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91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晕渲地形数据处理:根据所需制作的间距参数并结合所制作木雕地形图的木雕尺寸,利用DEM模拟生成相应晕渲地形数据;S2、选材与处理:选取木纹、颜色一致的木材,对其进行预处理;S3、雕刻制作:将地形数据存为STL格式模型导入专业数控软件,精雕软件将数据转换为可识别的ENG数控格式,完成雕刻制作;S4、打磨处理:使用砂纸打磨抛光时砂纸的移动要顺着木雕的纹路进行打磨;S5、上蜡处理:通过蜡油对打磨后的木雕进行上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运用专业地形数据通过多级操作制作的地形模型不仅精细化呈度高、一览性强、仍保留地形可量测的属性。的属性。的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测绘地理信息和3D雕刻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雕刻,在雕塑中是把木材、石头或其他材料切割或雕刻成预期的形状皆可称之为雕刻,近几年雕刻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对雕刻艺术品的精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雕刻方法对工匠技术水平的要求极高,而且还具有时间周期长、效率低等特点,目前均通过雕刻机对艺术品进行雕刻。
[0003]在专利号为CN202211554387.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不规则圆雕异形体雕刻加工工艺,所述不规则圆雕异形体雕刻加工工艺具体如下:S1:选择需要加工的不规则物体,放置于雕刻机上,并与雕刻机相固定;S2:雕刻机对不规则物体进行扫描,采集三维立体模型,并储存;S3:通过计算机对三维立体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建立雕刻图形与计算雕刻深度;S4:将建立的图形与三维立体模型进行组合,确定雕刻图形边界与雕刻路径,并转换成数据;S5:将图形布局、雕刻路径与雕刻深度数据导入雕刻机床内进行雕刻;S6:通过雕刻机刻刀底部的传感器控制刻刀与不规则物体的距离,通过修改距离参数实现不规则物体雕刻深度可控的效果;S7:通过人工对雕刻完成的不规则物体进行检测修正,获得合格雕刻产品。可实现对不规则物体雕刻深度进行控制的目的,使提高了不规则物体雕刻成品率与效率,达到了不规则物体雕刻深度可控的效果。
[0004]现有专利的缺陷在于,虽然实现了对不规则物体雕刻深度进行控制的目的,但是缺乏将地形类更为细致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还原在精雕的物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不规则圆雕异形体雕刻加工工艺缺乏将地形类更为细致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还原在精雕的物体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0008]S1、晕渲地形数据处理:根据所需制作的间距参数并结合所制作木雕地形图的木雕尺寸,利用DEM模拟生成相应晕渲地形数据;
[0009]S2、选材与处理:选取木纹、颜色一致的木材,对其进行预处理;
[0010]S3、雕刻制作:将地形数据存为STL格式模型导入专业数控软件,精雕软件将数据转换为可识别的ENG数控格式,完成雕刻制作;
[0011]S4、打磨处理:使用砂纸打磨抛光时砂纸的移动要顺着木雕的纹路进行打磨;
[0012]S5、上蜡处理:通过蜡油对打磨后的木雕进行上蜡。
[0013]进一步地,晕渲地形数据处理的详细步骤包括:
[0014]S101、测绘生产地形数据DWG;
[0015]S102、ArcGIS生成分辨率为5米的大比例尺DE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
[0016]S103、GlobalMapper分析地形地势起伏,设计模型大小;
[0017]S104、FMEDesktop将数字模型生产为,表面三角格网数据,数据型态为:面形,格式为dxf;
[0018]S105、3dsmax转换数据为立体光刻文件,格式为STL;
[0019]S106、数控软件导入STL文件,生成可识别的ENG数控格式,执行雕刻指令。
