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蚊蚕丝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14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蚊蚕丝被,包括被套和被芯,所述被芯包括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和填充絮片;所述上层面料与下层面料的周边经缝合连接并形成可以容纳填充絮片的容纳空腔;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所使用的面料为防绒布;所述被套所使用的面料包括艾草纤维纱线交织而成;所述填充絮片包括依次设置的聚酯仿丝绵、片状蚕丝绒、艾绒内胆、片状蚕丝绒、聚酯仿丝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驱蚊蚕丝被,被套所使用的面料采用了艾草纤维纱线,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并且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在填充絮片中亦使用了艾绒内胆,艾绒所散发的气味可以直到良好的驱蚊效果。可以直到良好的驱蚊效果。可以直到良好的驱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蚊蚕丝被


[0001]本技术涉及蚕丝被
,尤其是一种驱蚊蚕丝被。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夏季睡眠时,若纱窗等关闭不严,蚊子会进入室内,蚊子的叮咬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并对人们的健康形成威胁,为保证不受蚊子干扰,使蚊子远离睡眠环境。蚕丝夏凉被作为一种可以在夏季常用的被子,需要其具有驱蚊的效果。则如何制备一种适用于夏季的驱蚊蚕丝被,成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蚊蚕丝被,被套所使用的面料采用艾草纤维,具有驱蚊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驱蚊蚕丝被,包括被套和被芯,所述被芯包括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和填充絮片;所述上层面料与下层面料的周边经缝合连接并形成可以容纳填充絮片的容纳空腔;
[0006]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所使用的面料为防绒布;所述被套所使用的面料包括艾草纤维纱线交织而成;
[0007]所述填充絮片包括依次设置的聚酯仿丝绵、片状蚕丝绒、艾绒内胆、片状蚕丝绒、聚酯仿丝锦。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艾绒内胆包括上层水刺无纺布、艾绒和下层水刺无纺布;所述上层水刺无纺布和下层水刺无纺布周边缝合形成可容纳艾绒的容纳空腔。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艾绒内胆还设置有绗缝线按照平行线或菱形的绗缝轨迹将上层水刺无纺布与下层水刺无纺布相缝合固定。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防绒布靠近被芯的一侧复合有抗菌面料,所述抗菌面料由银离子纤维纱线与艾草纤维纱线交织而成。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聚酯仿丝棉的面密度为15

20克每平方米。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片状蚕丝绒是将蒸煮后的蚕茧经手工制成的片状网状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驱蚊蚕丝被,被套所使用的面料采用了艾草纤维纱线,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并且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在填充絮片中亦使用了艾绒内胆,艾绒所散发的气味可以直到良好的驱蚊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实施例一所涉及的驱蚊蚕丝被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实施例一所涉及的被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实施例一所涉及的艾绒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

被套;2

被芯;3

缝合固定部;4

上层面料;5

下层面料;6

填充絮片;7

聚酯仿丝绵;8

片状蚕丝绒;9

艾绒内胆;10

上水刺无纺布;11

艾绒;12

下水刺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一
[0020]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驱蚊蚕丝被,包括被套1和被芯2,所述被芯2包括上层面料4、下层面料5和填充絮片6;所述上层面料4与下层面料5的周边经缝合连接并形成可以容纳填充絮片的容纳空腔。所述上层面料4和下层面料5所使用的面料为防绒布。防绒布是采用线密度较小的纱线,按照高经密和高纬密按照平纹组织交织而成,具体可以纯棉或涤棉面料。
[0021]所述被套1所使用的面料包括艾草纤维纱线交织而成。艾草纤维是以天然艾草为原料,与粘胶纺丝液共混纺丝而成。在保留纤维素纤维良好的可纺性和舒适的基础上,体现出艾草植物优良的抗菌性,纤维内部的艾草成分具有天然气味,起到驱蚊的作用。
[0022]进一步的,所述被芯2还包括将上层面料4、下层面料5和填充絮片6相缝合固定的缝合固定部3。在缝合固定部3,可以为十字形花型、三角形花型、圆形花型、五角星花型、六角形花型等,缝纫线沿着花型的轮廓将上层面料4、下层面料5和填充絮片6缝合固定,从而使得填充絮片6相对柔软舒适且不会发生移动。
[0023]所述填充絮片6包括依次设置的聚酯仿丝绵7、片状蚕丝绒8、艾绒内胆9、片状蚕丝绒8、聚酯仿丝锦7。聚酯仿丝棉7的设置可以避免片状蚕丝绒8中的蚕丝发生钻绒的现象。
[0024]进一步的,所述聚酯仿丝棉7的面密度为15

20克每平方米。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为15克每平方米。聚酯仿丝棉7是由聚酯纤维与ES纤维相混合,ES纤维经高温皮层熔融而将聚酯纤维粘合而成。
[0025]进一步的,所述片状蚕丝绒8是将蒸煮后的蚕茧经手工制成的片状网状结构。将蚕茧经蒸煮后,经手工拉成片状网状结构,再将多片进行叠合,形成片状蚕丝绒8。片状蚕丝绒8的克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026]进一步的,所述艾绒内胆9包括上层水刺无纺布10、艾绒11和下层水刺无纺布12;所述上层水刺无纺布10和下层水刺无纺布12周边缝合形成可容纳艾绒的容纳空腔。艾绒11是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它的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抑菌安神的作用。同时由于艾绒散发出来的气味具有天然的驱蚊驱虫效果,而且对人类健康无损害,特别适用于防蚊驱虫。
[0027]进一步的,所述艾绒内胆9还设置有绗缝线按照平行线或菱形的绗缝轨迹将上层水刺无纺布10与下层水刺无纺布12相缝合固定。采用绗缝线按照绗缝轨迹,可以使得艾绒
11能够被固定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不会发生移动。
[0028]进一步的,上层水刺无纺布10和下层水刺无纺布12均是聚乳酸水刺无纺布,克重为40克每平方米。
[0029]实施例二
[0030]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驱蚊蚕丝被,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防绒布靠近被芯的一侧复合有抗菌面料,所述抗菌面料由银离子纤维纱线与艾草纤维纱线交织而成。银离子纤维纱线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其与艾草纤维纱线相交织所形成的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和驱蚊效果。
[003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蚊蚕丝被,包括被套和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芯包括上层面料、下层面料和填充絮片;所述上层面料与下层面料的周边经缝合连接并形成可以容纳填充絮片的容纳空腔;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所使用的面料为防绒布;所述被套所使用的面料包括艾草纤维纱线交织而成;所述填充絮片包括依次设置的聚酯仿丝绵、片状蚕丝绒、艾绒内胆、片状蚕丝绒、聚酯仿丝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蚊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绒内胆包括上层水刺无纺布、艾绒和下层水刺无纺布;所述上层水刺无纺布和下层水刺无纺布周边缝合形成可容纳艾绒的容纳空腔。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