉娟陈莹蕾王艳梅王斐周李娜潘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