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948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保藏存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密封盖、防潮盘、残渣盒以及茶叶盒,所述密封盖卡合于包装盒本体顶部,所述防潮盘粘黏于包装盒本体底部,所述残渣盒内嵌在包装盒本体内部,所述茶叶盒内嵌于残渣盒内,所述包装盒本体包括防水层、干燥层、内衬层,所述包装盒本体内设有观察盒,且观察盒为玻璃材质,所述防水层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内衬层位于干燥层一侧,所述干燥层内设有干燥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当前茶叶包装中使用的包装盒缺乏观察窗,无法从外部定期观察茶叶是否变质的问题,且能够防止外部的水浸湿包装盒本体,保持茶叶的干燥性,保障了茶叶质量。保障了茶叶质量。保障了茶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保藏存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茶叶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因此茶叶饮品

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0003]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当茶叶保管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品质的变化,故茶叶在进行包装时,包装盒的防潮性能十分重要。
[0004]现有的茶叶包装盒常常是在包装盒内放置小包的干燥剂,并将这些小包的干燥剂与茶叶混装在一起来实现对茶叶的干燥以及防潮,但是这种方式防潮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密封盖、防潮盘、残渣盒以及茶叶盒,所述密封盖卡合于包装盒本体顶部,所述防潮盘粘黏于包装盒本体底部,所述残渣盒内嵌在包装盒本体内部,所述茶叶盒内嵌于残渣盒内,所述包装盒本体包括防水层、干燥层、内衬层,所述包装盒本体内设有观察盒,且观察盒为玻璃材质,使用者可通过观察盒来观察包装盒本体内的茶叶质量情况,所述防水层内壁设有干燥层,防水层的设置能够防止外部的水浸湿包装盒本体,保障了茶叶质量,所述内衬层位于干燥层一侧,所述干燥层内设有干燥剂,干燥层的设置能够对茶叶的湿气进行吸收,保持茶叶的干燥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层材质为纯棉布料,能够有效的提高茶叶的透气性,也能够使干燥剂发挥作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底部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卡合于包装盒本体内,密封圈的设置能够增加密封盖与包装盒本体的密封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潮盘外部设有防水膜,防止底部的湿气进入包装盒本体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残渣盒顶部低于包装盒本体一厘米,所述残渣盒顶部设有凸起圈,所述凸起圈高度为一厘米,能够将茶叶盒中的茶碎末进行收集处理,实现对包装盒内茶叶
的除渣。
[0011]进一步的,所述茶叶盒内壁顶部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高度为一厘米,将茶叶盒抽取出来时,使用者可将手指放置于防滑层处,再向上进行抽取即可,所述茶叶盒内设有呈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密度为0.3mm,茶叶的碎末能够通过通孔掉落至残渣盒中。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包装盒本体的设置,使用者可通过观察盒来观察包装盒本体内的茶叶质量情况,解决了当前茶叶包装中使用的包装盒缺乏观察窗,无法从外部定期观察茶叶是否变质的问题,并且防水层的设置能够防止外部的水浸湿包装盒本体,保障了茶叶质量,干燥层的设置能够对茶叶的湿气进行吸收,保持茶叶的干燥性,内衬层材质为纯棉布料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茶叶的透气性,也能够使干燥剂发挥作用。
[0014]2.本技术通过残渣盒和茶叶盒的相互配合,茶叶盒内设有呈均匀分布的通孔,茶叶的碎末能够通过通孔掉落至残渣盒中,能够将茶叶盒中的茶碎末进行收集处理,实现对包装盒内茶叶的除渣,且在将茶叶盒抽取出来时,使用者可将手指放置于防滑层处,再向上进行抽取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盖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包装盒本体材料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防潮盘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茶叶盒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1、包装盒本体;2、密封盖;3、防潮盘;4、残渣盒;5、茶叶盒;101、观察盒;102、防水层;103、干燥层;104、内衬层;201、密封圈;401、凸起圈;501、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用于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1、密封盖2、防潮盘3、残渣盒4以及茶叶盒5,密封盖2卡合于包装盒本体1顶部,防潮盘3粘黏于包装盒本体1底部,残渣盒4内嵌在包装盒本体1内部,茶叶盒5内嵌于残渣盒4内,包装盒本体1包括防水层102、干燥层103、内衬层104,包装盒本体1内设有观察盒101,且观察盒101为玻璃材质,防水层102内壁设有干燥层103,内衬层104位于干燥层103一侧,干燥层103内设有干燥剂,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观察盒101来观察包装盒本体1内的茶叶质量情况,解决了当前茶叶包装中使用的包装盒缺乏观察窗,无法从外部定期观察茶叶是否变质的问题,并且防水层102的设置能够防止外部的水浸湿包装盒本体1,保障了茶叶质量,干燥层103的设置能够对茶叶的湿气进行吸收,保持茶叶的干燥性。
[0023]其中,内衬层104材质为纯棉布料,纯棉布料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茶叶的透气性,也能够使干燥剂发挥作用。
[0024]其中,密封盖2底部设有密封圈201,密封圈201卡合于包装盒本体1内,在进行使用时,将密封盖2底部与包装盒本体1顶部进行卡合,且密封圈201的设置能够增加密封盖2与包装盒本体1的密封性,解决了一些茶叶包装盒密封性差的问题。
[0025]其中,防潮盘3外部设有防水膜,该防潮盘3的设置能够防止底部的湿气进入包装盒本体1中,有效的提高了包装盒本体1中茶叶的安全性,避免了茶叶回潮的发生。
[0026]其中,残渣盒4顶部低于包装盒本体1一厘米,残渣盒4顶部设有凸起圈401,凸起圈401高度为一厘米,残渣盒4的设置能够将茶叶盒5中的茶碎末进行收集处理,实现对包装盒内茶叶的除渣。
[0027]其中,茶叶盒5内壁顶部设有防滑层501,防滑层501高度为一厘米,茶叶盒5内设有呈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密度为0.3mm,在进行使用时,可将茶叶放置于茶叶盒5内,通过茶叶盒5内设有呈均匀分布的通孔,茶叶的碎末能够通过通孔掉落至残渣盒4中,且在将茶叶盒5抽取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1)、密封盖(2)、防潮盘(3)、残渣盒(4)以及茶叶盒(5),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卡合于包装盒本体(1)顶部,所述防潮盘(3)粘黏于包装盒本体(1)底部,所述残渣盒(4)内嵌在包装盒本体(1)内部,所述茶叶盒(5)内嵌于残渣盒(4)内,所述包装盒本体(1)包括防水层(102)、干燥层(103)、内衬层(104),所述包装盒本体(1)内设有观察盒(101),且观察盒(101)为玻璃材质,所述防水层(102)内壁设有干燥层(103),所述内衬层(104)位于干燥层(103)一侧,所述干燥层(103)内设有干燥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运输用防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104)材质为纯棉布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创陈婷刘秀华张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岁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