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20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5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冷柜,包括内胆、回风盖板和蒸发器组。内胆围合出内部空间,且内胆限定出具有送风口的送风风道。回风盖板位于内部空间内,并将内部空间分隔为储物腔和蒸发器腔,蒸发器腔的出口与送风风道的入口相连通,回风盖板设有回风口,储物腔内的气流能够经回风口流入蒸发器腔内。蒸发器组包括设置于蒸发器腔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及连通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连通管。其中,蒸发器腔内设置有发泡层,连通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发泡层内。通过将连通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蒸发器腔内的发泡层内,避免连通管全部结霜影响连通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冷柜的制冷效果。冷柜的制冷效果。冷柜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柜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
,例如涉及一种冷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冷藏设备由于可低温储存物品而被广泛应用,例如,冰箱、冷柜等。依据制冷原理,冷柜一般分为直冷冷柜以及风冷冷柜,其中,直冷冷柜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箱内结霜问题,而风冷冷柜因具有无霜的优势,被用户所青睐。相关技术中,对于常见大型风冷冷柜,单个蒸发器不能满足送风需求,常采用多个蒸发器串联或并联布置,多个蒸发器之间通过连通管进行连通。
[000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相关技术中采用多个蒸发器的冷柜,存在连通管结霜影响连通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从而影响冷柜的制冷效果的问题。
[000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柜,通过将连通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蒸发器腔内的发泡层内,避免连通管全部结霜影响连通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冷柜的制冷效果。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柜包括内胆、回风盖板和蒸发器组。内胆围合出内部空间,且内胆限定出具有送风口的送风风道。回风盖板位于内部空间内,并将内部空间分隔为储物腔和蒸发器腔,蒸发器腔的出口与送风风道的入口相连通,回风盖板设有回风口,储物腔内的气流能够经回风口流入蒸发器腔内。蒸发器组包括设置于蒸发器腔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及连通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连通管。其中,蒸发器腔内设置有发泡层,连通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发泡层内。
[0009]可选地,发泡层至少包括设置于蒸发器组底部的底部发泡层。其中,连通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底部发泡层内。
[0010]可选地,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串联或并联连通。
[0011]可选地,内胆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限定出具有送风口的第一侧壁送风道,其中,第一侧壁送风道内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蒸发器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设置于靠近第一风机的一侧。和/或,内胆包括第二侧壁,第二侧壁限定出具有送风口的第二侧壁送风道,其中,第二侧壁送风道内设置有第二风机,第二蒸发器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设置于靠近第二风机的一侧。
[0012]可选地,连通管设置于第一蒸发器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的下方。和/或,连通管
设置于第二蒸发器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的下方。
[0013]可选地,第一蒸发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组和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换热管组下方的第一加热管组。和/或,第二蒸发器包括第二换热管组和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换热管组下方的第二加热管组。
[0014]可选地,冷柜还包括压机腔台阶。压机腔台阶自内胆的底壁向上凸起设置,且设置于回风盖板的下部,压机腔台阶与内胆的底壁一起围合成放置压缩机的压机腔。
[0015]可选地,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体积之和V与回风口的总面积S之间的关系为:yS=V,其中,y大于或等于50。
[0016]可选地,y小于或等于1000。
[0017]可选地,y大于或等于55,且小于或等于700。
[00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冷柜,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冷柜包括内胆、回风盖板和蒸发器组。内胆限定出具有送风口的送风风道,可以向内胆围合出的内部空间提供制冷气流,以降低内部空间的温度。回风盖板设有回风口,冷柜运行时,蒸发器腔内的气流流经蒸发器温度降低后,在风机的驱动下,流至送风风道内,然后经送风口流至储物腔内,对储物腔内的物品进行制冷后,再经回风口流回至蒸发器腔内。蒸发器组包括设置在蒸发器腔内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及连通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连通管,这样设置两个连通的蒸发器可以提高冷柜的制冷效率。通过将连通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蒸发器腔内的发泡层内,避免连通管全部结霜影响连通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冷柜的制冷效果。
[0020]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冷柜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内胆与回风盖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内胆与蒸发器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内胆与蒸发器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回风盖板与蒸发器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回风盖板与蒸发器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个蒸发器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个蒸发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回风盖板与蒸发器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机与送风风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内胆;11:第一侧壁;111:第一送风风道;1111:第一扩压段风道;1112:第一稳压
段风道;1113:第一风道送风口;112:第二送风风道;1121:第二扩压段风道;1122:第二稳压段风道;1123:第二风道送风口;12:第二侧壁;13:底壁;14:压机腔台阶;15:送风口;
[0036]2:回风盖板;21:第一盖板部;211:第一回风口;2111:第一回风部;2112:回风导板;22:第二盖板部;221:第二回风口;
[0037]3:蒸发器组;31:第一蒸发器;311:第一棱边;312:第二棱边;313:第三棱边;314:第一换热管组;315:第一加热管组;316:第一导热翅片组;32:第二蒸发器;321:第二换热管组;322:第二加热管组;323:第二导热翅片组;33:连通管;331:第一弯折管段;332:第二弯折管段;
[0038]4:压缩机;
[0039]5:风机;51:风轮;511:风轮中心;52:蜗壳蜗舌组件;521:第一蜗壳;522:第一蜗舌;523:第二蜗壳;524:第二蜗舌;53:第一风机出风口;54:第二风机出风口;
[0040]6:箱壳;
[0041]7:门体;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围合出内部空间,且所述内胆限定出具有送风口的送风风道;回风盖板,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并将所述内部空间分隔为储物腔和蒸发器腔,所述蒸发器腔的出口与所述送风风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回风盖板设有回风口,所述储物腔内的气流能够经所述回风口流入所述蒸发器腔内;和,蒸发器组,包括设置于所述蒸发器腔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连通管,其中,所述蒸发器腔内设置有发泡层,所述连通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发泡层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组底部的底部发泡层,其中,所述连通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底部发泡层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串联或并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限定出具有送风口的第一侧壁送风道,其中,所述第一侧壁送风道内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风机的一侧;和/或,所述内胆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限定出具有送风口的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伟张书锋李大伟郑皓宇王瑞张强祖崟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