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冲虹吸式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05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生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冲虹吸式坐便器。其包括马桶盆腔、设置在马桶盆腔顶部并用于与外界水源连通的旋冲式冲水结构、以及设置在马桶盆腔底部并用于与外界连通的虹吸结构;其中,旋冲式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马桶盆腔顶部的冲水环道、设置在冲水环道入水口处的并与冲水环道连通的分水腔、以及设置在分水腔中部并与分水腔中部连通的主水道;分水腔的中部设有分水件,以使分水腔分为主冲洗水道与次冲洗水道。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坐便器不仅能够满足冲水排污标准要求,有效节约单次冲水量;还可适配不同管径的排污管道,通用性更强;此外,还可有效避免因冲刷水冲刷力度不足、冲刷不全面等造成的冲刷不净现象的出现。象的出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冲虹吸式坐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卫生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旋冲虹吸式坐便器。

技术介绍

[0002]生活质量飞速提升的时代,带动了智能技术在生活家居中的普及和发展,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智能坐便器。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507673U,申请号201921414849.8,申请人为西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漩涡式冲水的智能坐便器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漩涡式冲水的智能坐便器,包括有马桶盆腔,所述马桶盆腔上设置有进水端与外界水源连通的冲水喷头,马桶盆腔的底部通过虹吸管道与外界连通,所述马桶盆腔的腔壁上沿其周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设置有弧形导流槽,弧形导流槽的下侧面与马桶盆腔的腔壁之间为平滑过渡,所述冲水喷头设置在弧形导流槽的首端端面上,且冲水喷头的喷水端轴线位于弧形导流槽的圆切线上,弧形导流槽的末端的槽深沿其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逐渐变浅、且弧形导流槽无末端端面。
[0005]通过冲水喷头将冲水水流以一定的水压射入弧形导流槽中,冲水水流沿弧形导流槽流动并经弧形导流槽的末端流入马桶盆腔中形成漩涡水流,漩涡水流对马桶盆腔上的污物进行冲刷,最后带着污物一并通过虹吸管道向外界排出。
[0006]可知,该漩涡式冲水的智能坐便器,仅通过冲水喷头出水,水流喷出后冲水力度呈逐渐下降趋势,那么会导致弧形导流槽中未设置冲水喷头一侧,因冲刷力度不足、冲刷不全面等造成冲刷不干净。同时,弧形导流槽从剖视图来看,弧形导流槽与导流弧面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弧形台阶,不利于后期清洁。
[0007]基于此,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旋冲虹吸式坐便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冲虹吸式坐便器,该坐便器不仅能够满足冲水排污标准要求,有效节约单次冲水量;还可适配不同管径的排污管道,通用性更强;此外,还可有效避免因冲刷水冲刷力度不足、冲刷不全面等造成的冲刷不净现象的出现。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冲虹吸式坐便器,其包括马桶盆腔、设置在所述马桶盆腔顶部并用于与外界水源连通的旋冲式冲水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马桶盆腔底部并用于与外界连通的虹吸结构;
[0010]其中,所述旋冲式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马桶盆腔顶部的冲水环道、设置在所述冲水环道入水口处的并与所述冲水环道连通的分水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水腔中部并与所述分水腔中部连通的主水道;
[0011]所述分水腔的中部设有分水件,以使所述分水腔分为主冲洗水道与次冲洗水道。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马桶盆腔具有存污区,所述存污区与所述旋冲式冲水结构的冲水环道之间通过弧面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冲洗水道与次冲洗水道的末端分别开设主冲水孔与次冲水孔,且所述主冲水孔与次冲水孔出水方向同向。
[0014]进一步的,所述次冲洗水道末端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冲水环道相连,并在弯折部上开设次冲水孔,以实现所述次冲水孔与所述主冲水孔同方向出水。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冲水孔和次冲水孔的出水方向分别与冲水环道相切。
