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68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及电池,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它包括端板本体、缓冲垫和基座,所述缓冲垫固定于端板本体面向电芯的内侧面,所述基座固定于端板本体背向电芯的外侧面两端,其中,缓冲垫为弹性件,端板本体为绝缘件。同时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含上述端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CTP的模组在端板处挤压入箱时困难及引出排与锁紧螺母匹配偏差较大的问题,同时可以保证电芯的初始预紧力处于合理的范围,且利用箱体梁支撑电芯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力。使用过程中的膨胀力。使用过程中的膨胀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及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具体为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体积利用率、结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电池包朝向CTC、CTP等高集成度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电芯厚度尺寸不容易控住,导致电芯入箱困难,很难保证电芯在入箱后有合适的初始预紧力,且引出排与对应的锁紧螺母的匹配度也不高。
[000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10014297.1,申请公开日为2022年4月26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电芯堆端板。该端板包括用于朝向电芯堆的电芯的内侧面和用于背向电芯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上设有导向限位结构,所述导向限位结构用于与动力电池总成的下箱体上的导槽配合,所述导向限位结构垂直于所述电芯堆端板的顶边和底边设置。该端板通过外侧面设置导向限位结构便于入箱,同时横向定位避免电芯堆在箱体内左右晃动。但是,使用该端板的电芯堆,仍存在由电芯厚度尺寸导致的电芯入箱困难及引出排的孔与对锁紧螺母的匹配度不高的问题。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组入箱困难的问题。同时获得一种电池。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包括端板本体、缓冲垫和基座,所述缓冲垫固定于端板本体面向电芯的内侧面,所述基座固定于端板本体背向电芯的外侧面两端,基座用于固定电池的引出排,其中,缓冲垫为弹性件,端板本体为绝缘件。安装时,端板本体背向电芯的外侧面紧贴箱体梁侧壁。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端板本体为塑料件,是采用注塑工艺成型。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缓冲垫为泡棉,泡棉具有压缩回弹性能,其粘贴在端板本体面向电芯的内侧面上,在电芯组入箱时,泡棉受到端板本体压力,产生压缩形变量,从而对电芯组产生预紧力。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泡棉可以为陶瓷化硅橡胶泡棉(市售产品为东莞市泰亚电子的TC

500

3.0T)或聚氨酯泡棉(市售产品为Norseal PF100微孔聚氨酯泡棉),或者MPP泡棉、PE泡棉、CR泡棉,一方面这些泡棉具有压缩回弹性能,其在5%压缩量下,回弹力≥15Kpa,在50%压缩量下,回弹力≤1Mpa;另一方面泡棉具有保温性能,对电池有保温作用,这是其他弹性体所不能达到的。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端板本体背向电芯的外侧面上开设若干个筋槽结构,可以减少端板本体与箱体梁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电芯组入箱时的摩擦力,使电芯组能轻松的放入箱体,同时可以保证端板本体的平整度。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装有锁紧螺母,其中锁紧螺母沿安装槽槽口长度方向活动,此活动空间可有效解决引出排与锁紧螺母匹配位偏差较大的问题。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锁紧螺母沿安装槽槽口长度方向活动长度范围为0.5mm~4mm。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锁紧螺母周向上设有凸筋,凸筋配合插入安装槽内相匹配的凹槽内,实现锁紧螺母安装在安装槽内。
[0017]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端板本体的底部设为斜角结构,用以辅助电芯组放入箱体,入箱时,斜角结构可与箱体梁配合,使电芯组可以方便的放入相应的位置。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端板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面设有托盘导向件,托盘导向件为倒“L”形槽,安装时,托盘配合插入托盘导向件的槽内,实现托盘的安装导向,同时用以限位托盘。
[0019]一种电池,电芯组两相对的端面各固定有上述的电芯组的端板结构,电芯组另外两端面固定设有托盘,托盘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引出排,引出排固定于基座上,最后入箱形成电池。
[0020]特别地,托盘通过托盘导向件的导向限位作用,引出排则会伴随着托盘落到基座上,调节锁紧螺母在安装槽上的位置,至锁紧螺母的孔对准引出排上的通孔,随后通过定位销插入引出排上的通孔与锁紧螺母固定,实现引出排的位置固定。
[0021]当电芯组入箱时,电芯组两侧的端板结构会贴着箱体梁侧壁挤压入箱,缓冲垫受到端板本体的挤压会产生对电芯组的初始预紧力,同时可以利用箱体梁支撑电芯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力。
[0022]3、有益效果
[00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技术的端板结构有效解决CTP的模组在端板处挤压入箱时困难及引出排与锁紧螺母匹配偏差较大的问题;以保证电芯组的初始预紧力处于合理的范围,且利用箱体梁支撑电芯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力。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端板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端板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端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锁紧螺母的安装状态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电芯组入箱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端板本体;11、筋槽结构;12、托盘导向件;13、斜角结构;2、缓冲垫;3、基座;31、
安装槽;32、锁紧螺母;4、引出排;5、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3]实施例
[0034]本实施例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端板本体1、缓冲垫2和基座3,其中,端板本体1为绝缘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采用塑料端板本体,通过注塑工艺成型。端板本体1面向电芯的面称为内侧面,端板本体1背向电芯的面称为外侧面:端板本体1的内侧面为平整的面,用以粘贴缓冲垫2,缓冲垫2为具有压缩回弹性能的弹性件,本实施例选择泡棉作为缓冲垫2粘贴在端板本体1的内侧面;端板本体1的外侧面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各设置有基座3,基座3的作用是固定电芯组的引出排4。安装时,端板本体1背向电芯的外侧面紧贴箱体梁侧壁。
[0035]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端板本体1的外侧面上开设若干个筋槽结构11,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加强端部的强度,同时可以减少端板本体1与箱体梁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电芯组入箱时的摩擦力,使电芯组能轻松的放入箱体,还可以保证端板本体1的平整度。端板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面设有托盘导向件12,托盘导向件12为倒“L”形槽,安装时,托盘5配合插入托盘导向件12的槽内,实现托盘5的安装导向,同时对托盘5进行限位。如图3所示,端板本体1的底部设为斜角结构13,用以辅助电芯组放入箱体,入箱时,斜角结构13可与箱体梁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本体(1)、缓冲垫(2)和基座(3),所述缓冲垫(2)固定于端板本体(1)面向电芯的内侧面,所述基座(3)固定于端板本体(1)背向电芯的外侧面两端,其中,缓冲垫(2)为弹性件,端板本体(1)为绝缘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垫(2)为泡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为陶瓷化硅橡胶泡棉、聚氨酯泡棉、MPP泡棉、PE泡棉、CR泡棉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1)背向电芯的外侧面上开设若干个筋槽结构(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组的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上开设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内装有锁紧螺母(32),其中锁紧螺母(32)沿安装槽(31)槽口长度方向活动。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灵雷刘浩杨丹翟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