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27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路基主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导水的导水机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路基主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阻挡雨水的阻挡机构,设有导水机构,有利于当需要将底座上表面积水进行排出时,在进行下雨时,由于路基主体的纵截面采用直角梯形结构设置,雨水会沿着路基主体的表面流到底座的上表面上,积水会进入集水槽内部,由于多个集水槽的深度逐级递减且导水槽与多个集水槽连通,积水会通过集水槽进入导水槽内部并排出,积水不会在集水槽和导水槽内部堆积,便于积水的排出,无需使用到导管,消耗的成本较低。消耗的成本较低。消耗的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当需要下雨的天气时,雨水会直接掉落到路面上,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需要将道路上的积水进行排出,对积水进行排出需要使用到防雨水侵浸的路基,防雨水侵浸的路基是一种可自动将积水进行排出的道路,防雨水侵浸的路基主要由外壳组件、排水组件等组成,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具有排水速度快,排水效果好,适用于不同车辆行驶的优点。
[0003]现有申请号为CN202022389101.6的一种防止雨水积涝的海绵城市路基,本技术涉及城市路基
,具体为一种防止雨水积涝的海绵城市路基,包括碎石层,碎石层上方铺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上方铺设有透层,透层上放铺设有天然砂石,天然砂石上方铺设有天然石子,天然石子上铺设有透水性柏油路面,透水性柏油路面设置有井盖,井盖盖在水井上,水井穿通混凝土层、透层、天然砂石、天然石子和透水性柏油路面,水井关于透水性柏油路面中垂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水井一侧设置有四组导流管,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第三导流管和第四导流管,导流管接通引水管,水井的另一侧设置有七组加固块;有益效果为:减少城市积涝的风险,延长道路湿润的时间;在本申请中对路面上的积水进行排出使用到的方法为使用导流管和引水管将积水进行排出,导流管采用平行结构设置,导致积水会堆积在导流管内部,不利于积水的排出,需要消耗较高的成本;本申请中对积水进入引水管时,没有对积水进行过滤,积水的流动会带动落叶等杂质进入到引水管内部,从而对引水管和导流管进行堵塞,不利于积水的排出,初次之外,本申请没有对外界的积水进行阻挡,当外界的积水过多并漫过路面时,积水会进入路面,使得路面上的积水变多,不利于路面上车辆的行驶。
[0004]综上所述,常见的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一般具有积水排出不便、容易造成堵塞和没有对外界的积水进行阻挡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路基主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导水的导水机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路基主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阻挡雨水的阻挡机构;
[0007]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底座上表面上的多个集水槽,所述底座的侧面上开设有
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多个集水槽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路基主体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设置,所述路基主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处。
[0009]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集水槽的深度逐级递减,所述导水槽呈倾斜结构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每个集水槽内部的过滤块,每个所述过滤块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过滤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孔的下端贯穿过滤块且与集水槽连通,所述过滤块与集水槽适配。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开设在路基主体上表面上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限制槽,所述路基主体的左右侧面上均开设有移动槽,每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一端延伸至移动槽的外壁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路基主体的左右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限制杆与限制槽适配,两个所述移动槽均与升降槽连通。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设有导水机构,有利于积水会进入集水槽内部,由于多个集水槽的深度逐级递减且导水槽与多个集水槽连通,积水会通过集水槽进入导水槽内部并排出,积水不会在集水槽和导水槽内部堆积,便于积水的排出,无需使用到导管,消耗的成本较低。
[0016]2.本技术通过设有过滤机构,有利于集水槽内部的积水会通过过滤块上的过滤孔,过滤块会对积水中带有的大型物体进行过滤,使得积水中带有的大型杂质不会进入集水槽和导水槽内部,使得集水槽和导水槽内部不会堵塞,便于积水的排出。
[0017]3.本技术通过设有阻挡机构,有利于在外界雨水和积水较多时,可以通过升高阻挡板的方式,从而能够对外界的积水进行阻挡,可以防止积水进入底座的上表面上,便于车辆的行驶,可以根据积水的高度调整阻挡板的高度,便于阻挡不同高度的积水,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导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导水槽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过滤孔槽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阻挡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中升降槽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为:1、底座;2、路基主体;3、导水机构;301、集水槽;302、导水槽;4、过滤机构;401、过滤块;402、过滤孔;5、阻挡机构;501、升降槽;502、阻挡板;503、限制杆;504、移动板;505、弹簧;506、移动槽;507、限制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照图1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路基主体2,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导水的导水机构3,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机构4,路基主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阻挡雨水的阻挡机构5,通过设置有导水机构3、过滤机构4和阻挡机构5,可以实现对路面上的积水进行排出,可以防止集水槽301和导水槽302内部发生堵塞,可以对外界的积水进行阻挡,防止外界的积水进入到路面上;
[0028]导水机构3包括开设在底座1上表面上的多个集水槽301,底座1的侧面上开设有导水槽302,导水槽302与多个集水槽301连通,通过设有导水机构3,有利于当需要将底座1上表面积水进行排出时,在进行下雨时,由于路基主体2的纵截面采用直角梯形结构设置,雨水会沿着路基主体2的表面流到底座1的上表面上,积水会进入集水槽301内部,由于多个集水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路基主体(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导水的导水机构(3),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机构(4),所述路基主体(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阻挡雨水的阻挡机构(5);所述导水机构(3)包括开设在底座(1)上表面上的多个集水槽(301),所述底座(1)的侧面上开设有导水槽(302),所述导水槽(302)与多个集水槽(30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主体(2)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设置,所述路基主体(2)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集水槽(301)的深度逐级递减,所述导水槽(302)呈倾斜结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水侵浸的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每个集水槽(301)内部的过滤块(401),每个所述过滤块(401)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雪奎张文斌李波李新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城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