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拖曳式海底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780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拖曳式海底摄像装置,设备舱的底部为圆盘底座,圆盘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立方体框架,立方体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棱锥框架,立方体框架内部设有电池舱和摄像舱,立方体框架的外部立柱上安装有LED灯光舱,设备舱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链条,第一链条上设置有浮体材料,圆盘底座的下表面的连接有第二链条,第二链条上等距连接有配重。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作业科考船的要求低,可以适应各种复杂海底地形。相比常规触底拖曳视频作业方式,由于主要设备悬浮于海底之上且行进时整套锚系有着较大的倾角,作业风险相对较小,可以广泛适应各种海底地形等,尤其对于岩石出露的珊瑚礁、海山等崎岖地形发育区有着明显的优势。有着明显的优势。有着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拖曳式海底摄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观测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拖曳式海底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对海洋的勘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也带动了海洋勘测装备的兴起,但部分海洋勘测装备处于起步阶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
[0003]现有技术中,海底摄像大部分依赖于ROV、AUV搭载以及其他坐底定点海底摄像,施工成本高;另外以前的触底拖曳式海底摄像系统,作业风险相对较高,尤其在岩石出露的珊瑚礁、海山等区域容易受到崎岖地形的影响,阻碍装备拖曳前行,导致装备损坏或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拖曳式海底摄像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度可调拖曳式海底摄像装置,包括设备架,其中,设备架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设备架的底部为圆盘底座,圆盘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立方体框架,立方体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棱锥框架,立方体框架内部设有电池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拖曳式海底摄像装置,包括设备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架(1)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设备架(1)的底部为圆盘底座(101),圆盘底座(10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立方体框架(102),立方体框架(1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棱锥框架(111),立方体框架(102)内部设有电池舱(103)、摄像舱(104)和LED灯光舱(105),电池舱(103)、摄像舱(104)和LED灯光舱(105)的外壁下部和上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抱箍(106)和第二抱箍(107),第一抱箍(106)和第二抱箍(107)的首尾两端固定焊接在立方体框架(102)对角线的立柱上,摄像舱(104)和LED灯光舱(105)垂直向下设置并且下端贯穿圆盘底座(101),四棱锥框架(111)的顶端设置有吊钩(108),并且吊钩(108)上连接有第一链条(2)的下端,第一链条(2)上设置有浮体材料(3),圆盘底座(101)的下表面的边缘处等距设置焊接有三个支撑脚(109),圆盘底座(101)的下表面距离摄像舱(104)旁焊接配重吊钩(110)并连接有第二链条(4),第二链条(4)的长度为可调式长度,悬浮高度的变化通过改变第二条链条(4)的长度来实现,第二链条(4)的底端连接有配重(5),配重(5)包括圆柱形配重块(51)或球形配重块(52),圆柱形配重块(51)或球形配重块(5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贯穿轴(53),贯穿轴(53)的两端通过钢管(54)焊接为通体结构,钢管(54)上设置有配重保险扣(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旭陈端新靳佳澎朱超祁董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