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邵楠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健身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922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健身的辅助装置,包括两个握持杆,两个所述握持杆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力杆,所述弹力杆的一端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弹力杆的一侧卡合连接有限位堵头,所述弹力杆远离所述握持杆的一端套设有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转接套、配重卡块;通过弹力杆和限位堵头以及挤压阻力环的配合下对转接套和配重卡块进行挤压限位,使得配重卡块能够稳定安装在弹力杆的外侧,通过转接套的调节对限位堵头实现拆卸,使得配重卡块失去限位堵头的限位,即可能够实现对转接套上安装的配重卡块的数量进行调节,进而实现针对不同的锻炼需求进行调节至所需要的重量,进而在使用时的适应性得到提升。进而在使用时的适应性得到提升。进而在使用时的适应性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健身的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健身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更为看重,大都进行锻炼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常规的健身或锻炼无力涉及到人体的深层肌肉组织,而这些柔弱无力的深层肌肉组织却正是造成体型缺陷及背部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一些锻炼方式会使用到器材进行辅助锻炼,现有往往通过弹力棒对人体深层的肌肉组件进行锻炼,但是现有弹力棒两端的配重部位往往为固定重量,且配重与弹力棒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导致锻炼的强度较为固定,导致其不能够适应不同的锻炼需求,造成锻炼时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健身的辅助装置,具有根据锻炼需求对弹力棒的配重进行适应性调节的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健身的辅助装置,包括两个握持杆,两个所述握持杆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力杆,所述弹力杆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转接固定的对接槽,所述弹力杆的一侧卡合连接有用于定位锁止的限位堵头,所述弹力杆远离所述握持杆的一端套设有用于调节训练强度的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用于承托和转接的转接套、用于调节训练强度的配重卡块、用于对所述配重卡块进行挤压锁止的限位环和用于对所述转接套进行挤压锁止定位的挤压阻力环。
[0005]其中,所述弹力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销,且所述限位堵头通过所述对接槽与所述弹力杆卡合连接,所述定位销底端延伸至所述对接槽的内部。
[0006]其中,所述转接套滑动连接于所述弹力杆的外侧,所述配重卡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转接套的外侧,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转接套螺纹连接,所述挤压阻力环滑动连接于所述弹力杆的外侧。
[0007]其中,所述转接套一端与所述限位堵头相贴合,所述挤压阻力环与所述转接套远离所述限位堵头的一端相贴合,所述转接套内壁与所述定位销顶端相贴合。
[0008]其中,两个所述握持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硅胶防滑套,两个所述握持杆螺纹连接。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力杆和限位堵头以及挤压阻力环的配合下对转接套和配重卡块进行挤压限位,使得配重卡块能够稳定安装在弹力杆的外侧,通过转接套的调节对限位堵头实现拆卸,使得配重卡块失去限位堵头的限位,即可能够实现对转接套上安装的配重卡块的数量进行调节,进而实现针对不同的锻炼需求进行调节至所需要的重量,进而在使用时的适应性得到提升。
[001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转接套和配重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4]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5]图中:1、握持杆;11、硅胶防滑套;2、弹力杆;21、对接槽;22、限位堵头;23、定位销;3、配重组件;31、转接套;32、配重卡块;33、限位环;34、挤压阻力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健身的辅助装置,包括两个握持杆1,两个握持杆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力杆2,弹力杆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转接固定的对接槽21,弹力杆2的一侧卡合连接有用于定位锁止的限位堵头22,弹力杆2远离握持杆1的一端套设有用于调节训练强度的配重组件3,配重组件3包括用于承托和转接的转接套31、用于调节训练强度的配重卡块32、用于对配重卡块32进行挤压锁止的限位环33和用于对转接套31进行挤压锁止定位的挤压阻力环34。
