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988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属于水轮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水轮发电装置本体,所述的水轮发电装置本体包括水轮左支架和水轮右支架,所述水轮左支架和手轮右支架之间设有水轮,所述水轮的中部连接有水轮转动轴,所述水轮左支架和水轮右支架上设有水轮升降机构,所述水轮转动轴其中一端的外部连接有发电平台,所述发电平台的一端与水轮转动轴连接在一起,发电平台的另一端连接有发电平台升降机构,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和电气控制设计,通过水轮两侧支架及发电机平台支架上端的电动丝杠升降机带动水轮和发电平台达到同步运行的效果,具有发电效率高、结构简单、智能控制程度高、成本较低的显著效果。显著效果。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属于水轮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能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世纪能源危机、全球电力紧张、有很多地区备受停电困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石油、煤炭等传统石化能源价格的不断高涨以及他们在燃烧过程中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已迫使全世界将目光聚集在新能源的开发。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需求看,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趋势。
[0003]根据目前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内,市政污水经过处理以后直接进行排放。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流量在2

30万吨/天,或远远大于此数据,具有排放流量大、稳定的特点,而且排放的尾水还存在较好的落差大概有1.5

5米左右,存在水利能源大量浪费的情况。现有的水轮发电装置在运行时需要水流有较大落差,无法满足装配的需求,同时入水的深度调整不方便,水轮以及发电平台运行不同步,发电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综合以上情况,研发一种新型的智能水车发电装置来弥补微型发电站的空缺成为目前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和电气控制设计,通过水轮两侧支架及发电平台支架上端的电动丝杠升降机带动水轮和发电平台达到同步运行的效果,具有发电效率高、结构简单、智能控制程度高的显著效果。
[0005]本技术所述的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包括水轮发电装置本体,所述的水轮发电装置本体包括水轮左支架和水轮右支架,所述水轮左支架和手轮右支架之间设有水轮,所述水轮的中部连接有水轮转动轴,所述水轮左支架和水轮右支架上设有水轮升降机构,所述水轮转动轴的两端连接所述水轮升降机构,所述水轮转动轴的外端连接有发电平台,所述发电平台的一端与水轮转动轴连接在一起,发电平台的另一端连接有发电平台升降机构,所述水轮升降机构和发电平台升降机构同步运行。
[0006]进一步的,水轮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水轮左支架和水轮右支架上的中心滑轨,所述水轮转动轴两侧的轴承座吊装至中心滑轨中,水轮左支架和水轮右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一丝杠提升机。
[0007]进一步的,发电平台升降机构包括平台支架和设置在平台支架上滑轨,所述发电平台的一端置于平台支架的滑轨中,所述平台支架的上方设有第二丝杠提升机。
[0008]进一步的,发电平台上设有永磁发电机和行星增速器,所述水轮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齿轮,所述水轮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实现水轮转动轴与行星增速
器的输入轴啮合,行星增速器的输出端用联轴器和低速永磁发电机连接。
[0009]进一步的,永磁发电机连接有电缆线,所述电缆线连接有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接入污水厂内市电供电系统。
[0010]进一步的,水轮包括轮辐、叶片、轮辐固定盘和轮辐定位盘、所述叶片围绕着水轮转动轴为中心均匀成放射状状态布置,轮辐固定盘焊接在水轮转动轴上,轮辐定位盘固定在轮辐固定盘上,轮辐固定在轮辐定位盘的外侧圆周上,轮辐的上还连接有轮辐角度二次定位盘和轮辐加固定位板。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中心处理器,所述中心处理器连接有电路控制器,水流中安装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连接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连接电路控制器,电路控制器连接所述水轮升降机构和发电平台升降机构。
[0012]进一步的,中心处理器还连接有远程监控器和无线模块。
[0013]进一步的,发电平台升降机构中安有震动感应器,所述震动感应器连接有震动模块处理器,震动模块处理器连接中心处理器。
[0014]进一步的,水轮左支架和水轮右支架放置于尾水排水渠防水墙上方,所述水轮发电装置本体为单机或多机安装。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所述的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和电气控制设计,通过水轮两侧支架及发电平台支架上端的电动丝杠升降机带动水轮和发电平台达到同步运行的效果,具备智能处理器、远程监控及操控系统。整套设备具有自动调节水轮的入水深度及转速、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整流变流并网、自动控制的技术方案,具有发电效率高、结构简单、智能控制程度高、成本较低的显著效果,并且无需较大落差,在尾水水渠、自然河流中发电效率较高,应用范围较广。打破了现有水利发电系统配置模式,水车轮的转速是开放的,不需要保持电网需要的同步速,水车轮的转速完全取决于水流对水轮叶片的冲力,在水量较小时水车轮的转速降低,使水轮叶片充分吸收水流的能量,提高了贫水期时的发电量。
[0017]并网逆变器采用交



交PWM整流加PWM全桥逆变双级电路技术,核心控制采用双DSP全数字化控制,在发电机的转子侧变流器实现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电网侧变流器实现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系统具有输入输出功率因数可调、自动软并网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功能。功率模块采用高开关频率的IGBT功率器件,保证良好的输出波形。这种整流逆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谐波含量少等优点。逆变器具有自动并网离网等功能,不再需要另配并网柜,逆变器可以根据电网的电压变化自动调整输出电压的高低,将系统发出的电能及时并入电网输电。逆变器可以根据电网电压的变化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和功率因数,使水利发电机系统与电网有机结合。逆变器具有全方位的电源保护方案和完善的自我检测和保护功能,在本身系统故障或电网故障时将自动从电网解列,保证系统安全。逆变器可方便实现上位机监控,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和监视,实现水电站的无人值守和数字化运营管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整体的侧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整体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中水轮的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中轮辐支架的结构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中轮辐支架与叶片的组装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中齿轮变速箱的内部结构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中齿轮变速箱的外部结构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的电气连接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的安装布局图;
[0027]图中:1、水轮;2、水轮转动轴;3、水轮左支架;4、第一丝杠提升机;5、水轮右支架;6、固定座;7、齿轮组;8、行星增速器;9、联轴器;10、永磁发电机;11、第二丝杠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包括水轮发电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轮发电装置本体包括水轮左支架(3)和水轮右支架(5),所述水轮左支架(3)和手轮右支架(5)之间设有水轮(1),所述水轮(1)的中部连接有水轮转动轴(2),所述水轮左支架(3)和水轮右支架(5)上设有水轮升降机构,所述水轮转动轴(2)的两端连接所述水轮升降机构,所述水轮转动轴(2)的外端连接有发电平台(18),所述发电平台(18)的一端与水轮转动轴(2)连接在一起,发电平台(18)的另一端连接有发电平台升降机构,所述水轮升降机构和发电平台升降机构同步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轮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水轮左支架(3)和水轮右支架(5)上的中心滑轨,所述水轮转动轴(2)两侧的轴承座吊装至中心滑轨中,水轮左支架(3)和水轮右支架(5)的上端设有第一丝杠提升机(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平台升降机构包括平台支架(12)和设置在平台支架(12)上的滑轨,所述发电平台(18)的一端置于平台支架(12)的滑轨中,所述平台支架(12)的上方设有第二丝杠提升机(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平台(18)上设有永磁发电机(10)和行星增速器(8),所述水轮转动轴(2)的一端连接有齿轮组(7),所述齿轮组(7)实现水轮转动轴(2)与行星增速器(8)的输入轴啮合,行星增速器(8)的输出端用联轴器(9)和永磁发电机(1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水排水渠用智能水轮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蕊高兵辛现刚孟祥涛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华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