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护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91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护理保护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外端部与外部的尿袋连通,引流管的外侧靠近其内端部的位置套设有支架管,支架管的内端部与引流管的内端部固定密封连接,支架管的外侧面密封滑动连接有保护座,保护座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有保护管,保护管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有固定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不仅能通过引流管将患者膀胱内部的尿液流入尿袋内,也能使患者的重建段尿道在生长愈合时分泌的分泌物通过引流管排出,既能够便捷的对重建段尿道内侧面进行清洗或上药护理,还能有效的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保护,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实现重建段尿道快速生长和愈合。实现重建段尿道快速生长和愈合。实现重建段尿道快速生长和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护理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护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尿道下裂是一种男性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缺陷,可通过尿道下裂修复术进行修复矫正,尿道下裂修复术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矫正下躯的畸形,它一般需要切除阴茎腹侧的一些纤维素,完全伸直尿径,这样有助于患者以后的性生活;第二个是形成尿道,使其开口尽可能的接近正常。
[0003]目前,在术后伤口恢复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患儿尿道留置全长尿道支架管将尿液从膀胱引流出,避免患儿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同时使大量尿液直接通过尿道支架管引流入尿袋,跨过重建段尿道及阴茎表面皮肤伤口,能有效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由于术后伤口恢复后期患儿基本不会出现尿潴留,伤口感染的几率亦大幅度降低,若继续留置全长尿道支架管则不仅会增加泌尿系逆行感染的风险,同时尿道支架管头端置入膀胱内会刺激膀胱壁给患儿带来不适感,影响日常生活;但此时尿道伤口并未完全愈合,完全拔除尿道支架管,则重建段尿道失去尿道支架管的支撑,伤口瘢痕向尿道管腔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护理保护装置,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的外端部与外部的尿袋连通,其特征在于:引流管(1)的外侧靠近其内端部的位置套设有支架管(2),支架管(2)的内端部与引流管(1)的内端部固定密封连接,引流管(1)的内端部设有单向流通组件,单向流通组件能够使支架管(2)和引流管(1)的内端部与引流管(1)单向流通,支架管(2)的外侧面密封滑动连接有保护座(3),保护座(3)内部设有能够吸附在手术部位的吸附组件,保护座(3)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有保护管(4),保护管(4)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有固定座(5),固定座(5)的内部设有能够固定在患者阴茎根部的固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护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流通组件包括引流管(1)的上端端部设置的“喇叭”状的扩口(7),扩口(7)顶部的外侧面与支架管(2)的内侧面密封固定连接,支架管(2)的上端端部设有圆弧形的翻边(8),翻边(8)的内侧面与扩口(7)的内侧面平滑过渡并密封固定连接,扩口(7)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的皮套(9),皮套(9)的横截面呈“M”形,皮套(9)的下端内部开设有孔隙(10),引流管(1)的侧壁对应皮套(9)的下端外侧开设有引流孔(11),皮套(9)采用质地柔软且弹性较好的材料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护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组件包括空腔(19),空腔(19)开设于保护座(3)的内部,保护座(3)内侧面的形状设置为与阴茎部位外形匹配的凹槽(20),凹槽(20)的侧面开设有与空腔(19)连通的多个密布的气孔(21),保护座(3)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柔性材料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护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环槽(22),环槽(22)开设在固定座(5)的内侧面,环槽(22)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导轨(23),环形导轨(23)的内部密封转动连接有转动圈(24),转动圈(24)的内侧面螺纹密封连接有升降圈(25),升降圈(25)上端沿其轴向开设有引导孔(26),引导孔(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引导杆(27),引导杆(27)的外端部固定安装在环槽(22)内部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诗林杨泽咸华葛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