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磷转锅水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01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磷转锅水箱结构,冷却箱通过底部的回水管与储水箱连通;回水管上设置有水泵;冷却箱内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过磷板与第二过磷板,第一过磷板固接在冷却箱内一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第二过磷板固接在另一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冷却箱内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喷淋头;第一过磷板与第二过磷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喷淋头;冷却箱内的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过滤板,过滤板倾斜向上的一侧与第二过磷板倾斜向下的一侧对位;冷却箱的顶部位于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冷却回水管的冷却风机。通过这种设计能够将冷却箱中水回收到储水箱中,实现对水的回收利用。实现对水的回收利用。实现对水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磷转锅水箱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黄磷生产
,具体为一种黄磷转锅水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黄磷,即白磷,因为白磷在贮存的时候,受到光照等影响后容易变成淡黄色,因此习惯上将其称为黄磷。黄磷一种较为危险的化学品,主要用于生产热法磷酸、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五硫化二磷等磷化合物及供制造敌百虫、甲胺磷、杀虫脒、杀螟松、敌敌畏等有机农药和灭鼠药的原料。少量用于生产赤磷和五氧化二磷。军事上用于制造燃烧弹、曳光弹、烟幕弹和信号弹。也用于生产磷铁合金以及医药、有机原料等工业。
[0003]现有技术中,在黄磷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磷泥,每生产一吨黄磷约副产磷泥200~300kg。它是由于电炉出口炉气中含有一定量粉尘,这些粉尘一部分溶于污水,另一部分和磷有机结合形成粗磷,在污水处理和粗磷精制过程中就形成了磷泥。现有技术处理磷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回收磷泥中的元素磷,二是将磷泥处理后以磷酸和磷酸盐形式使用。在磷泥蒸馏过程中,磷泥容易集中在反应釜的底部并结壁,会造成磷泥不能均匀受热,影响升华速度和传热效果。因此,在加热磷泥的时候需要使用到转锅这一结构,即一边加热一边转动来保证转锅内的磷泥加热均匀。在磷泥加热之后磷蒸发成磷蒸汽,磷蒸汽在冷却后就形成了磷。现有技术中对磷蒸汽的处理方式是将磷蒸汽排入受磷槽中通过冷水喷淋的方式进行冷却成固态磷。这种方式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冷水,并且磷蒸汽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冷却取决去受磷槽的长度,设置较长的受磷槽难以布置,还存在难以收集磷的问题。短的受磷槽则无法对所有磷蒸汽进行有效的冷却。
[0004]在申请号为CN201520700060.4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黄磷车间过磷管道,其通过在过磷管道上安装一个冷却水箱,这样从过磷管道泄漏出来的磷蒸汽冷却成黄磷可以引流到泥磷池里。这种直接在管道内将磷蒸汽进行冷却的方式容易使得磷容易附着在管道内,以及难以收集固态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磷转锅水箱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以下技术问题:
[0006]现有技术中冷却磷蒸汽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黄磷转锅水箱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储水箱与冷却箱,其中冷却箱与转锅的出口连接;冷却箱通过底部的回水管与储水箱连通;回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0009]冷却箱内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过磷板与第二过磷板,其中,第一过磷板固接在冷却箱内一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第二过磷板固接在另一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
[0010]冷却箱内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喷淋头,第一喷淋头与水箱连通;第一过磷板与第二过磷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喷淋头,第二喷淋头与水箱
连通;
[0011]冷却箱内的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过滤板,过滤板倾斜向上的一侧与第二过磷板倾斜向下的一侧对位;冷却箱的顶部位于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冷却回水管的冷却风机。
[0012]进一步地,第一过磷板倾斜向下的一侧通过连接板与安装板连接,第一过磷板、连接板、安装板与冷却箱的侧壁之间形成冷却空间,冷却空间内设置有散热风扇。
[0013]进一步地,散热风扇具体设置有三个。
[0014]进一步地,冷却箱内的底部与过滤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角块。
[0015]进一步地,冷却箱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存料箱,存料箱与冷却箱之间设置有开口;冷却箱内设置有传输带,传输带一侧穿过开口位于存料箱内部。
[0016]进一步地,回水管靠近储水箱的一侧呈连续U型或者V型。
[0017]进一步地,存料箱内设置有水,存料箱的一侧设置有放水管,放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8]进一步地,第一喷淋头与第二喷淋头均为均匀间隔布置。
[0019]进一步地,传输带上设置有防滑纹。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第一过磷板、第二过磷板、第一喷淋头以及第二喷淋头的这种设计形成了两级冷却结构,从而有效地将磷蒸汽充分冷却。
[0022]通过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过磷板与第二过磷板的这种设计能够增加磷蒸汽在冷却箱内的行程,从而实现充分冷却。
[0023]冷却箱内的过滤板的设计能够将固态磷汇聚起来,从而实现便于收集。
[0024]回水管的设计能够方便将冷却箱内的水输送到储水箱中,储水箱则为第一喷淋头以及第二喷淋头提供水,从而实现了对水的快速回收利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导磷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传输带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记:1

储水箱,2

冷却风机,3

第一喷淋头,4

冷却箱,5

散热风扇,6

第一过磷板,61

第一导槽,7

连接板,8

安装板,9

第二喷淋头,10

第二过磷板,11

存料箱,12

阀门,13

放水管,14

开口,15

角块,16

传输带,17

过滤板,18

水泵,19

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
[0032]一种黄磷转锅水箱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连通的储水箱1与冷却箱4,其中冷却箱4与转锅的出口连接;冷却箱4通过底部的回水管19与储水箱1连通;回水管19上设置有水泵18;
[0033]冷却箱4内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过磷板6与第二过磷板10,其中,第一过磷板6固接在冷却箱4内一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第二过磷板10固接在另一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
[0034]冷却箱4内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喷淋头3,第一喷淋头3与水箱连通;第一过磷板6与第二过磷板10之间设置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喷淋头9,第二喷淋头9与水箱连通;第一喷淋头3与第二喷淋头9均通过管道与储水箱1连通,管道上设置有阀门,阀门用于控制第一喷淋头3或者第二喷淋头9打开。
[0035]冷却箱4内的底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磷转锅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储水箱(1)与冷却箱(4),其中冷却箱(4)与转锅的出口连接;冷却箱(4)通过底部的回水管(19)与储水箱(1)连通;回水管(19)上设置有水泵(18);冷却箱(4)内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过磷板(6)与第二过磷板(10),其中,第一过磷板(6)固接在冷却箱(4)内一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第二过磷板(10)固接在另一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冷却箱(4)内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喷淋头(3),第一喷淋头(3)与水箱连通;第一过磷板(6)与第二过磷板(10)之间设置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喷淋头(9),第二喷淋头(9)与水箱连通;冷却箱(4)内的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过滤板(17),过滤板(17)倾斜向上的一侧与第二过磷板(10)倾斜向下的一侧对位;冷却箱(4)的顶部位于储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冷却回水管(19)的冷却风机(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磷转锅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过磷板(6)倾斜向下的一侧通过连接板(7)与安装板(8)连接,第一过磷板(6)、连接板(7)、安装板(8)与冷却箱(4)的侧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才谢智魏淑明林胜伟李奎胡毅
申请(专利权)人:马边无穷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