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24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5
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包括底板、棱镜架、安装柱、水平气泡组件,所述安装柱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棱镜架连接于所述安装柱的上端,所述棱镜架内设置有棱镜头,所述棱镜头通过横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棱镜架,所述水平气泡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柱的一侧,所述底板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柱,多个所述固定柱均布于所述安装柱的外周且上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多个所述限位组件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柱的外侧。本设计结构稳定性较好、方便调平。方便调平。方便调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安全监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

技术介绍

[0002]变形监测作为一种工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坝、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以及后期维护中,变形监测是可以直观反映施工结构实时状态的最直接的监控手段,因此变形监测工作需要保证数据的连贯和完整性,现阶段广泛使用的变形数据获取方式是使用棱镜和全站仪对监测目标进行测量。
[0003]由于变形监测的周期较长,目前所用的监测棱镜是靠本身摩擦力保证空间位置,且测量监测点位所埋设的监测棱镜裸露在外,在风雨、震动、自重、磨损、热胀冷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棱镜会出现偏移、无法对准全站仪的情况,一旦棱镜出现偏移,在恶劣的环境下人员也不易对棱镜进行归位,最终也就相当于此监控点丢失,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完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监测棱镜长时间工作后出现偏移无法复位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较好的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包括底板、棱镜架、安装柱、水平气泡组件,所述安装柱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棱镜架连接于所述安装柱的上端,所述棱镜架内设置有棱镜头,所述棱镜头通过横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棱镜架,所述水平气泡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柱的一侧,所述底板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柱,多个所述固定柱均布于所述安装柱的外周且上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多个所述限位组件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柱的外侧。
[0007]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圆柱头螺钉,所述安装柱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连接孔与多个固定柱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波珠螺丝,所述圆柱头螺钉同轴设置于所述波珠螺丝,所述圆柱头螺钉的顶部位于所述连接孔内且相对于所述波珠螺丝的底部布置,所述圆柱头螺钉的底部依次穿过连接孔、固定柱后位于所述固定柱的外侧。
[0008]所述圆柱头螺钉的底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旋转扳手。
[0009]所述固定柱沿所述圆柱头螺钉的径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圆柱头螺钉的外周面。
[0010]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
[0011]所述横轴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棱镜架的外侧,所述限位块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转动连接有限位杆、导向杆,所述限位杆、导向杆的一端均穿过所述棱镜架后位于所述棱镜架的内侧,所述限位杆的外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棱镜架的外侧,所述横轴的外周面套设有齿轮,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有与齿轮的齿槽相匹配的卡齿。
[0012]所述安装柱的上端设置有阶梯轴,所述棱镜架的下侧开设有与阶梯轴相匹配的安
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阶梯轴之间设置有半圆键,所述阶梯轴的外周面沿周向开设有与半圆键相匹配的键槽,所述安装柱的上端通过定位销与所述棱镜架的下侧相连接。
[0013]所述水平气泡组件包括支架、T型气泡,所述支架呈L型,所述支架的横部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所述安装柱的一侧,所述T型气泡连接于所述支架的竖部的上侧。
[0014]所述底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圈套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连接于所述安装柱的下端。
[0015]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柱的前侧和左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中,安装柱转动连接于底板,使安装柱可以绕底板的中心做大范围的转动;通过水平气泡组件可以观察棱镜组件是否调平,气泡居中后,通过多个限位组件对安装柱的位置进行调整和固定,使棱镜竖轴与底板中心垂直,这样在装置安装好后,通过限位组件锁定棱镜组件可以防止棱镜在风力等外力作用下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自锁的方式对装置进行限位固定,避免了现有棱镜通过摩擦制动导致长时间会偏移且不便于维护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结构稳定性较好。
[0018]2、本技术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中,通过设置圆柱头螺钉,在圆柱头螺钉旋进安装柱内后,通过在另一侧拧动波珠螺丝顶住圆柱头螺钉,实现棱镜的垂直锁定,采用圆柱头的结构在接触到波珠螺丝时可以进行角度微调,通过扳手转动圆柱头螺钉,操作方便;通过紧固螺钉对圆柱头螺钉进行固定,防止圆柱头螺钉自身转动导致安装柱出现松动的情况,紧固螺钉与固定柱间的弹簧垫圈提供防松功能,在保证装置结构稳定的基础下,可以方便调整棱镜的位置,调整后装置结构依旧稳定。因此,本技术结构稳定、使用方便。
[0019]3、本技术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中,向棱镜架方向推动限位块,弹簧慢慢压缩,限位杆和导向杆在棱镜架上移动,移动到卡齿与齿轮分离后,此时可以转动棱镜头,将棱镜头竖向对准观测墩后,松开限位块,限位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卡齿移动到齿轮的卡槽内,卡齿与齿轮自动锁紧,齿轮无法转动,棱镜竖直方向上实现限位,通过竖向固定和垂向方向的固定,装置锁定后长时间不用维护,下次作业时直接采用全站仪对准测量就可以。因此,本技术结构稳定、调平简单、使用方便。
[0020]4、本技术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中,通过半圆键和定位销实现安装柱与棱镜架之间的固定,方便进行拆卸,同时在固定后,安装柱与棱镜架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观察T型气泡可以得到棱镜架是否处于调平状态,采用关节轴承可以使安装柱绕底板的中心进行大范围的转动,方便对安装柱进行各个方向的调节。因此,本技术结构稳定、方便安装与调节。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底板、安装柱、固定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柱、紧固螺钉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中安装柱、棱镜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中棱镜架、棱镜头、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底板1、通孔2、关节轴承3、安装轴4、安装柱5、阶梯轴6、固定柱7、连接孔8、波珠螺丝9、圆柱头螺钉10、开口11、旋转扳手12、定位孔13、紧固螺钉14、弹性垫圈15、键槽16、半圆键17、定位销18、棱镜架19、棱镜头20、横轴21、安装孔22、限位块23、限位杆24、导向杆25、弹簧26、卡齿27、齿轮28、支架29、T型气泡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参见图1至图6,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包括底板1、棱镜架19、安装柱5、水平气泡组件,所述安装柱5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1,所述棱镜架19连接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棱镜架(19)、安装柱(5)、水平气泡组件,所述安装柱(5)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1),所述棱镜架(19)连接于所述安装柱(5)的上端,所述棱镜架(19)内设置有棱镜头(20),所述棱镜头(20)通过横轴(21)转动连接于所述棱镜架(19),所述水平气泡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柱(5)的一侧,所述底板(1)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固定柱(7),多个所述固定柱(7)均布于所述安装柱(5)的外周且上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多个所述限位组件均连接于所述安装柱(5)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圆柱头螺钉(10),所述安装柱(5)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多个连接孔(8),多个连接孔(8)与多个固定柱(7)一一对应,所述连接孔(8)内螺纹连接有波珠螺丝(9),所述圆柱头螺钉(10)同轴设置于所述波珠螺丝(9),所述圆柱头螺钉(10)的顶部位于所述连接孔(8)内且相对于所述波珠螺丝(9)的底部布置,所述圆柱头螺钉(10)的底部依次穿过连接孔(8)、固定柱(7)后位于所述固定柱(7)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头螺钉(10)的底端开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内设置有旋转扳手(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7)沿所述圆柱头螺钉(10)的径向开设有定位孔(13),所述定位孔(13)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14),所述紧固螺钉(14)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圆柱头螺钉(10)的外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钉(14)与所述固定柱(7)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型变形监测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高银王翔王正一陈仕猛左小伟唐晨霖袁攀峰王勇杨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