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支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27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支架组件。固定支架组件设置在巷道内以用于固定线缆,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支架,各固定支架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立柱和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可伸缩地设置在立柱内,第一管体的延伸方向与立柱的延伸方向一致;夹持结构设置在立柱上且具有夹持空间,夹持空间可调整地设置以用于夹持线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其中,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一连接结构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结构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以连接相邻的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缆支架的放置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架的放置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架的放置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支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支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矿作业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电器设备,如提升设备,通风设备,压风设备,排水设备,采掘设备及运输设备等,上述设备均需通过电缆进行供电,而为了便于线缆与不同位置和高度的设备进行连接,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使用线缆支架以对线缆进行支撑和固定。
[0003]然而,随着采掘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巷道势必会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形,线缆支架会由于巷道的变形而发生倾倒,进而导致线缆从用电设备上脱落,影响采掘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会导致用电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支架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缆支架的放置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支架组件,设置在巷道内以用于固定线缆,固定支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支架,各固定支架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立柱和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可伸缩地设置在立柱内,第一管体的延伸方向与立柱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管体的顶端用于对巷道进行支撑;夹持结构,夹持结构设置在立柱上且具有夹持空间,夹持空间可调整地设置,以用于夹持线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沿第一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立柱上;其中,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一连接结构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结构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以连接相邻的固定支架。
[000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部,第二连接结构具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一个为配合凸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另一个为配合凹部,配合凸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至配合凹部内且与配合凹部限位配合,以连接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
[0007]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的尺寸小于第二板段的尺寸,以在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第二连接结构呈板状,第二连接结构远离的立柱的一端具有凹槽;其中,第一板段为配合凸部,凹槽为配合凹部,配合凸部伸入至配合凹部内,以使台阶面与第二连接结构远离立柱的端面限位止挡。
[0008]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结构具有与凹槽相连通的通孔,固定支架还包括: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可伸缩地设置在通孔内,在第一板段伸入至凹槽后,以通过锁紧结构对第一板段进行锁紧。
[0009]进一步地,第一板段上设置有凹部,锁紧结构包括:安装座,设置在第二连接结构上;锁紧杆,可伸缩地设置在安装座内;其中,锁紧结构具有锁紧杆的至少部分伸入至凹部内以锁紧第一板段的锁紧状态,锁紧结构还具有锁紧杆的至少部分回缩至安装座内以避让第一板段的避让状态。
[0010]进一步地,锁紧杆具有止挡突沿,安装座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安装腔、第一穿设孔及第二穿设孔,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相对设置且均与安装腔连通,第一穿设孔与通孔连通;弹性件,设置在安装腔内;其中,锁紧杆穿设在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内,止挡突沿位于安装腔内,以用于与安装腔的腔壁限位止挡,弹性件套设在锁紧杆上且位于止挡突沿和腔壁之间,以用于向止挡突沿施加朝向第二连接结构一侧运动的弹性力。
[0011]进一步地,夹持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各夹持臂包括夹持部和连接部,两个夹持臂的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夹持结构还包括:安装框,设置在立柱上,各夹持臂的连接部安装在安装框内;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两个夹持臂的连接部均驱动连接,以用于驱动两个夹持臂朝向或者远离彼此运动。
[0012]进一步地,连接部为直板段,夹持部为弧形板段,两个夹持臂的弧形板段远离彼此凸出,各夹持臂的直板段上设置有内螺纹孔,夹持结构还包括:螺纹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框内,第一驱动装置与螺纹杆驱动连接,螺纹杆具有第一外螺纹段和第二外螺纹段,第一外螺纹段和第二外螺纹段的旋向相反;其中,螺纹杆穿设在两个夹持臂的内螺纹孔内,以使第一外螺纹段与一个内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二外螺纹段与另一个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3]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包括丝杠螺母机构,第二驱动装置通过丝杠螺母机构与第一管体连接,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与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与第一管体连接;其中,丝杠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管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0014]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为手轮,立柱上设置有安装孔,手轮的转轴穿设在安装孔内;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设置在转轴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且设置在丝杠上;其中,第一齿轮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齿轮的中心轴线之间呈夹角设置。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固定支架组件设置在巷道内以用于固定线缆,固定支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支架,各固定支架的支架组件包括立柱和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可伸缩地设置在立柱内,以调整固定支架的高度,第一管体的延伸方向与立柱的延伸方向一致,以确保第一管体的运动稳定性,第一管体的顶端用于对巷道进行支撑。夹持结构设置在立柱上且具有夹持空间,夹持空间可调整地设置,以用于夹持线缆。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沿第一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立柱上,以用于连接相邻的固定支架。这样,在对线缆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能够先根据巷道的长度和巷道的预计变形程度选取合适数量的固定支架,再将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一连接结构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结构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以将多个固定支架连接起来,再调节各个固定支架的第一管体的伸出长度,以使各个固定支架的第一管体的顶端均压紧巷道顶板,以固定各个固定支架,最后将线缆穿设在各个固定支架的夹持结构内,由于固定支架组件与巷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范围均较大,即使巷道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产生变形,也会有部分固定支架能够稳定放置,进而通过该部分固定支架对其余固定支架进行支撑,较大程度地提升了支架固定组件的放置稳定性,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缆支架的放置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确保了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固定支架组件的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图1中的固定支架组件的相邻的两个固定支架连接时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3示出了图1中的固定支架组件的固定支架的夹持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4示出了图1中的固定支架组件的固定支架的支架组件的剖视图。
[00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2]10、支架组件;11、立柱;12、第一管体;20、夹持结构;21、夹持臂;211、直板段;212、弧形板段;213、保护垫;23、螺纹杆;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支架组件,设置在巷道内以用于固定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支架,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组件(10),所述支架组件(10)包括立柱(11)和第一管体(12),所述第一管体(12)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立柱(11)内,所述第一管体(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11)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管体(12)的顶端用于对所述巷道进行支撑;夹持结构(20),所述夹持结构(20)设置在所述立柱(11)上且具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可调整地设置,以用于夹持所述线缆;连接组件(30),包括第一连接结构(31)和第二连接结构(32),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沿所述第一管体(1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立柱(11)上;其中,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一连接结构(31)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结构(32)连接,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二连接结构(32)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固定支架的第一连接结构(31)连接,以连接相邻的固定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具有第一配合部(311),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具有第二配合部(321),所述第一配合部(31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1)中的一个为配合凸部,所述第一配合部(31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1)中的另一个为配合凹部,所述配合凸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配合凹部内且与所述配合凹部限位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1)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段(312)和第二板段(313),所述第一板段(312)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板段(313)的尺寸,以在所述第一板段(312)和所述第二板段(313)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呈板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远离所述的立柱(11)的一端具有凹槽(322);其中,所述第一板段(312)为所述配合凸部,所述凹槽(322)为所述配合凹部,所述配合凸部伸入至所述配合凹部内,以使所述台阶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远离所述立柱(11)的端面限位止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具有与所述凹槽(322)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锁紧结构(40),所述锁紧结构(40)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在所述第一板段(312)伸入至所述凹槽(322)后,以通过所述锁紧结构(40)对所述第一板段(312)进行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段(312)上设置有凹部(50),所述锁紧结构(40)包括:安装座(4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2)上;锁紧杆(42),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41)内;其中,所述锁紧结构(40)具有所述锁紧杆(42)的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凹部(50)内以锁紧所述第一板段(312)的锁紧状态,所述锁紧结构(40)还具有所述锁紧杆(42)的至少部分回缩至所述安装座(41)内以避让所述第一板段(312)的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良赵海鹏张九国白学成官勇马得珍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