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774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可拆分成左右两部分的担架框体,所述担架框体的两侧杆内侧均固定有弧形铲板,两弧形铲板之间沿担架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身体固定带,位于担架框体的上侧罩设有与担架框体可拆连接的弧形罩板,所述弧形罩板与弧形铲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提握结构。该装置结构紧凑,有助于辅助患者进行翻身,降低医护人员的翻身工作量。的翻身工作量。的翻身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俯卧位通气是一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措施,经多年临床应用证明其疗效确切。其机制是利用病人体位变化,使肺组织在胸腔内位置相对更低,配合重力作用,从而减轻了膈肌和心脏等器官对肺组织的压迫,使胸腔容积相对扩大,增加前胸部的血流量和背部的通气量,从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改善气体交换。
[0003]但是ICU内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进行俯卧位通气时无法自主完成,而完全依靠医务人员进行。由于患者不能自主配合,且经常身上还有其他重要管道,特别是体重大的患者,造成医护人员翻身工作量大,并容易造成导管打折、导管脱落,甚至有可能在翻身的过程中发生病人受伤的情况,以及长时间的俯卧位导致病人出现压疮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有助于辅助患者进行翻身,降低医护人员的翻身工作量,保障病人安全,降低相关并发症。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可拆分成左右两部分的担架框体,所述担架框体的两侧杆内侧均固定有弧形铲板,两弧形铲板之间沿担架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身体固定带,位于担架框体的上侧罩设有与担架框体可拆连接的弧形罩板,所述弧形罩板与弧形铲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提握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担架框体包括呈区字框结构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的横杆与右框架的横杆之间经可拆卸结构实现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固定于左框架的横杆端部上的插杆,所述插杆上径向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右框架的横杆端部固定有插接套管,所述插接套管上径向螺接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手紧螺栓。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铲板由躯体铲板和脚踝铲板组成,或所述弧形铲板由头部铲板、肩部铲板、髋部铲板、膝盖铲板和脚踝铲板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身体固定带由额头固定带、肩部固定带、髋部固定带、膝盖固定带及脚踝固定带组成,所述额头固定带、肩部固定带、髋部固定带、膝盖固定带及脚踝固定带长度可调,且一端与位于一侧的弧形铲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另一侧的弧形插板经插扣相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额头固定带、肩部固定带、髋部固定带、膝盖固定带及脚踝固定带与人体接触一面设置有乳胶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罩板的两侧边上均间隔固定有至少一对连接套管,所述担架框体两侧的侧杆上均对应固定有锁定套管,所述连接套管与固定套管之间经插销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罩板的顶面为平面,弧形罩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用于导管固定
的卡扣。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罩板为弧形板或弧形结构的栅栏框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提握结构为提拉带,所述弧形罩板与弧形铲板沿弧形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根提拉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该装置结构紧凑,有助于辅助患者进行翻身,降低医护人员的翻身难度。
[0017]2.该装置通过在身体固定带上设置乳胶层有助于降低、甚至避免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且操作使用方便。
[0018]3.该装置上设置有卡扣等有助于挂引流袋等,避免导管打折、导管脱落等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弧形罩板开启、左框架和右框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弧形罩板开启、左框架和右框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A

A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图1的B

B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插杆与插接套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

担架框体11

左框架12

右框架13

插杆14

连接孔15

插接套管16

手紧螺栓20

弧形铲板21

躯体铲板22

脚踝铲板23

头部铲板24

肩部铲板25

髋部铲板26

膝盖铲板31

额头固定带32

肩部固定带33

髋部固定带34

膝盖固定带35

脚踝固定带36

乳胶层41

连接套管42

锁定套管43

平面44

卡扣50

提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
[0027]参考图1至图6
[0028]一种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可拆分成左右两部分的担架框体10,所述担架框体的两侧杆内侧均固定有弧形铲板20,两弧形铲板之间沿担架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身体固定带,位于担架框体的上侧罩设有与担架框体可拆连接的弧形罩板40,使得弧形罩板、两弧形铲板之间配合形成截面为圆筒状或接近圆形(如椭圆形),以便翻转;同时弧形罩板可拆也有利于医护人员拆装、搬运等。弧形罩板与弧形铲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提握结构,以便医护人员通过提握结构来驱使该装置翻转。
[0029]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拆装,以及将患者移入该装置中,所述担架框体包括呈区字框结构的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所述左框架的横杆与右框架的横杆之间经可拆卸结构实现连接。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固定于左框架的横杆端部上的插杆13,所述插杆上径向设置有连接孔14,所述右框架的横杆端部固定有插接套管15,所述插接套管上径向螺接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手紧螺栓16。从而在弧形铲板插入患者下侧后,通过插杆插入插接套管中,并通
过手紧螺栓锁定,使左框架和右框架连成一体。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体固定带由额头固定带31、肩部固定带32、髋部固定带33、膝盖固定带34及脚踝固定带35组成,所述额头固定带、肩部固定带、髋部固定带、膝盖固定带及脚踝固定带长度可调,例如通过日字扣实现调节(该调节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赘述)。额头固定带、肩部固定带、髋部固定带、膝盖固定带及脚踝固定带的一端与位于一侧的弧形铲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另一侧的弧形插板经插扣相连接,方便各个带体的连接拆卸。所述插扣可为安全带扣。
[0031]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患者局部皮肤被压伤,所述额头固定带、肩部固定带、髋部固定带、膝盖固定带及脚踝固定带与人体接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可拆分成左右两部分的担架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框体的两侧杆内侧均固定有弧形铲板,两弧形铲板之间沿担架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身体固定带,位于担架框体的上侧罩设有与担架框体可拆连接的弧形罩板,所述弧形罩板与弧形铲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提握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框体包括呈区字框结构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的横杆与右框架的横杆之间经可拆卸结构实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固定于左框架的横杆端部上的插杆,所述插杆上径向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右框架的横杆端部固定有插接套管,所述插接套管上径向螺接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手紧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铲板由躯体铲板和脚踝铲板组成,或所述弧形铲板由头部铲板、肩部铲板、髋部铲板、膝盖铲板和脚踝铲板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圆筒式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固定带由额头固定带、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萍叶勇翁金森张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研究所福建省癌症防治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