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及净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72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及净饮设备,包括:增压泵组件、顶部支架及减震胶垫;增压泵组件包括:增压泵及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构造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一连接部,增压泵装配于第一安装部;顶部支架构造有第一罩设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罩设部罩设于增压泵之上,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通过减震胶垫间隔连接;第一连接部与减震胶垫之间留有第一缓冲间隙,减震胶垫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二缓冲间隙,使得增压泵通过底部支撑架以松弛状态与顶部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增压泵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可以上下轻微震动以进行缓冲,减少震动向外传递,同时,减震胶垫吸收震动,减震、降噪效果更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及净饮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净饮水机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及净饮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增压泵或自吸泵是反渗透净水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它在工作时,自身会产生一定噪音及震动,产品的RO膜通量越大,相应的,增压泵或自吸泵的出水流量越高,出水流量越高,其产生的噪音及震动越大,当前,整机工作噪音过大是净饮设备的用户痛点之一。为了解决增压泵或自吸泵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以及噪音问题,现有专利:202222428462.6公开了一种增压泵组件及净水设备,包括增压泵泵体、增压泵泵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减震件;安装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和与第一安装部连接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用于实现安装件的定位安装,增压泵泵体设置在第二安装部上;第一减震件设置在第一安装部上,第一述减震件用于减缓第一安装部的震动。在增压泵泵体工作时,增压泵泵体震动,带动安装件震动,而安装件的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减震件,通过减震件减缓了第一安装部的震动,进而也就减少第一安装部传递给净水设备的震动。上述现有技术是将第一减震件与第一安装部,第一减震件过盈设置在机身,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少震动传递至净水设备以及减少噪音,但是增压泵或自吸泵所产生的震动,传递至第一安装部时,直接传递给第一减震件,通过第一减震件吸收部分震动,第一减震件在机身内无可缓冲的空间,部分震动直接传递至机身中;那么,申请人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在增压泵或自吸泵产生震动时,除了通过软胶减震件吸收震动外,还通过缓冲空间进行缓冲,进一步减少震动传递至机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及净饮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出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包括:增压泵组件、顶部支架及减震胶垫;
[0005]所述增压泵组件包括:增压泵及底部支撑架;
[0006]所述底部支撑架构造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一连接部,增压泵装配于第一安装部,第一连接部处安装有所述减震胶垫;所述顶部支架构造有第一罩设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罩设部罩设于增压泵之上,与第一安装部之间形成收容增压泵的空间,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通过减震胶垫间隔连接;
[0007]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减震胶垫之间留有第一缓冲间隙,减震胶垫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二缓冲间隙,使得增压泵通过底部支撑架以松弛状态与顶部支架连接,增压泵震动时通过第一缓冲间隙和第二缓冲间隙减少震动传递;