[0020]进一步地,步骤S2的详细步骤包括:
[0021]S201、选取质地坚硬的木材;
[0022]S202、再选取木纹、颜色一致的雕刻板;
[0023]S203、对雕刻板进行烘干处理,确保雕刻板含水率在一定范围以内;
[0024]S204、烘干后的雕刻板进行刨料、压料、拼板和砂光工序处理。使其满足产品尺寸要求。
[0025]进一步地,步骤S3的详细步骤包括:
[0026]S301、将处理好的雕刻板固定在雕刻机工作台上,进行刀头定位;
[0027]S302、先用0.4CM平刀,路径设置为0.8毫米,进行粗胚雕刻,雕出大概轮廓;
[0028]S303、换0.3毫米的锥形平底刀,路径设置为0.14毫米进行3D精细雕刻;
[0029]S304、最后利用纯手工对雕刻出的文字注记进行精细加工。
[0030]进一步地,步骤S4的详细步骤包括:
[0031]S401、将经过步骤S3的木雕地形模型先进行刮磨;
[0032]S402、采用粗砂纸顺着木雕纤维方向进行一次粗打磨;
[0033]S403、使用细砂纸进行细致的打磨;
[0034]S404、采用柔软的布料对木雕进行擦拭。
[0035]进一步地,步骤S5选用木蜡油作为木雕的上蜡材料。
[0036]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7]本方法是将现代数控3D雕刻技术、传统手工雕刻工艺与数字地理信息处理技术整合进行精细化木雕工艺地形制作的方法。解决了常规人工制作投入人员多,却手误差大,观感效果差的弊端,本方法实现运用专业地形数据通过多级操作制作的地形模型不仅精细化呈度高、一览性强、仍保留地形可量测的属性,宏扬了我国传统木雕艺术气息,地形模型可作规划研究,也可作为观赏性艺术品流向市场。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0041]S1、晕渲地形数据处理:根据所需制作的间距参数并结合所制作木雕地形图的木雕尺寸,利用DEM模拟生成相应晕渲地形数据;地貌模型采用的原始数据与等高线模型一致
化处理,也为DEM数据。
[0042]S2、选材与处理:选取木纹、颜色一致的木材,对其进行预处理;
[0043]S3、雕刻制作:将地形数据存为STL格式模型导入专业数控软件,精雕软件将数据转换为可识别的ENG数控格式,完成雕刻制作;
[0044]S4、打磨处理:使用砂纸打磨抛光时砂纸的移动要顺着木雕的纹路进行打磨;
[0045]S5、上蜡处理:通过蜡油对打磨后的木雕进行上蜡。
[0046]晕渲地形数据处理的详细步骤包括:
[0047]S101、测绘生产地形数据DWG;
[0048]S102、ArcGIS生成分辨率为5米的大比例尺DE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
[0049]S103、GlobalMapper分析地形地势起伏,设计模型大小;
[0050]S104、FMEDesktop将数字模型生产为,表面三角格网数据,数据型态为:面形,格式为dxf;
[0051]S105、3dsmax转换数据为立体光刻文件,格式为STL;
[0052]S106、数控软件导入STL文件,生成可识别的ENG数控格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晕渲地形数据处理:根据所需制作的间距参数并结合所制作木雕地形图的木雕尺寸,利用DEM模拟生成相应晕渲地形数据;S2、选材与处理:选取木纹、颜色一致的木材,对其进行预处理;S3、雕刻制作:将地形数据存为STL格式模型导入专业数控软件,精雕软件将数据转换为可识别的ENG数控格式,完成雕刻制作;S4、打磨处理:使用砂纸打磨抛光时砂纸的移动要顺着木雕的纹路进行打磨;S5、上蜡处理:通过蜡油对打磨后的木雕进行上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晕渲地形数据处理的详细步骤包括:S101、测绘生产地形数据DWG;S102、ArcGIS生成分辨率为5米的大比例尺DEM数据;S103、GlobalMapper分析地形地势起伏,设计模型大小;S104、FMEDesktop将数字模型生产为表面三角格网数据;S105、3dsmax转换数据为立体光刻文件;S106、数控软件导入STL文件,生成可识别的ENG数控格式,执行雕刻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质精雕晕渲地形模型制作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翰新郑运松颜宇刘军和世开程飞孟星星徐莹郭磊夏君李哲许国光罗雪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