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959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镜结构,包含一框体总成及一镜面总成。框体总成界定出一容置空间,并形成一嵌槽,使镜面总成适以镶设于容置空间中。该镜面总成包含一连接装置及一功能镜片,连接装置自框体总成朝一穿戴者的眼部延伸,并具有一外端缘及一内端缘。该外端缘容置入于嵌槽中,该内端缘与功能镜片连结。其中,连接装置的外端缘至一穿戴者眼部的一距离大于自内端缘至穿戴者眼部的一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水镜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立体功能镜片的水镜结构。
技术介绍
在进行各种浮潜活动时,皆会使用一水镜。提供一穿戴者,用来与外界的水隔离, 以免水渗入眼眶周围,刺激到眼睛,使得穿戴者能维持在舒适的环境下,顺利完成一浮潜活 动。请合并参阅图1及图2,其显示现有的水镜结构1。现有水镜结构1包含一框体总 成11、一面罩13以及至少一镜片122。镜片122容置于框体总成11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间, 并直接与框体总成11相连接,面罩13则是包覆框体总成11及镜片122后提供使用者穿戴 于脸部之用。穿戴者使用现有的水镜结构1时,会因为穿戴者的脸型轮廓而使面罩13受限于一 定的外型,尤其是面罩13必须提供穿戴者的鼻部完整的密合状态,以确保其在水下活动时 的安全。由于面罩13的外型受限制,导致与面罩13相连的框体总成11及镜片122与穿戴 者的脸部间产生一相当的距离。如图2所示,现有水镜结构1的镜片122与穿戴者眼睛的 距离通常相距16厘米以上,如此水镜结构1方足以提供适当的空间,使面罩13完整地贴附 于穿戴者的眼部及鼻部等脸部重要部位。承上所述,由于镜片122与穿戴者眼部间的距离往往需要相距16厘米以上,因此, 现有水镜结构1中的镜片122必须相应地制作出一定面积的镜片,方能给予穿戴者最佳的 视野,举例而言,一般现有水镜的镜片多半远大于陆用的近视或远视镜片。否则如果应用于 水镜的镜片122面积过小,将会使得穿戴者在水下活动时的视野过于狭隘,甚至产生所谓 的隧道视野(tunnel vision)等问题,不利水下活动的安全性。由于现有水镜镜片的面积远大于普通陆用镜片,因此,制作时必须以面积较大的 镜片制作,如此一来制作工艺不仅费时费工,成本上的花费较高,而且大镜片的抗震性也不 佳。尤其是,制作具有近、远视等具有一定眼镜度数的镜片时,其所需要的镜片材料、面积更 数倍于普通陆用镜片,制作工时也数倍之久。有鉴于此,一种可减少制作工艺工时、节省材 料及成本的水镜结构,实为此
者所企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镜结构。此种水镜结构所使用的镜片较现有结构 更贴近穿戴者的眼部。在此情形下,可使用较小的镜片取得较大的视野,并避免产生现有的 隧道视野。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水镜结构,包含一框体总成及一镜面总成。框体总 成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且形成一嵌槽,镜面总成包含一连接装置及一功能镜片。其中,连接装 置自嵌槽至一穿戴者的眼部延伸,具有一外端缘以及一内端缘。外端缘适以置入该嵌槽,相 对于外端缘的内端缘连结于功能镜片。连接装置的外端缘至一穿戴者眼部的一距离大于连接装置的内端缘至一穿戴者眼部的一距离。由此,该功能镜片可更贴近一穿戴者眼部,并且 在不影响穿戴者的正常视线下可制作较小面积的镜片面积,节省制作镜片的工时及成本, 并增加镜片的抗震性。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附 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现有水镜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一现有水镜结构的俯视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的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的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的功能镜片与穿戴者眼部的距离的关系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的透明材料连接功能镜片的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与穿戴者眼部的关系的示意图;以及图7B为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与穿戴者眼部的关系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2水镜结构21框体总成211容置空间212嵌槽22镜面总成221a外端缘221b内端缘222功能镜片223扣合件23面罩A镜片与框体总成的一框缘外端的距离B功能镜片与框体总成的一框缘外端的距离D功能镜片与穿载者眼部的距离W宽度范围H高度范围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A、图3B、图3C及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水镜结构2包含一框体总成21、一镜面 