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01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涉及颈椎拍摄领域。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包括:底板;头托,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升降气囊,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与头托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与头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不方便站立的患者进行侧躺拍摄,并且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肩宽对不同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进行灵活地高度调节,以便患者的头部、颈椎与身体能够在一条直线上,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在侧躺时的舒适性,还便于拍摄设备可以以最佳的拍摄角度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拍摄,有效地提高了拍摄效率。拍摄效率。拍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颈椎拍摄
,具体地说,涉及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颈椎不仅支撑头的重量,还有很大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段颈椎容易发生退化性改变,主要表现椎间盘变薄,椎骨间隙变窄,使椎间孔变小,同时,椎骨边缘易长骨刺,压迫脊神经的根部,形成颈椎病,当椎骨后面有较大的骨刺时,可压迫脊髓,使双下肢行走不稳,重者有排尿、排便困难,若是骨刺长在椎骨侧面,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头痛、视力减退等脑供血不足症状。
[0003]在对患者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拍摄颈椎正侧位时,通常需要患者站立拍摄,但是有些外伤病人或者腿脚行动不灵活的患者不方便站立,这就需要躺着拍摄,而在拍颈椎侧位片时,由于肩膀宽度的原因,容易导致头部、颈椎与身体不处在同一直线上,不仅影响患者拍摄时的舒适性,还不便于拍摄设备以最佳的拍摄角度进行拍,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包括:底板;头托,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升降气囊,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与头托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与头托固定连接;限位柱,对称设置在所述头托的两侧,且与所述头托滑动连接;颈托卷,设置在所述底板靠近头托的一侧;用于对所述颈托卷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底板位于颈托卷的下方。
[0006]为了便于对颈托卷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立板、卷轴、摇把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立板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两侧,所述卷轴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上端,所述颈托卷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卷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立板靠近卷轴的下方。
[0007]为了便于对颈托卷进行限位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螺杆、限位杆以及弧形卡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立板位于卷轴的下方,所述螺杆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限位杆对称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位于螺杆的两侧,所述弧形卡板设置在卷轴与固定板之间,所述弧形卡板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卡板与限位杆固定连接。
[0008]为了便于提高对患者的安全防护性,更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上端远离卷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防护轴,所述防护轴滚动在颈托卷的底部。
[0009]为了便于提高头托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所述立板靠近头托的一侧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与头托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设置在头托远离T型块的一侧。
[0010]为了便于对颈托卷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凹型支架和升
降气筒,所述凹型支架设置在底板靠近头托的一侧,所述颈托卷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凹型支架的上端两侧,所述升降气筒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板位于凹型支架的正下方,所述升降气筒的伸缩端与凹型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1]为了便于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头托与颈托卷上分别通过粘贴有一次性头部软垫与颈部软垫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底板、头托、升降气囊、限位柱、颈托卷以及调节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对不方便站立的患者进行侧躺拍摄,并且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肩宽对不同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进行灵活地高度调节,以便患者的头部、颈椎与身体能够在一条直线上,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在侧躺时的舒适性,还便于拍摄设备可以以最佳的拍摄角度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拍摄,有效地提高了拍摄效率。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中立板、卷轴、防护轴以及限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19]图中:1、底板;2、立板;201、T型滑槽;202、T型块;3、头托;4、升降气囊;5、限位柱;6、头部软垫;7、颈托卷;8、颈部软垫;9、卷轴;10、防护轴;11、摇把;12、固定板;13、螺杆;14、限位杆;15、弧形卡板;16、凹型支架;17、升降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参照图1

图4,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包括:底板1;头托3,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升降气囊4,固定连接在底板1与头托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底板1与头托3固定连接;限位柱5,对称设置在头托3的两侧,且与头托3滑动连接;颈托卷7,设置在底板1靠近头托3的一侧;用于对颈托卷7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安装在底板1位于颈托卷7的下方。
[0023]当需要对患者颈椎病且不方便站立的患者进行颈椎拍摄时,医护人员首先将该支架安装在床体上,接着再引导患者侧躺在床体上,并使患者的颈部放置在颈托卷7上,头部放置在头托3上,然后再依据患者的肩膀宽度通过升降气囊4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高度调节,使其头部可以位于两个肩膀中间的位置,调节好患者的头部位置后,此时便可通过调节机构来对颈托卷7的高度进行调节,让颈椎平行与底板1,从而便可使其患者的头部、颈椎与身体能够在一条直线上,调整好患者头部与颈椎的高度以后,固定住头托3与颈托卷7的高
度便可对患者的颈椎进行侧位拍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颈椎拍摄设备对颈托部分的材质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成像颈椎部分时,可以使调节机构和颈托卷7采用塑料材质或不影响成像的其他非金属材质制成,通过底板1、头托3、升降气囊4、限位柱5、颈托卷7以及调节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对不方便站立的患者进行侧躺拍摄,并且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肩宽对不同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进行灵活地高度调节,以便患者的头部、颈椎与身体能够在一条直线上,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在侧躺时的舒适性,还便于拍摄设备可以以最佳的拍摄角度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拍摄,有效地提高了拍摄效率。
[0024]实施例2:
[0025]参照图1

图4,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调节机构包括立板2、卷轴9、摇把11以及限位组件,立板2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两侧,卷轴9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上端,颈托卷7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卷轴9固定连接,限位组件安装在立板2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头托(3),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上方;升降气囊(4),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与头托(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1)与头托(3)固定连接;限位柱(5),对称设置在所述头托(3)的两侧,且与所述头托(3)滑动连接;颈托卷(7),设置在所述底板(1)靠近头托(3)的一侧;用于对所述颈托卷(7)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底板(1)位于颈托卷(7)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立板(2)、卷轴(9)、摇把(11)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立板(2)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两侧,所述卷轴(9)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板(2)相互远离的一侧上端,所述颈托卷(7)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卷轴(9)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立板(2)靠近卷轴(9)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位颈椎正侧位拍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12)、螺杆(13)、限位杆(14)以及弧形卡板(15),所述固定板(12)固定连接在立板(2)位于卷轴(9)的下方,所述螺杆(13)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2)上,所述限位杆(14)对称滑动连接在固定板(12)位于螺杆(13)的两侧,所述弧形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梁凯轶赵宾飞杨兆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