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显性点判断的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90696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1
一种基于非显性点判断的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采用逐行和/或逐列扫描的方式进行采样,根据输出像素点与对应的至少一个采样点的映射距离,获取在同行和/或同列采样过程中的非显性点;基于非显性点的像素值,判断其是否为特异点;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输出像素点的像素值。上述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计算速度,节省算力,还能提升图像处理的质量。还能提升图像处理的质量。还能提升图像处理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非显性点判断的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非显性点判断的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拍摄技术及网络带宽的迅速发展,拍摄或传输的图像可以达到4K *4K的分辨率,在显示器需要显示的像素达到千万以上数量级别。但当将图像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时,如目前广泛应用的LCD、OLED、MiniLED、MicroLED等显示屏,如果分辨率达不到图像本身的分辨率时,将无法高保真地显示图像。
[0003]图像与显示屏的分辨率不匹配,使得显示效果受到显示屏分辨率的较大限制。例如,当将一幅1920*1080的图像通过智能手表界面进行显示时,就需要对待显示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得其能够适配手表显示屏界面的分辨率。早期的做法是将显示图像直接拉伸或缩小到屏幕对应的分辨率,或者将显示图像的周围补充黑画面,但是上面两种方式都会影响显示效果或损失图像信息,影响观看体验。目前,业界通常通过各种下采样的压缩算法使形成的低分辨图像尽可能包含原始高分辨图像的相关信息,或提高边缘清晰度,例如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显性点判断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采用逐行和/或逐列扫描的方式进行采样,根据输出像素点与对应的至少一个采样点的映射距离,获取在同行和/或同列采样过程中的非显性点;基于非显性点的像素值,判断其是否为特异点;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输出像素点的像素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性点与任一个输出像素点之间均为非最近映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同行和/或同列采样过程中的非显性点包括:获取与每个输出像素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采样点,计算每个采样点与输出像素点的映射距离;遍历同行/同列的输出像素点,获取一个或多个非显性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同行和/或同列采样过程中的非显性点包括:按照待处理图像与输出图像之间的压缩比,将输出像素点划分为至少一个像素包,针对单个像素包中的每个输出像素点,执行以下步骤:计算一个或多个采样点与输出像素点的映射距离;遍历像素包中的所有输出像素点,获取一个或多个非显性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行或列的压缩比为2:3时,非显性点为映射距离为次近的采样点。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非显性点的像素值判断其是否为特异点包括:基于所述非显性点的像素值计算其特异值,判断该特异值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当超过设定阈值时,则该非显性点为特异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非显性点只有一个时,计算该非显性点与其任一相邻输入像素点的像素值差异,将所述像素值差异作为该非显性点的特异值。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在不止一个非显性点的特异值超过设定阈值时,与设定阈值相差最大的非显性点作为特异点。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的一种或组合确定所述设定阈值:待处理图像中输入像素点的像素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人眼可辨别的色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输出像素点的像素值包括:将特异点的像素值作为输出像素点的像素值。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当前以及此后的采样过程中,剔除所确定的特异点,根据剔除后的采样点重新计算。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处理图像包括以下一种或组合:获取由其他设备发送而来的待处理图像,或通过摄像头采集获取,或从视频流中进行截取。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蓉覃正才
申请(专利权)人:欣瑞华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