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05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涉及针刀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滑动组件;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为两组,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刀柄使刀身在第二转轴与转动杆的转动连接和转动杆与第一转轴的转动连接作用下,可以使刀身在以转动杆为半径的区域中进行倾斜调整,使刀片与劳损筋结的表面呈倾斜状,从而使刀片通过刀柄的推切使狭窄的劳损筋结上呈直线推切,促使狭窄的劳损筋结划破,解决了医生需要根据手法把多个针孔进行撕裂,从而使患者在多次穿刺时感到不适。患者在多次穿刺时感到不适。患者在多次穿刺时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针刀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

技术介绍

[0002]针刀器具是针灸针的一种,也是针灸针的延伸,它与针灸针的不同就是针灸针前面是针尖,而针刀前面是一个平头,所以有些地方又把针刀称作是刃针,针灸局部治疗可以使一些轻度的颈椎病患者得到康复,但是一些比较重的患者普通针灸的作用就明显不够,这时候就可以选择针刀或者说是刃针来治疗,颈部严重的劳损筋结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疏通,从而痊愈,临床上比较轻的颈椎病,比如头晕,颈项僵困手麻的患者,甚至一些从影像学上需要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针刀针灸治疗避免了手术。
[0003]现有技术中,是在闭合的狭窄劳损筋结上,连续穿刺近30次,在狭窄的劳损筋结上形成连续三排的密集针孔,医生在根据手法把针孔进行撕裂,让撕裂的孔连续在一起,从而使狭窄的劳损筋结打开的作用,穿透次数较多,患者在穿刺多次时会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闭合的狭窄劳损筋结上,连续穿刺近30次,在狭窄的劳损筋结上形成连续三排的密集针孔,医生在根据手法把针孔进行撕裂,让撕裂的孔连续在一起,从而使狭窄的劳损筋结打开的作用,穿透次数较多,患者在穿刺多次时会感到不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滑动组件;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为两组,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
[0006]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刀柄和滑块,所述刀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刀身,所述刀身的下端面设置有刀片,所述滑块的两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与转动杆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刀柄的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底板的内表壁与刀身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刀身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的内表面,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弧形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控制刀柄使刀身在第二转轴与转动杆的转动连接和转动杆与第一转轴的转动连接作用下,可以使刀身在以转动杆为半径的区域中进行倾斜调整,使刀片与劳损筋结的表面呈倾斜状,从而使刀片通过刀柄的推切使狭窄的劳损筋结上呈直线推切,促使狭窄的劳损筋结划破,解决了医生需要根据手法把多个针孔进行撕裂,从而使患者在多次穿刺时感到不适。
[0013]2、本技术中,通过在底板下表面的弧形块与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贴合,从而使底部能平稳贴合患者的标记患处,可以使针刀器具在推切时保持稳定作用,从而提高了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的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的仰视图。
[0018]图例说明:1、底板;2、弧形块;3、限位组件;301、支撑块;302、固定柱;303、固定杆;304、转动杆;305、第一转轴;4、滑动组件;401、刀柄;402、刀身;403、刀片;404、固定块;405、弹簧;406、第二转轴;407、滑块;408、滑槽。
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滑动组件4;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设为两组,两个支撑块30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支撑块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02,固定柱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3,固定杆303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05,第一转轴30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04。滑动组件4包括刀柄401和滑块407,刀柄4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刀身402,刀身402的下端面设置有刀片403,滑块407的两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转轴406,第二转轴406的外表面与转动杆304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刀柄401的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4,固定块404与滑块407之间设置有弹簧405。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口,底板1的内表壁与刀身40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刀身402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408,滑块407设置在滑槽408的内表面,滑块407与滑槽408滑动连接。
[0022]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使用时,首先在患者的患处标记患处,通过底板1表面的孔槽对准患处将底板与患者患处进行定位作并将底板1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使针刀器具能在底板1稳定后续操作,使用拇指与食指和中指将刀柄
401两侧外表面捏合向上提拉使滑块407在滑槽408内表面滑动,当移动至最上方时,在两个转动杆304的限位作用下使刀柄401可以带动刀身402和刀片403上移,通过控制刀柄401使刀片403对准标记患处进行插入,当刀片403到达患处中的劳损筋结上时,通过推动刀柄401使刀身402带动刀片403向患处的筋结上进行初步穿刺确定劳损筋结位置,通过刀柄401两侧弹簧405使刀身402向下的力度得到缓冲,防止过度用力穿刺在骨头表面,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通过控制刀柄401使刀身402在滑块407表面的第二转轴406与转动杆304转动连接作用下,使刀片403呈倾斜角度向患处推动,由于固定杆303的与支撑块301通过固定柱302固定连接,转动杆304与第一转轴305固定连接,刀身402以转动杆304为轴心进行调整,使刀身402呈倾斜角度对患处进行推切,使狭窄的劳损筋结上呈直线推切,促使狭窄的劳损筋结划破,颈部严重的劳损筋结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疏通,从而痊愈。
[0023]实施例2,如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滑动组件(4);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设为两组,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支撑块(301),两个所述支撑块(30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块(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02),所述固定柱(3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3),所述固定杆(303)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05),所述第一转轴(30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推切功能的针刀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4)包括刀柄(401)和滑块(407),所述刀柄(4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刀身(402),所述刀身(402)的下端面设置有刀片(403),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王海东杜小正井维尧李伟青李向军年芳红倪角角可易弘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