总成22以及一面罩23。框体总成21具有一嵌槽212,并界定出一容置空间211,嵌槽212 坏绕容置空间211。面罩23则用以包覆地连接框体总成21及镜面总成22,提供穿戴者穿 戴之用,以保护穿戴者的眼部及鼻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一在于镜面总成22包含一连接装置 221及一功能镜片222,用以减少镜片与穿戴者眼部间的距离,减少镜片的面积。连接装置 221及功能镜片222皆属透明材质,详述如后。具体而言,连接装置221包含一外端缘221a及一内端缘221b。外端缘221a连结 置入于框体总成21的嵌槽212中,使得镜面总成22适以嵌入容置空间211内。另一方面, 连接装置221的内端缘221b连结于功能镜片222。其中,连接装置221的外端缘221a至一4穿戴者眼部的一距离大于连接装置221的内端缘221b至穿戴者眼部的一距离,亦即,本发 明镜面总成22的一特征为连接装置221及镜片222合组成一个立体镜片,中央区域的镜片 222较四周区域的连接装置221更接近穿戴者眼部。前述的连接装置221主要由复合材料 所制成,该复合材料包含强化玻璃、透明硅胶、透明塑胶及透明压克力等透明材料。功能镜 片222则与现有镜片的玻璃材料相同,兹不赘述。图3A、图3B、图3C为连接装置221如何连接功能镜片222的数个示意图。其中, 图3A所示的连接装置221,其内端缘221b利用一粘接剂连结至功能镜片222,并自框体总 成21朝功能镜片222作延伸,使功能镜片222得以更贴近穿戴者的眼部。另一方面,图3B 所示的连接装置221,其内端缘221b则利用包射方式一体成型地连结至功能镜片222,并自 框体总成21朝功能镜片222作延伸,使功能镜片222得以更贴近穿戴者的眼部。图3C的 连接装置221,其内端缘221b则利用一扣合件223连结至功能镜片222,使功能镜片222得 以更贴近穿戴者的眼部。须说明的是,前述连接装置221与功能镜片222间的连接方式仅 为说明本专利技术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比较图2所示的现有水镜结构1及图4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2,现有水镜结构1 的镜片122受限于面罩13的外型,因此其与框体总成11的一框缘外端间的距离A较小,因 此,现有水镜结构1的镜片122距离穿戴者的眼部较远,现有水镜结构1则必须使用较大面 积的镜片122,以符合提供正常视野的要求。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功能镜片222 可通过连接装置221的连接作用,突破现有面罩外型的限制,而增加其与框体总成21的一 框缘外端间的距离(如图4所示的距离B),亦即距离B大于距离A,因此,本专利技术水镜结构 2中的功能镜片222与穿戴者的眼部距离较近,本专利技术的水镜结构2即可使用较小面积的 功能镜片222而获得与现有大面积镜片般的正常视野,以避免小镜片所造成隧道视野的问 题。请合并参考图5及图6,其分别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态样。以图5为例,其显示 自穿戴者的眼部至功能镜片222的距离D,实质上界于为4毫米至16毫米之间。接着请参 阅图6,承上述,由于功能镜片222在制作上可较现有所需者面积大幅缩小。例如,功能镜片 222的宽度范围W实质上可缩小至32 50毫米;高度范围H实质上可缩小至12 50毫 米。因此,生产制造此功能镜片的制作工艺即可达到省时省工以及成本等目的。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镜结构,包含:框体总成,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该框体总成形成有一嵌槽;以及镜面总成,包含一连接装置及一功能镜片,该连接装置朝一穿戴者的眼部延伸,其具有一外端缘及一内端缘,该外端缘配合于该嵌槽中,使该镜面总成适可镶设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内端缘则与该功能镜片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