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率输出的PDU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952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源分配单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率输出的PDU,包括底座、上盖、PCB电路板和多个电源模块,多个所述电源模块依次并联设置,多个所述电源模块并联后的两端分别通过铜排设置有电源输出端,相邻所述电源模块之间设置有接触器,接触器设置在主电路上,电源模块通过铜排与对应的接触器电连接,接触器与PCB电路板电连接,电源模块位于底座的外部,接触器、铜排和PCB电路板均设置在底座上,且均位于上盖和底座之间。该DPU可选择对应接触器的通断,使N个电源模块接入通路,则每个电源输出端均可以输出多种不同功率,另外,电源输出端可以并联后多出,可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具有优秀的市场前景。具有优秀的市场前景。具有优秀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率输出的PDU


[0001]本技术属于电源分配单元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率输出的PDU。

技术介绍

[0002]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电源分配单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PDU是为机柜式安装的电气设备提供电力分配而设计的产品,能为不同的电源环境提供适合的机架式电源分配解决方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日益增加。如图1所示,现有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PDU的电路图,其只能一端输出,若两端均输出将共用电源模块,降低输出功率,无法实现可控配电,现有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PDU的输出端单一,且输出端的输出功率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各种功率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因此如何实现PDU输出端的多种不同功率输出,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具有优秀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PDU的输出端单一,且输出端的输出功率较为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率输出的PDU。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率输出的PDU,包括底座、上盖、PCB电路板和多个电源模块,多个所述电源模块依次并联设置,多个所述电源模块并联后的两端分别通过铜排设置有电源输出端,相邻所述电源模块之间设置有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设置在主电路上,所述电源模块通过铜排与对应的接触器电连接,所述接触器与PCB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位于底座的外部,所述接触器、铜排和PCB电路板均设置在底座上,且均位于上盖和底座之间。
[0005]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依次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接触器镶嵌在对应的安装槽内。便于接触器的安装,以及安装牢靠,同时有效起到接触器间的绝缘效果。
[0006]作为优选,所述铜排设置在注塑件内,所述注塑件呈平板状,所述注塑件设置在安装槽的上方,所述电源模块与对应铜排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负载与对应铜排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均外露于上盖。注塑件可以在更小的体积下满足电气间隙,以及与接触器装配便捷,减少组装零件;注塑件代替接触器的原有顶盖,同时起到限位接触器的作用,有效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0007]进一步地,所述PCB电路板设置在注塑件的上方。PCB电路板的布局合理可靠,有效减小该PDU的体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注塑件和PCB电路板依次套设在定位柱上,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定位柱固定连接。铜排、注塑件、PCB电路板和上盖的安装便捷可靠。
[0009]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与对应铜排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负载与对应铜排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均直接从上盖引出,相邻铜排之间设置有
隔断板,所述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均设置有用于支撑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的绝缘子。有效增大电气间隙,同时起到支撑作用,提高该PDU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PCB电路板设置在铜排的侧方。PCB电路板的布局合理可靠。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多功率输出的PDU,其具有两个电源输出端,且电源输出端可以并联后多出,实现电源模块的充分调度,可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当使用该DPU时,只需将外部的多个电源模块与对应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此时根据输出需求,选择对应接触器的通断,使N个电源模块接入通路,每个电源输出端均可以输出多种不同功率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具有优秀的市场前景;且该DPU的结构简单可靠,布局合理紧凑,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13]图1是
技术介绍
的PDU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多功率输出的PDU的实施例一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多功率输出的PDU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中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其中接触器未示意出;
[0017]图5是本技术多功率输出的PDU的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盖和PCB电路板未示意出;
[0018]图6是图5中隐藏注塑件和接触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技术多功率输出的PDU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接触器未示意出;
[0020]图8是本技术多功率输出的PDU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是图8中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22]图10是本技术多功率输出的PDU的实施例二的另一角度立体爆炸示意图;
[0023]图中:1、底座,1

1、安装槽,1

2、定位柱,2、上盖,3、PCB电路板,4、电源模块,5、铜排,6、电源输出端,7、电源输入端,8、接触器,9、注塑件,10、隔断板,11、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2~7所示,一种多功率输出的PDU,包括底座1、上盖2、PCB电路板3和多个电源模块4,多个所述电源模块4依次并联设置,多个所述电源模块4并联后的两端分别通过铜排
5设置有电源输出端6,相邻所述电源模块4之间设置有接触器8,所述接触器8设置在主电路上,所述电源模块4通过铜排5与对应的接触器8电连接,所述接触器8与PCB电路板3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位于底座1的外部,所述接触器8、铜排5和PCB电路板3均设置在底座1上,且均位于上盖2和底座1之间。
[0027]为了该PDU的布局合理紧凑,装配便捷牢靠,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依次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

1,所述接触器8镶嵌在对应的安装槽1

1内,本实施例的接触器8可选用现有的双联接触器,一组双联接触器对应一个安装槽1

1;所述铜排5设置在注塑件9内,所述注塑件9呈平板状,所述注塑件9设置在安装槽1

1的上方,所述电源模块4与对应铜排5的电源输入端7电连接,负载与对应铜排5的电源输出端6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7和电源输出端6均外露于上盖2;所述PCB电路板3设置在注塑件9的上方;具体地,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率输出的PDU,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盖(2)、PCB电路板(3)和多个电源模块(4),多个所述电源模块(4)依次并联设置,多个所述电源模块(4)并联后的两端分别通过铜排(5)设置有电源输出端(6),相邻所述电源模块(4)之间设置有接触器(8),所述接触器(8)设置在主电路上,所述电源模块(4)通过铜排(5)与对应的接触器(8)电连接,所述接触器(8)与PCB电路板(3)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位于底座(1)的外部,所述接触器(8)、铜排(5)和PCB电路板(3)均设置在底座(1)上,且均位于上盖(2)和底座(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率输出的PDU,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依次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

1),所述接触器(8)镶嵌在对应的安装槽(1

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率输出的PDU,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5)设置在注塑件(9)内,所述注塑件(9)呈平板状,所述注塑件(9)设置在安装槽(1

1)的上方,所述电源模块(4)与对应铜排(5)的电源输入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昇
申请(专利权)人:维发电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