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970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包括有梁模版、下梁筋、上梁筋、固定挡块、限位组件、气囊管和气泵;下梁筋设置在梁模版内部,固定挡块固定安装在梁模版顶部,上梁筋设置在固定挡块顶部;限位组件设置在梁模版内部,限位组件包括前固定框和后固定框,后固定框安装在固定挡块右侧,下梁筋横置在前固定框与后固定框框内底部位置,上梁筋设置在前固定框与后固定框框内顶部位置;气囊管设置前固定框与后固定框之间,气囊管上设置有气门嘴,气泵上设置有充气管道,充气管道与气门嘴相连。通过固定挡块与限位组件,对气囊管进行定位,防止气囊管在充气过程中出现移动,导致气囊管之间产生缝隙,影响混凝土的分隔。影响混凝土的分隔。影响混凝土的分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核心节点区和周边部位不能同时浇筑,需要采用分隔措施。现有一般是采用钢丝网,将梁、柱交界面低标号混凝土区分开,这个钢丝网一次性放在里面,无需取出,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待高标号混凝土初凝前,必须把低标号混凝土浇筑好,先振捣高标号混凝土,之后再振捣低标号混凝土。
[0003]现代社会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导致底层的梁柱尺寸深度及配筋往往大于传统建筑,竖向构件混凝土标号多数大于横向构件两个标号以上,且梁柱节点核心区钢筋锚固众多,梁配筋往往多且规格大。传统梁柱节点核心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混凝土分隔工艺由于耗费人工,安装复杂,且由于梁锚固众多,穿钢丝网时易造成钢丝网结构不稳定而破碎,造成高标号混凝土流向低标号混凝土,起不到应有作用,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且由于钢丝网无法取出,现场施工难度大,若安装不准确,浇筑完成后易造成钢筋网外露,需要后期额外耗费人工清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因此传统梁柱节点核心区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隔工艺已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0004]中国专利CN218092008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包括若干气囊管、充气装置;各所述气囊管充气后能够依次紧密排列于待浇筑混凝土区域中需分隔的一侧,且能够与由待浇筑混凝土所在侧或相对侧伸出的钢筋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管设有气门嘴,所述充气装置能够经气门嘴向气囊管内部输送气体。操作非常简单,即使在有密集的受力钢筋的区域,其气囊管也能形成严密的分隔模具,分隔效果好,扣取模具容易,并可循环使用,使用成本低。
[0005]但此专利还存在以下问题:1、气囊管在完成分隔后,进行气囊管的回收,需要将气囊管与受力钢筋分离,操作过于繁琐。2、在气囊管在充气过程中,没有说明气囊管具体的安装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通过气泵对气囊管进行充气,使各气囊管依次紧密排列以形成分隔模具。通过设置固定挡块与限位组件,对气囊管进行定位与限位作用,防止气囊管在充气过程中出现移动现象,导致无法对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分隔。通过合理设置相邻气囊管的位置,可使各气囊管充气后紧密相抵消除缝隙,解决了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从相邻气囊管之间泄漏。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包括有梁模版、下梁筋、上梁筋、固定挡块、气囊管和气泵,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还包括有限位组件;所述梁模版内部为混凝土浇筑区域,所述下梁筋设置在梁模版内部,所述固定挡块固定安装在梁模版顶部,所述固定挡块固定安装位置为混凝土浇筑分隔处,所述上梁筋设置在固定挡块顶部;
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梁模版内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前固定框和后固定框,所述后固定框安装在固定挡块右侧,所述前固定框设置在后固定框右侧,所述下梁筋横置在前固定框与后固定框框内底部位置,所述上梁筋设置在前固定框与后固定框框内顶部位置;所述气囊管设置前固定框与后固定框之间,所述气囊管上设置有气门嘴,所述气泵设置在梁模版外,所述气泵上设置有充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与气门嘴相连。
[0008]优选的,包括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安装在后固定框与固定挡块之间,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安装在前固定框与后固定框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前固定框框内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一圆形槽,所述后固定框框内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圆形槽,所述下梁筋横置第一圆形槽与第二圆形槽上。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挡块上设置有固定压块,所述固定压块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上梁筋穿过避让槽。
[0011]优选的,所述前固定框与后固定框顶部之间设置有卡扣块。
[0012]优选的,所述气囊管外部与内部材料采用强韧PVC布层,所述气囊管中间弹性材料采用聚酯纤维网。
[0013]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气泵对气囊管进行充气,使各气囊管依次紧密排列以形成分隔模具。通过设置固定挡块与限位组件,对气囊管进行定位与限位作用,防止气囊管在充气过程中出现移动现象,导致无法对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分隔。通过合理设置相邻气囊管的位置,可使各气囊管充气后紧密相抵消除缝隙,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从相邻气囊管之间泄漏。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螺栓,对后固定框进行定位,通过设置第二固定螺栓,对气囊管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在对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浇筑时,气囊管能够有效的将非浇筑区域进行分隔。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圆形槽与第二圆形槽,有效的对下梁筋进行定位,防止气囊管在充气时,下梁筋受到气囊管的压力出现滑移,影响混凝土的浇筑。
[0017]4、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压块,有效的将上梁筋固定在固定挡块上,防止气囊管充气时,上梁筋受到气囊管的压力出现滑移,影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的正视图。
[0019]图2是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3是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的梁模版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的固定挡块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为:1

梁模版;2

下梁筋;3

上梁筋;4

前固定框;41

第一圆形槽;5

后固定框;51

第二圆形槽;11

卡扣块;6

固定挡块;61

固定压块;611

避让槽;7

第一固定螺栓;8

第二固定螺栓;9

气囊管;91

气门嘴;1

气泵;11

充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包括有梁模版1、下梁筋2、上梁筋3、固定挡块6、气囊管9和气泵1,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还包括有限位组件;所述梁模版1内部为混凝土浇筑区域,所述下梁筋2设置在梁模版1内部,所述固定挡块6固定安装在梁模版1顶部,所述固定挡块6固定安装位置为混凝土浇筑分隔处,所述上梁筋3设置在固定挡块6顶部;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梁模版1内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前固定框4和后固定框5,所述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包括有梁模版(1)、下梁筋(2)、上梁筋(3)、固定挡块(6)、气囊管(9)和气泵(1),其特征在于,一种混凝土浇筑分隔装置还包括有限位组件;所述梁模版(1)内部为混凝土浇筑区域,所述下梁筋(2)设置在梁模版(1)内部,所述固定挡块(6)固定安装在梁模版(1)顶部,所述固定挡块(6)固定安装位置为混凝土浇筑分隔处,所述上梁筋(3)设置在固定挡块(6)顶部;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梁模版(1)内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前固定框(4)和后固定框(5),所述后固定框(5)安装在固定挡块(6)右侧,所述前固定框(4)设置在后固定框(5)右侧,所述下梁筋(2)横置在前固定框(4)与后固定框(5)框内底部位置,所述上梁筋(3)设置在前固定框(4)与后固定框(5)框内顶部位置;所述气囊管(9)设置前固定框(4)与后固定框(5)之间,所述气囊管(9)上设置有气门嘴(91),所述气泵(1)设置在梁模版(1)外,所述气泵(1)上设置有充气管道(11),所述充气管道(11)与气门嘴(9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华韩琦侃王翔侯冬杰干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宇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