[001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握持杆1和弹力杆2以及配重卡块32的配合下实现锻炼作用,且弹力杆2和对接槽21相互配合对转接套31和配重卡块32起到限位锁止的作用,且转接套31侧边的平边与配重卡块32相互配合实现对配重卡块32的限位,防止配重卡块32在转接套31上的转动,且通过限位环33与转接套31的配合实现对配重卡块32的挤压限位,使得配重卡块32能够稳定固定在转接套31的外侧,以及转接套31在限位堵头22和挤压阻力环34的配合下实现将转接套31锁止在弹力杆2的外侧,进而能够保证使用时的稳定性,且转接套31对定位销23进行挤压使得定位销23对限位堵头22起到限位锁止作用,通过将挤压阻力环34从转接套31上取下后,使得转接套31能够在弹力杆2上进行滑动,此时定位销23失去转接套31的挤压后无法对限位堵头22进行挤压,即可将限位堵头22从弹力杆2上取下,使得转接套31失去限位堵头22的挤压限位,此时即可将配重卡块32从转接套31上取下,配重卡块32取下后将限位堵头22复位后将转接套31推至与限位堵头22贴合的位置使得限位堵头22再次受到定位销23的锁止,此时将限位环33调节至与配重卡块32挤压贴合的位置,进而实现对配重卡块32放置数量的调节,即可不同的锻炼需求,实现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的作用。
[0018]弹力杆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销23,且限位堵头22通过对接槽21与弹力杆2卡合连接,定位销23底端延伸至对接槽21的内部;弹力杆2内部的定位销23能够在转接套31的挤压下对限位堵头22进行挤压锁止,使得限位堵头22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对接槽21的内部,进而实现限位堵头22与弹力杆2的连接锁止,即可通过限位堵头22对转接套31和配重卡块32进行锁止限位,即可保证转接套31和配重卡块32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9]转接套31滑动连接于弹力杆2的外侧,配重卡块32滑动连接于转接套31的外侧,限位环33与转接套31螺纹连接,挤压阻力环34滑动连接于弹力杆2的外侧;转接套31在弹力杆2上的滑动能够方便在调节配重卡块32的安装数量时进行快速切换,使得配重卡块32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且能够适应不同的锻炼需求,限位环33配合限位堵头22实现对配重卡块32的挤压限位,使得配重卡块32安装更加稳定,挤压阻力环34与转接套31的卡合,使得挤压
阻力环34受到转接套31的挤压限位,使得转接套31在挤压阻力环34的挤压下能够稳定安装在弹力杆2的外侧。
[0020]转接套31一端与限位堵头22相贴合,挤压阻力环34与转接套31远离限位堵头22的一端相贴合,转接套31内壁与定位销23顶端相贴合;转接套31在限位堵头22和挤压阻力环34从两端的挤压下使得转接套31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弹力杆2的外侧,且转接套31对定位销23的顶端进行挤压限位,使得定位销23底端延伸至限位堵头22的内部,实现对限位堵头22的限位,进而保证限位堵头22对转接套31限位的稳定性。
[0021]两个握持杆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硅胶防滑套11,两个握持杆1螺纹连接;硅胶防滑套11保证握持杆1握持的舒适度,且两个握持杆1通过螺栓连接,使得握持杆1可以进行拆卸,减少握持杆1在不使用时的长度,使得放置和收纳更加方便。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握持杆1和弹力杆2以及配重卡块32的配合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健身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握持杆(1),两个所述握持杆(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力杆(2),所述弹力杆(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转接固定的对接槽(21),所述弹力杆(2)的一侧卡合连接有用于定位锁止的限位堵头(22),所述弹力杆(2)远离所述握持杆(1)的一端套设有用于调节训练强度的配重组件(3),所述配重组件(3)包括用于承托和转接的转接套(31)、用于调节训练强度的配重卡块(32)、用于对所述配重卡块(32)进行挤压锁止的限位环(33)和用于对所述转接套(31)进行挤压锁止定位的挤压阻力环(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健身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杆(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销(23),且所述限位堵头(22)通过所述对接槽(21)与所述弹力杆(2)卡合连接,所述定位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云薛瑾潘治宏黄月瀛张洪林常兆海王坤晔方超
申请(专利权)人:闫邵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