[0008]本技术中增压泵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底部支撑架,由于第一缓冲间隙和第二缓冲间隙位于底部支撑架的上方及下方,底部支撑架可以上下轻微震动以进行缓冲,减少震动向外传递,同时,减震胶垫吸收震动,减震、降噪效果更好。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减震胶垫装配的孔位;所述减震胶垫中部设置有通孔,减震胶垫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体,通过环形槽体将减震胶垫分割为胶垫上部及胶垫下部;所述减震胶垫安装于孔位中,第一连接部卡设于环形槽体;通过上述结构,使减震胶垫能够稳定装配于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受到增压泵的震动后,也能够与减震胶垫紧密连接,防止松脱,减震硅胶垫能够吸收震动,减少震动传递。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环形槽体形成有相对应的两个壁面,第一连接部与其中一个壁面接触支撑,与另一壁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间隙;增压泵的震动传递至底部支撑架后,第一减缓间隙和第二减缓间隙提供底部支撑架震动时轻微移动的空间,减少震动向顶部支架传递。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带螺孔的连接柱,连接柱插入于减震胶垫的通孔内并通过固定件将减震胶垫限位在连接柱;固定件包括:螺钉及垫片,垫片支撑于连接柱的端面,螺钉穿过垫片锁紧于连接柱,垫片外径大于减震胶垫的通孔内径以限制减震胶垫脱离连接柱;
[0012]所述减震胶垫的高度小于连接柱高度,减震胶垫沿连接柱可移动的距离构成所述第二缓冲间隙;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底部支撑架和顶部支架之间减震连接的目的,并且底部支撑架和顶部支架在纵向方向上松弛连接,通过第一减缓间隙和第二减缓间隙减少震动向顶部支架传递。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连接柱以第二连接部的一个表面为支撑竖向凸出延伸设置,胶垫上部的端面与该表面接触;胶垫下部的端面与垫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缓冲间隙;这里下定第二缓冲间隙的具体位置,第一缓冲间隙和第二缓冲间隙分布于底部支撑架上方及下方。
[001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增压泵组件通过一弹性缓冲件安装于净饮设备内;所述弹性缓冲件形成一个开口朝向底部支撑架的凹槽,底部支撑架支撑于弹性缓冲件的表面;所述胶垫上部直径大于胶垫下部直径,减震胶垫的胶垫下部进入凹槽内;所述螺钉的顶部支撑于凹槽内壁;通过弹性缓冲件能够进一步减少震动传递至净饮设备。
[001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罩设部的内壁与增压泵之间形成第三缓冲间隙;所述增压泵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部,减少顶部支架与增压泵的连接,防止增压泵的震动传递至顶部支架,再经过顶部支架传递至净饮设备,进而达到减少净饮设备震动的目的。
[001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减震胶垫及弹性缓冲件采用软胶材质一体成型,可以采用自橡胶或硅胶等材质,具备优良的减震能力,并且使用寿命长,不易老化。
[0017]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净饮设备,包括:外壳及滤芯,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减少净饮设备使用过程震动,减少噪音,用户体验感更好。
[001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下组合,第二壳体构造有弹性缓冲件装配的位置,顶部支架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由于增压泵组件是以松弛状态与顶部支架连接,同时又通过弹性缓冲件支撑在第二壳体,能够有效减少增压泵的震动传递至顶部支架以及第二壳体,进而减少震动传递至与顶部支架以及第二壳体所连接的部件,整体减少净饮设备的震动,减少噪音。
[0019]本技术的其余有益技术效果,于具体实施方式中体现。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增压泵组件00增压泵100
ꢀꢀ
底部支撑架200第一安装部210第一连接部220孔位221顶部支架300第一罩设部310第二连接部320连接柱321固定件330螺钉331垫片332 减震胶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泵组件、顶部支架及减震胶垫;所述增压泵组件包括:增压泵及底部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架构造有第一安装部及第一连接部,增压泵装配于第一安装部,第一连接部处安装有所述减震胶垫;所述顶部支架构造有第一罩设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罩设部罩设于增压泵之上,与第一安装部之间形成收容增压泵的空间,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通过减震胶垫间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减震胶垫之间留有第一缓冲间隙,减震胶垫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二缓冲间隙,使得增压泵通过底部支撑架以松弛状态与顶部支架连接,增压泵震动时通过第一缓冲间隙和第二缓冲间隙减少震动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减震胶垫装配的孔位;所述减震胶垫中部设置有通孔,减震胶垫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体,通过环形槽体将减震胶垫分割为胶垫上部及胶垫下部;所述减震胶垫安装于孔位中,第一连接部卡设于环形槽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体形成有相对应的两个壁面,第一连接部与其中一个壁面接触支撑,与另一壁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带螺孔的连接柱,连接柱插入于减震胶垫的通孔内并通过固定件将减震胶垫限位在连接柱;固定件包括:螺钉及垫片,垫片支撑于连接柱的端面,螺钉穿过垫片锁紧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黄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