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预制舱顶部走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预制舱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预制舱顶部走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储能预制舱通常包括集装箱,集装箱包括底板、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目前集装箱顶部走线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走线方式是:照明系统、监视系统、紧急照明系统、门禁系统及消防传感器等需要顶部安装的相关电气元器件的电源线及通讯线均放入同一个PVC线槽中。此种走线方式的缺点是:通讯线与电源线同走一个线槽有可能对通讯信号产生干扰,顶部走线,看起来比较凌乱,不够美观。另外一种走线方式是:照明系统、监视系统、紧急照明系统、门禁系统及消防传感器等需要顶部安装的相关电气元器件的电源线和通讯线分别放入不同的穿线套管。此种走线方式的优点是:电源线和通讯线分别走不同的穿线套管,无通讯干扰问题,缺点是:电源线和/或通讯线出现问题时,电源线和/或通讯线不便取出,不便维修排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讯信号不受干扰、走线美观、便于维修排查的储能预制舱顶部走线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预制舱顶部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预制舱顶部走线装置位于集装箱内部的上端,所述储能预制舱顶部走线装置包括第一L型的顶梁、第二L型的顶梁、两个纵向PVC线槽、第一横向PVC线槽、第二横向PVC线槽、若干个纵向水平板、第一横向水平板和第二横向水平板,所述第一L型顶梁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二L型顶梁包括第二纵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相对并且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顶部均与集装箱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右端均与集装箱的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集装箱的前侧板和第一纵梁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纵梁的左端和集装箱的后侧板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纵向水平板均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若干个所述纵向水平板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若干个纵向水平板、集装箱的顶板和集装箱的右侧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每一个所述纵向水平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进线孔,两个所述纵向PVC线槽均固定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横向水平板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第一横梁与集装箱的左侧板之间,所述第二横向水平板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第二横梁与集装箱的左侧板之间,所述第二横向水平板的前端水平向前延伸至第一横梁与集装箱的左侧板之间并且与第一横向水平板的后端相贴合,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横向水平板、第二横向水平板、集装箱的顶板、集装箱的左侧板、集装箱的前侧板和集装箱的后侧板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水平板和第二横向水平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二容纳空间连通的出线孔,所述第一横向PVC线槽和第二横向PVC线槽均固定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内并且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L型顶梁、集装箱的顶板、集装箱的前侧板和集装箱的右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横向水平板,若干个所述第三横向水平板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若干个所述第三横向水平板的前端均与集装箱的前侧板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三横向水平板的后端均与第一纵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三横向水平板、第一L型顶梁、集装箱的顶板、集装箱的前侧板和集装箱的右侧板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二L型顶梁、集装箱的顶板、集装箱的后侧板和集装箱的右侧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四横向水平板,若干个所述第四横向水平板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若干个所述第四横向水平板的前端均与第二纵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第四横向水平板的后端均与集装箱的后侧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预制舱顶部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纵向水平板的前端均向上弯折形成第一C型卡槽,所述第一纵梁的后侧面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机构,若干个第一连接机构与若干个第一C型卡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纵梁后侧面上的若干个第一竖直杆,若干个所述第一竖直杆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个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下端均设置有与第一C型卡槽相匹配的第一卡勾,所述第一C型卡槽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机构的若干个第一卡勾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卓聪,李超,刘明硕,洪庐胜,朱镇涛,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双杰电气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