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虫捕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754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农业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我们构想了一种诱虫捕杀装置,包括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下坠管和收集管;所述中间管左右侧壁的下部对称设置有螺帽,且螺帽内均安装有把手,所述中间管的右侧上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传动头延伸至中间管的内腔中,所述中间管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粉碎扇,所述电机在中间管右侧壁处设置有防水保护壳,所述中间管的内腔下部为直径变窄一点的导向腔;所述下坠管为一个倒锥形筒,且下坠管的内腔为内壁光滑的下坠腔,所述下坠管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整个管体分为中间管、收集管、插接管、下坠管和上盖板,各主要连接结构之间相互螺接的,可以迅速完成安装和拆卸工作,同时捕杀效率更高。捕杀效率更高。捕杀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虫捕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虫害防治
,具体为一种诱虫捕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烟青虫俗名青虫,又名烟草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主要产烟区的烟草害虫之一,一年可多次繁殖4

5代,大量破坏烟草以及其他农作物,因此需要重点防治。
[0003]传统的诱捕装置如捕蝇器、捕蝇笼、捕蝇灯之类的虽然结构简单也在大规模使用,但前两者不能将捕捉后的飞蚊杀死,只能等待其自然死亡,还会有一部分飞蚊逃脱出来,后者也具有很好的捕杀功能,但开放式的设计导致大量的非目标飞蚊也被击杀,同时会造成二次污染,因为飞蚊在被电击后落到地面,大量的尸体携带的病菌会污染该处的地面;
[0004]基于以上我们根据目标飞蚊的生活习性和喜好设计了一款针对性的烟草害虫防治装置,同时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了同类别的公开(公告)号CN213074155U的方案,该方案是针对粮仓、粮堆害虫防治的装置,且不是主要针对烟草害虫防治的,同时上述方案不能保证击昏的飞蚊醒来后再次被击杀,飞出后依然有存活的可能,于是根据该方案的一些设计缺陷改进设计了一种诱虫捕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虫捕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诱虫捕杀装置,包括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下坠管和收集管;
[0007]所述中间管左右侧壁的下部对称设置有螺帽,且螺帽内均安装有把手,所述中间管的右侧上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传动头延伸至中间管的内腔中,所述中间管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粉碎扇,所述电机在中间管右侧壁处设置有防水保护壳,所述中间管的内腔下部为直径变窄一点的导向腔;
[0008]所述下坠管为一个倒锥形筒,且下坠管的内腔为内壁光滑的下坠腔,所述下坠管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下坠管之间开设有飞蚊入口,所述飞蚊入口的前后侧均是敞口设置,所述上盖板与下坠管之间连接有电网,所述上盖板也呈一个锥形设置,且在靠近电网的上方设置有灯条,所述灯条为黑光灯,所述上盖板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挥发器,所述上盖板的顶部且位于挥发器的上方设置有挥发器盖网,所述挥发器盖网为网眼细密的,且飞蚊不能飞入的阻隔网;
[0009]优选的,所述收集管的底部螺接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底部为锥形头,且插接管的表面设置有外凸的螺纹;
[0010]优选的,所述粉碎扇的底部延伸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底部与电机的传动头相接,所述电机传动头与粉碎扇传动杆的相接处为锥形齿轮相捏合的;
[0011]优选的,所述粉碎扇旋转后向导向腔处吹动,所述粉碎扇的扇叶为具有锋利刀口
的金属扇叶;
[0012]优选的,所述电网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圆形金属导电板,中间设置有一个圆柱形导电柱,呈“工”字型,且分别卡接在上盖板与下坠管的内腔中,所述电网的导电板和导电柱上均缠绕有金属导电丝网;
[0013]优选的,所述挥发器为类似于液体电蚊香的蒸发装置,且内部填充含有糖分的引诱剂;
