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920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包括有探测器本体,探测器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受光组件,探测器本体上安装有壳体,壳体对应受光组件的位置设置有开孔,开孔内设置有透光窗口机构,透光窗口机构为柱面透镜,柱面透镜的上平面构成射入面,柱面透镜的下凸面构成射出面。由此,设有独立的透光窗口机构,可以实现有效的激光光线汇聚,提高硅光电池的接受效果,无需匹配大面积的光电器件。采用柱面透镜的设计,能够让较小尺寸的硅光电池接受较宽的激光束,由此让接受信号得到加强,测程变长,整体的精度也得到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探测器,尤其涉及一种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投线仪行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就是应用在室外远距离的时候激光不可见的场合,捕捉激光线的位置。由于激光投线仪的发射角度非常大(>110度),光线的能量随着距离的增大衰减非常大。
[0003]传统的探测器为了保证远距离能捕捉到微弱的激光信号一般只有通过两种方式来保证接收效果:
[0004]一种是增大光电器件的接收面积。而市场上性能优越的光电器件面积越大成本越昂贵,而且需要定制。国内厂商一般采用价格比较低廉的大面积太阳能光电器件。达到接收效果。但这种光电器件性能参数一致性较差,无法保证批量产品性能指标。
[0005]另外一种是使用现有市场上的通用小型光电器件,通过设计一套复杂的信号放大处理电路,同时要设计专用的软件处理算法来保证接收效果。这样也大大的增加了接收器的成本。
[0006]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
[0008]本技术的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包括有探测器本体,其中:所述探测器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受光组件,所述探测器本体上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对应受光组件的位置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内设置有透光窗口机构,所述透光窗口机构为柱面透镜,所述柱面透镜的上平面构成射入面,所述柱面透镜的下凸面构成射出面。
[0009]进一步地,上述的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其中,所述柱面透镜的边缘延伸有限位边沿,所述壳体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端设置有嵌入开口,所述柱面透镜顺延嵌入开口嵌入限位槽。
[0010]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其中,所述柱面透镜的边缘延伸有螺纹条,所述壳体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柱面透镜螺纹连入螺纹槽。
[0011]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导通槽,所述受光组件为硅光电池,所述硅光电池与导通槽电性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其中,所述壳体与探测器本体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3]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其中,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为O字形,或是为H字形,或是为工字形。
[0014]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其中,所述开孔处设置有防划膜。
[0015]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6]1、设有独立的透光窗口机构,可以实现有效的激光光线汇聚,提高硅光电池的接受效果,无需匹配大面积的光电器件。
[0017]2、采用柱面透镜的设计,能够让较小尺寸的硅光电池接受较宽的激光束,由此让接受信号得到加强,测程变长,整体的精度也得到提升。
[0018]3、整体构造简单,便于制造,且可以对目前的探测器进行相应的改造,泛用性较好。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箭头为激光光线路径)。
[0021]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22]1 探测器本体
ꢀꢀꢀꢀꢀꢀꢀꢀꢀꢀꢀ
2 电路板
[0023]3 受光组件
ꢀꢀꢀꢀꢀꢀꢀꢀꢀꢀꢀꢀꢀ
4 壳体
[0024]5 开孔
ꢀꢀꢀꢀꢀꢀꢀꢀꢀꢀꢀꢀꢀꢀꢀꢀꢀ
6 透光窗口机构
[0025]7 限位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7]如图1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包括有探测器本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探测器本体1内设置有电路板2,电路板2上设置有受光组件3。这样,便于使用期间进行受光感应。同时,探测器本体1上安装有壳体4,壳体4对应受光组件3的位置设置有开孔5,开孔5内设置有透光窗口机构6。这样,便于进行有效的激光光线引导,便于提高受光组件3的感应效果。并且,为了实现有效的单向聚光,让透光窗口机构6配合受光组件3来接受激光光线,采用的透光窗口机构6为柱面透镜。具体来说,采用的柱面透镜的上平面构成射入面,柱面透镜的下凸面构成射出面。这样,拥有较佳的单向聚光作用,可以收纳较宽的光束,让其转有效变窄后射入硅光电池。由此,可以使用较小尺寸的硅光电池接受较宽的激光束,接受信号得到加强,测程变长,精度也更准确。当然,在实际实施期间,柱面透镜亦可以采用两端均为凸面的构造来应对特殊的聚光需要。
[0028]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柱面透镜的边缘延伸有限位边沿7,壳体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一端设置有嵌入开口,柱面透镜顺延嵌入开口嵌入限位槽。这样,可以实现便捷化的嵌槽定位。当然,为了避免结合期间因为存在公差而导致非必要的晃动,采用的柱面透镜的边缘延伸有螺纹条,壳体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螺纹槽,柱面透镜螺纹连入螺纹槽。这样,拥有较为稳固的结合。可以确保激光光线的聚焦准确。
[0029]进一步来看,本技术在电路板2上设置有导通槽,受光组件3为硅光电池,硅光电池与导通槽电性连接。这样,能对硅光电池进行有效的限位,避免其出现不当位移,可以
顺利接受激光光线的射入。
[0030]结合实际实施来看,壳体4与探测器本体1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结合公差而导致外部水汽的侵入。实施期间,密封圈的横截面为O字形,或是为H字形,或是为工字形,可根据实际结合面积或是长度来选配合适横截面造型的密封圈。
[0031]再进一步来看,为了避免出现非必要的划伤,提高使用耐磨效果,可在开孔5处设置有防划膜。由此,可以对透光窗口机构6的上表面进行合适的保护。
[0032]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拥有如下优点:
[0033]1、设有独立的透光窗口机构,可以实现有效的激光光线汇聚,提高硅光电池的接受效果,无需匹配大面积的光电器件。
[0034]2、采用柱面透镜的设计,能够让较小尺寸的硅光电池接受较宽的激光束,由此让接受信号得到加强,测程变长,整体的精度也得到提升。
[0035]3、整体构造简单,便于制造,且可以对目前的探测器进行相应的改造,泛用性较好。
[0036]此外,本技术所描述的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包括有探测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受光组件,所述探测器本体上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对应受光组件的位置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内设置有透光窗口机构,所述透光窗口机构为柱面透镜,所述柱面透镜的上平面构成射入面,所述柱面透镜的下凸面构成射出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面透镜的边缘延伸有限位边沿,所述壳体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端设置有嵌入开口,所述柱面透镜顺延嵌入开口嵌入限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式激光投线仪探测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锋杨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田激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