[0016]进一步的,所述冲水环道、分水腔与分水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主水道分为进水道与出水道,所述进水道的孔径小于等于所述出水道的孔径。
[0018]进一步的,所述分水件倾斜设置,从靠近次冲洗水道端向主冲洗水道端倾斜;并在所述分水件上开设有分水孔,以实现所述主水道与所述次冲洗水道间连通。
[0019]进一步的,所述冲水环道为平滑的近圆形或近椭圆形水道。
[0020]进一步的,所述虹吸结构为虹吸管道。
[002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中该旋冲虹吸式坐便器,工作时,水流由主水道引入,经分水腔分流后,由主冲洗水道与次冲洗水道流入至马桶盆腔内,流入马桶盆腔内形成漩涡水流,漩涡水流对马桶盆腔内的污物进行冲刷,最后带着污物一并通过虹吸结构向外界排出,借助漩涡水流的旋转力对污物进行冲刷,并配合虹吸结构实现对坐便器的清洁排污操作,不仅能够满足冲水排污标准要求,还能有效节约单次冲水量。
[0023]同时,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直冲式坐便器与虹吸式坐便器,综合考虑节水性、以及行业标准等,一般将排污管径设置为小于50厘米的小管径。而本技术中该旋冲虹吸式坐便器,结合了直冲式与虹吸式的优点,对应的,在满足行业标准与节水性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将该坐便器的排污管径设置为小管径或大管径,可适配不同管径的排污管道,通用性更强。
[0024]此外,通过在分水腔内设置分水件,将主水道中的水流导向引流并合理的分配给主冲洗水道和次冲洗水道,大量的水流分配到主冲洗水道,有效避免因冲刷水冲刷力度不足、冲刷不全面等造成的冲刷不净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冲虹吸式坐便器俯视结构剖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冲虹吸式坐便器侧视结构剖视图;
[0028]图中:马桶盆腔1、存污区10;虹吸结构2;冲水环道3;分水腔4、主冲洗水道40、主冲水孔401、次冲洗水道41、次冲水孔411、弯折部412;主水道5、进水道50、出水道51;分水件6、分水孔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0]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2以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论述本技术:
[0031]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旋冲虹吸式坐便器,其包括马桶盆腔1、设置在所述马桶盆腔1顶部并用于与外界水源连通的旋冲式冲水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马桶盆腔1底部并用于与外界连通的虹吸结构2。使用时,将水流引入至旋冲式冲水结构处,由旋冲式冲水结构将水流喷出,流入马桶盆腔1内形成漩涡水流,漩涡水流对马桶盆腔1内的污物进行冲刷,最后带着污物一并通过虹吸结构2向外界排出。
[0032]其中,所述旋冲式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马桶盆腔1顶部的冲水环道3、设置在所述冲水环道3入水口处的并与所述冲水环道3连通的分水腔4、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水腔4中部并与所述分水腔4中部连通的主水道5。
[0033]所述分水腔4的中部设有分水件6,以使所述分水腔4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冲虹吸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马桶盆腔、设置在所述马桶盆腔顶部并用于与外界水源连通的旋冲式冲水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马桶盆腔底部并用于与外界连通的虹吸结构;其中,所述旋冲式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马桶盆腔顶部的冲水环道、设置在所述冲水环道入水口处的并与所述冲水环道连通的分水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水腔中部并与所述分水腔中部连通的主水道;所述分水腔的中部设有分水件,以使所述分水腔分为主冲洗水道与次冲洗水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冲虹吸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盆腔具有存污区,所述存污区与所述旋冲式冲水结构的冲水环道之间通过弧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冲虹吸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冲洗水道与次冲洗水道的末端分别开设主冲水孔与次冲水孔,且所述主冲水孔与次冲水孔出水方向同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冲虹吸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冲洗水道末端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明王涛王金龙王彦庆王辉宋子春刘丽莉毕立生于俊江孙立争
申请(专利权)人: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