[0014]优选的,“工”字型的所述电网顶部圆形金属导电板的网眼较小,防止飞蚊向上飞跃,底部圆形金属导电板的网眼较大,便于飞蚊向下掉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整个管体分为中间管、收集管、插接管、下坠管和上盖板,各主要连接结构之间相互螺接的,可以迅速完成安装和拆卸工作,便于飞蚊收集后能及时清理,避免病菌发酵;
[0017]2、针对烟草害虫设置了吸引其的黑光灯和引诱剂挥发器,挥发器其原理类似于液体电蚊香一样的,灌注含糖分的引诱剂后蒸发。使其散步在周围吸引烟草害虫,引诱效率更高;
[0018]3、电网设计成了工字型结构,向上网眼更加细小,击杀效果更好,向下保持电击的同时较大的网眼也能便于飞蚊尸体的掉落;粉碎扇转动时扰动气流将上方的气流吹向下方,飞蚊经过粉碎扇时被锋利的扇叶切割,并将尸体向下吹,突然变窄的通道使气流产生灌涌现象,将飞蚊尸体吹向收集管内收集,同时粉碎扇和灌涌的气流也能保证存活的飞蚊无法飞出或者被再次击杀,提高了捕杀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粉碎扇示意图。
[0022]图中:1中间管、2收集管、3插接管、4把手、5电机、6下坠管、7飞蚊入口、8上盖板、9灯条、10挥发器、11挥发器盖网、12电网、13下坠腔、14粉碎扇、15导向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诱虫捕杀装置技术方案:包括中间管1,中间管1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下坠管6和收集管2;
[0027]中间管1左右侧壁的下部对称设置有螺帽,且螺帽内均安装有把手4,中间管1的右侧上部设置有电机5,且电机5的传动头延伸至中间管1的内腔中,中间管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粉碎扇14,电机5在中间管1右侧壁处设置有防水保护壳,中间管1的内腔下部为直径变窄一点的导向腔15,粉碎扇14向导向腔15处吹动,变窄的通道可以使风产生灌涌的现象,飞蚊会被更快速的吹向收集管2;
[0028]下坠管6为一个倒锥形筒,且下坠管6的内腔为内壁光滑的下坠腔13,下坠管6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8,上盖板8与下坠管6之间开设有飞蚊入口7,飞蚊入口7的前后侧均是敞口设置,上盖板8与下坠管6之间连接有电网12,上盖板8也呈一个锥形设置,且在靠近电网12的上方设置有灯条9,灯条9为黑光灯,上盖板8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挥发器10,上盖板8的顶部且位于挥发器10的上方设置有挥发器盖网11,挥发器盖网11为网眼细密的,且飞蚊不能飞入的阻隔网;
[0029]进一步的,收集管2的底部螺接有插接管3,插接管3的底部为锥形头,且插接管3的表面设置有外凸的螺纹,这样在插接固定时如果地面很硬可以螺旋转动插接在地上;
[0030]进一步的,粉碎扇14的底部延伸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底部与电机5的传动头相接,电机5传动头与粉碎扇14传动杆的相接处为锥形齿轮相捏合的;
[0031]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虫捕杀装置,包括中间管(1),所述中间管(1)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螺纹分别连接有下坠管(6)和收集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1)左右侧壁的下部对称设置有螺帽,且螺帽内均安装有把手(4),所述中间管(1)的右侧上部设置有电机(5),且电机(5)的传动头延伸至中间管(1)的内腔中,所述中间管(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粉碎扇(14),所述电机(5)在中间管(1)右侧壁处设置有防水保护壳,所述中间管(1)的内腔下部为直径变窄一点的导向腔(15);所述下坠管(6)为一个倒锥形筒,且下坠管(6)的内腔为内壁光滑的下坠腔(13),所述下坠管(6)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8),所述上盖板(8)与下坠管(6)之间开设有飞蚊入口(7),所述飞蚊入口(7)的前后侧均是敞口设置,所述上盖板(8)与下坠管(6)之间连接有电网(12),所述上盖板(8)也呈一个锥形设置,且在靠近电网(12)的上方设置有灯条(9),所述灯条(9)为黑光灯,所述上盖板(8)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挥发器(10),所述上盖板(8)的顶部且位于挥发器(10)的上方设置有挥发器盖网(11),所述挥发器盖网(11)为网眼细密的,且飞蚊不能飞入的阻隔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虫捕杀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亮亮罗金凤彭文仙李瑾洁熊橙梁郭松曲振一邓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宁乡市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