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790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未检品输送带、电导率检测机构、旋转机构、旋转输送带、残次品输送带、已检品输送带以及主控单元,电导率检测机构包括龙门架、电动推杆、升降板、电池组、电流互感器以及导电插针,待检测的肉类在未检品输送带上进行输送,当肉类输送到龙门架下方时,电动推杆可以带动导电插针下降并插入到肉类中,使电池组和导电插针所在的回路接通,电流互感器检测导线中的电流,主控单元将电流数据转换成为电导率,以此判断肉类是否发生腐败,当肉类腐败时,通过旋转机构可以带动旋转输送带转动,使旋转输送带与残次品输送带对接,从而腐败的肉类可以通过残次品输送带输送,实现腐败肉和正常肉的分类。正常肉的分类。正常肉的分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养殖动物在经过屠宰后会切割成为块状的肉类,肉类在投入加工使用前一般都会贮藏一段时间,而后会进行腌制或者其他预制处理,而因为贮藏效果较差、包装破损等问题,会出现腐败的肉类,即为残次品,这些残次品肉类如果投入到市场中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此在肉类加工前需要对其是否腐败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依靠的是工作人员的人眼查看,而人工查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无法保证对每块肉类的准确判断,为此出现了一些自动判断肉类是否腐败的设备,例如公开号为CN113125657A的一种冷藏肉制品腐败监测预警系统及其应用(以下简称D1),包括:监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测空间内冷藏肉制品的包装状态、菌落总数和环境温度,并生成初始指标信息,而后将初始指标信息传送至预警控制模块;预警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录入初始指标信息,预测冷藏肉制品的菌落总数和剩余储藏时间,并在监测指标超过设定阈值时进行预警,D1主要用于对冷藏肉是否腐败进行检测,其监测信息获取模块需要采集一段时间才能获取完整的信息,导致腐败预测的时间较长,并且D1在获取腐败肉后,只是进行预警,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残次品剔除工作,在冷藏肉的数量较多时,还需要根据预警信息将残次品从成品中挑出来,不够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以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通过获取电导率数据来判断肉类是否腐败,并将残次品肉类去除,自动化程度较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未检品输送带、电导率检测机构、旋转机构、旋转输送带、残次品输送带、已检品输送带以及主控单元,所述旋转输送带设置在旋转机构上,所述未检品输送带、残次品输送带以及已检品输送带位于旋转输送带的转动路径外侧;所述电导率检测机构包括龙门架、电动推杆、升降板、电池组、电流互感器以及导电插针,所述龙门架跨设在未检品输送带上方,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龙门架上,其输出轴与升降板顶面连接,所述导电插针对称设置在升降板底面,所述电池组以及电流互感器设置在升降板顶面,所述电池组两极分别通过导线与导电插针电连接,所述导线穿过电流互感器,所述主控单元设置在龙门架上,并分别与未检品输送带、电动推杆、电流互感器、旋转机构、旋转输送带、残次品输送带以及已检品输送带电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动转台以及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置在电动转台的旋转面上,所述旋转输送带设置在转动板顶面,所述主控单元与电动转台电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转动板上,所述主控单元与称重传感器电连接。
[0008]优选的,还包括存储箱,所述存储箱设置在残次品输送带远离旋转输送带的一侧以及已检品输送带远离旋转输送带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存储箱内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底面通过弹簧与存储箱内底面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电导率检测机构还包括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设置在龙门架上,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电动滑台的动子上,所述主控单元与电动滑台电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①
未检测的肉类置于未检品输送带上进行输送,当肉类为腐败肉时,旋转输送带可以旋转到与残次品输送带对接,从而可以将腐败肉剔除,实现腐败肉和未腐败肉的检测分离一体化,提高自动化效率;
[0013]②
未检测的肉类置于未检品输送带上时,会经过龙门架下方,电动推杆可以带动升降板下降,使导电插针插入到肉类中,电流互感器检测导线中传输的电流,主控单元可以将电流转换成肉类的电导率,以此判断肉类是否腐败,通过电导率来判断肉类是否腐败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电导率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的存储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为未检品输送带,2为旋转输送带,3为残次品输送带,4为已检品输送带,5为龙门架,6为电动推杆,7为升降板,8为电池组,9为电流互感器,10为导电插针,11为导线,12为电动转台,13为转动板,14为称重传感器,15为存储箱,16为缓冲板,17为弹簧,18为电动滑台,19为动子,20为主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未检品输送带1、电导率检测机构、旋转机构、旋转输送带2、残次品输送带3、已检品输送带4以及主控单元20,所述旋转输送带2设置在旋转机构上,所述未检品输送带1、残次品输送带3以及已检品输送带4位于旋转输送带2的转动路径外侧;所述电导率检测机构包括龙门架
5、电动推杆6、升降板7、电池组8、电流互感器9以及导电插针10,所述龙门架5跨设在未检品输送带1上方,所述电动推杆6设置在龙门架5上,其输出轴与升降板7顶面连接,所述导电插针10对称设置在升降板7底面,所述电池组8以及电流互感器9设置在升降板7顶面,所述电池组8两极分别通过导线11与导电插针10电连接,所述导线11穿过电流互感器9,所述主控单元20设置在龙门架5上,并分别与未检品输送带1、电动推杆6、电流互感器9、旋转机构、旋转输送带2、残次品输送带3以及已检品输送带4电连接。
[0022]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用于对冷藏后的肉类是否腐败进行检测,在旋转输送带2的外侧分别设置了未检品输送带1、残次品输送带3以及已检品输送带4,初始状态下未检品输送带1、旋转输送带2以及已检品输送带4依次连接,未检测的肉类置于未检品输送带1上进行输送,通过电导率检测机构检测肉类的电导率,通过电导率判断肉类是否腐败,获得腐败结果后,可以将肉类传送到旋转输送带2上,主控单元20根据腐败检测的结果保持旋转输送带2静止或驱动旋转机构带动旋转输送带2旋转,当肉类未腐败时,可以直接输送到已检品输送带4,当肉类腐败时,旋转机构驱动旋转输送带2旋转,使旋转输送带2与残次品输送带3相连,从而腐败的肉类可以输送到残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未检品输送带、电导率检测机构、旋转机构、旋转输送带、残次品输送带、已检品输送带以及主控单元,所述旋转输送带设置在旋转机构上,所述未检品输送带、残次品输送带以及已检品输送带位于旋转输送带的转动路径外侧;所述电导率检测机构包括龙门架、电动推杆、升降板、电池组、电流互感器以及导电插针,所述龙门架跨设在未检品输送带上方,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龙门架上,其输出轴与升降板顶面连接,所述导电插针对称设置在升降板底面,所述电池组以及电流互感器设置在升降板顶面,所述电池组两极分别通过导线与导电插针电连接,所述导线穿过电流互感器,所述主控单元设置在龙门架上,并分别与未检品输送带、电动推杆、电流互感器、旋转机构、旋转输送带、残次品输送带以及已检品输送带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去残次品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动转台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柱张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中商馥香源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