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90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属于废弃煤矿矿井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封闭结构抗压强度低、耐久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井口处向下依次设有外密闭墙、充填层和内支撑墙,斜井侧壁开设有安装槽,内支撑墙安装在安装槽内,内支撑墙包括主轨、副轨和支撑网,主轨和副轨纵横交错布置,主轨和副轨均延伸至安装槽内,副轨位于主轨上方,支撑网位于副轨上方。主轨起主要支撑作用,副轨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支撑网具有很强的抗拉强度,阻遏间隔的利用减少了石料间的运动,有效地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内支撑墙具有很强的抗压强度,很好地承载了上方结构,有效提高了整个封闭结构的抗压强度。个封闭结构的抗压强度。个封闭结构的抗压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废弃煤矿矿井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对煤炭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是煤炭行业走出困境的较好出路。关井、拆除、封堵是退出产能矿井的必经历程。一般的废弃斜井井筒封堵的施工过程是,在井口以下斜长20 m浆砌1座墙,为厚100 cm的砖、石或混凝土墙,墙基底嵌入斜井内不少于20 cm,再用废石、废渣、废土(矿井有防氧化和防水时,应用粘性土)填至井口,并在井口浆砌100 cm厚的砖、石或混凝土封墙。按照“下托上固”的思路进行封堵,这种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斜井封堵段抗压强度低和耐久性差,不仅会损耗大量的资源与成本,井筒内填料不均匀的情况下易造成内封闭墙破坏,会构成安全隐患。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封闭结构抗压强度低、耐久性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从井口处向下依次设有外密闭墙、充填层和内支撑墙,斜井侧壁开设有安装槽,内支撑墙安装在安装槽内,内支撑墙包括主轨、副轨和支撑网,主轨和副轨纵横交错布置,主轨和副轨均延伸至安装槽内,副轨位于主轨上方,支撑网位于副轨上方。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密闭墙和内支撑墙之间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上端伸出外密闭墙且露出地面,导气管下端伸出内支撑墙。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导气管的上端露出地面部分呈U形,防止杂物落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支撑网由石笼网和铁丝网组成,石笼网和铁丝网连为一体。石笼网提供足够的抗拉强度,铁丝网孔径小,防止反滤层颗粒流失。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支撑墙的底端设有混凝土台阶。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充填层和内支撑墙之间设有反滤层,起到滤水和支撑填充层的作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内支撑墙由主轨、副轨和支撑网组成,主轨和副轨均延伸至安装槽内,形成很好的支撑,其中主轨起主要支撑作用,副轨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支撑网具有很强的抗拉强度,阻遏间隔的利用减少了石料间的运动,有效地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内支撑墙具有很强的抗压强度,很好地承载了上方结构,有效提高了整个封闭结构的抗压强度;外密闭墙和内支撑墙之间埋设导气管,使得井筒内部通风,防止腐蚀,有效提高了整个封闭结构的耐久性能。本技术在内支撑墙的底端设置混凝土台阶,
进一步增强了下托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中主轨和副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中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外密闭墙;2

内支撑墙;202

主轨;203

副轨;204

支撑网;205

石笼网;206

铁丝网;3

混凝土台阶;4

排水管;5

安装槽;6

反滤层;7

充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6]如图1

3所示,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从井口处向下依次设有外密闭墙1、充填层7和内支撑墙2,斜井侧壁开设有安装槽5,内支撑墙2安装在安装槽5内,内支撑墙2包括主轨202、副轨203和支撑网204,主轨202和副轨203纵横交错布置,主轨202和副轨203均延伸至安装槽5内,副轨203位于主轨202上方,支撑网204位于副轨203上方。
[0017]外密闭墙1和内支撑墙2之间设有导气管4,导气管4上端伸出外密闭墙1且露出地面,导气管4下端伸出内支撑墙2。导气管4的上端露出地面部分呈U形。
[0018]支撑网204由石笼网205和铁丝网206组成,石笼网205和铁丝网206连为一体。
[0019]内支撑墙2的底端设有混凝土台阶3。
[0020]在充填层7和内支撑墙2之间设有反滤层6。
[0021]施工方法如下:
[0022]A、使用挖掘机对斜井上口处(地面以上)的井壁及风道等障碍性建筑物进行拆除,直至井壁与地面线齐平;
[0023]B、在距井口斜向下20 m位置标记掏槽中心线位置,然后用电镐沿着中心线位置开槽,掏槽深度≥30 cm,厚度约为8 cm,形成安装槽5;
[0024]C、根据安装槽5尺寸搭设GB15KG主轨201,主轨间距为2 m,主轨201底板上安装板式扣件,板式扣件与副轨203焊接,副轨选用型号为GB6KG,主轨201和副轨203相连接形成支撑骨架;采用C3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台阶3,台阶踏面宽度与高度均为0.3 m;
[0025]D、副轨203上部铺设石笼网205,石笼网205通过铁丝绑扎在副轨203上,石笼网204上铺设一层铁丝网,铁丝网孔径1.6 mm,石笼网205和铁丝网206搭设连为一体构成支撑网204,并延伸入安装槽5;
[0026]E、在内支撑墙2上设置反滤层6,反滤层由2

4层颗粒不同的砂、碎石或卵石等材料做成,沿斜井方向由下至上颗粒逐渐减小,任一层的颗粒都不允许穿过相邻较粗层的孔隙,同一层颗粒也不能产生相对移动,反滤层6厚度控制在1m以内;
[0027]F、在确保斜井内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并且没有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后人员可进行斜井段回填,用废石、废渣、废土(矿井有防氧化和防水时,应用粘性土)填至井口处,形成充填层7,并在井口浆砌100 cm厚的砖、石或混凝土外密闭墙1。
[0028]G、在外密闭墙1和内支撑墙2之间埋设导气管4,导气管4下端伸出内支撑墙2约0.5 m,导气管4上端高出地表约0.5 m,露出地面部分应设成倒U型,防止杂物进入。
[0029]主轨202起主要支撑作用,副轨203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支撑网204具有很强的抗拉强度,阻遏间隔的利用减少了石料间的运动,有效的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提升了内支撑墙2的抗压强度,很好地承载了上方结构,有效提高了整个封闭结构的抗压强度;混凝土台阶3进一步增强了支撑效果。导气管4使得井筒内部通风,防止腐蚀,有效提高了整个封闭结构的耐久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从井口处向下依次设有外密闭墙、充填层和内支撑墙,斜井侧壁开设有安装槽,内支撑墙安装在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内支撑墙(2)包括主轨(202)、副轨(203)和支撑网(204),主轨(202)和副轨(203)纵横交错布置,主轨(202)和副轨(203)均延伸至安装槽(5)内,副轨(203)位于主轨(202)上方,支撑网(204)位于副轨(203)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斜井井筒的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闭墙(1)和内支撑墙(2)之间设有导气管(4),导气管(4)上端伸出外密闭墙(1)且露出地面,导气管(4)下端伸出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胜金凌霄王延祥高文美马兆云丹强段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