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组成的隧道防火分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686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组成的隧道防火分隔系统,包括数个安装在隧道顶部的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与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连接的消防支管,与消防支管连接的水幕系统控制阀组,均与水幕系统控制阀组连接的消防主管和火灾报警控制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并且设置在隧道顶部的火灾探测器,与消防主管连接的消防总阀,与消防总阀连接的消防水泵,以及与消防水泵连接的消防水池;所述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按垂直于隧道纵向方向排布设置至少2排,并且同一排的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呈均匀排布,位于同一排的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喷射的水幕均垂直于隧道纵向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喷射的水幕厚度均匀、覆盖面积广、适用范围广、隔热隔烟效果良好。效果良好。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组成的隧道防火分隔系统
[0001]本申请是名为《一种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及由其组成的隧道防火分隔系统》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8年03月08日,申请号为201810189188.7。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特别是涉及一种由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组成的隧道防火分隔系统。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社会发展对交通状况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隧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交通运输中承担着重要的枢纽作用。由于隧道为相对密闭的空间,而且交通隧道地形较复杂,行驶的车辆受光线、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隧道内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为此,在控制行驶车辆车速的同时,交通隧道本身还需要满足消防、通风、照明等要求。
[0004]隧道火灾包括隧道附属用房火灾、隧道设备火灾和隧道内汽车火灾,为防止火灾蔓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尤其是在火势较大、车辆堵塞且消防车无法进入的情况下,须将火灾控制在一定区域。现有交通隧道一般采用喷涂防火涂料、安装防火板材等被动防火措施提高隧道结构耐火性能,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

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等设施提高隧道防灾减灾能力,并在两隧道间的人行、车行横通道设置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作为防火分隔。但是,在纵向行车主隧道(隧道纵向)并未设置防火分隔措施,火灾烟气、热量极易沿隧道纵向扩散,影响人员逃生,并且火灾可能沿隧道纵向蔓延。为了保障隧道人员逃生条件,避免火灾进一步蔓延,有必要设计一种既不影响隧道车辆通行,又可实现隧道防火分隔的消防系统。这就需要应用水喷淋或水幕分隔系统,而采用传统的开式洒水喷头或水幕喷头时,存在喷淋死角,形成的水墙或水幕不能全面覆盖隧道横断面。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覆盖面积广、结构简单、隔热隔烟效果良好的水幕喷头,并在此基础上组成隧道水幕分隔系统,以满足消防防火分隔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组成的隧道防火分隔系统。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一种由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组成的隧道防火分隔系统,包括数个安装在隧道顶部的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与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连接的消防支管(19),与消防支管(19)连接的水幕系统控制阀组(12),均与水幕系统控制阀组(12)连接的消防主管(15)和火灾报警控制器(13),与火灾报警控制器(13)连接并且设置在隧道顶部的火灾探测器(14),与消防主管(15)连接的消防总阀(16),与消防总阀连接的消防水泵(17),以及与消防
水泵(17)连接的消防水池(18);所述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按垂直于隧道纵向方向排布设置至少2排,并且同一排的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呈均匀排布,位于同一排的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喷射的水幕均垂直于隧道纵向方向;
[0009]所述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包括采用螺纹与消防管道连接的喷头主体(1),设置在喷头主体(1)侧边、且间隔布设的2个窗口式水幕喷嘴(3)和2个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2),设置在喷头主体(1)底部中央的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4),设置在喷头主体(1)内的内流道(5),设置在喷头主体(1)内、用于窗口式水幕喷嘴(3)和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2)均与内流道(5)连通的第一腔体(6),贯穿第一腔体(6)设置并且呈锥形状的分流体(7),以及设置在分流体(7)内、用于连通内流道(5)和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4)的第二腔体(8);所述窗口式水幕喷嘴(3)和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2)环形均匀间隔设置在喷头主体(1)侧边,并且所述窗口式水幕喷嘴(3)、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2)和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4)喷射的水幕在同一平面;所述分流体(7)底部与喷头主体(1)固定连接并且该分流体(7)的顶部设置在内流道(5)内,通过第二腔体(8)将流出内流道(5)的消防水分流;所述窗口式水幕喷嘴(3)为单口型、双口型其中之一;所述窗口式水幕喷嘴(3)和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2)喷射消防水的总流量是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4)喷射消防水流量的4倍;所述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2)、窗口式水幕喷嘴(3)和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4)的水幕展角均在120
°
至150
°
之间;
[0010]所述隧道划分为多段区域,共计多排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并且每一组设置一个水幕系统控制阀组(12),在每个区域内至少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14);当某一区域内发生火灾时,所述某一区域的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火灾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至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启动消防水泵和该区域边缘的多排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在该火灾区域的两端均形成多层消防水幕。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巧妙地设置组合式水幕喷头,通过窗口式水幕喷嘴、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和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将消防水喷射成垂直于隧道纵向方向的水幕,且该水幕可360
°
无死角覆盖喷头所在位置及其周边区域,少量喷头的组合即可有效、全面覆盖整个隧道横断面,为隧道防火隔离提供保障。其中,通过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向左右方向喷射水幕,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向下喷射水幕,并且单口或者双口型的窗口式水幕喷嘴向上喷射水幕。由于窗口式水幕喷嘴、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和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喷射的角度均在120
°
至150
°
之间,可保障任一组合式水幕喷头能喷射形成连续、无间隙、360
°
无死角的水幕。另外,在喷头主体内设置连通窗口式水幕喷嘴和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的第一腔体和由分流体构成的第二腔体,并且该第二腔体将内流道内的消防水分流,保证了窗口式水幕喷嘴、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和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喷射的水量和水压均相等,从而,使水幕的厚度及分布更均匀,提高组合式水幕喷头防火分隔效果。
[001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组合式水幕喷头组成的隧道防火分隔系统,该组合式水幕喷头均匀间隔设置呈排状,并且同一排的组合式水幕喷头喷射的水幕均垂直于隧道纵向方向。通过排状分布的组合式水幕喷头将隧道分成若干个区,在每一区内均设置有火灾探测器,当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的火灾信号时,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信号启动消防水泵和该区间两端的水幕系统控制阀组,通过组合式水幕喷头形成连续、厚度均匀的分隔水幕,将火灾控制在该区域内,防止火势蔓延。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分隔系
统,可有效地阻断火势蔓延,起到有效的隔绝作用。可以说,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喷射的水幕厚度均匀、覆盖面积广、适用范围广、隔热隔烟效果良好等优点,在消防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组成的隧道防火分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安装在隧道顶部的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与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连接的消防支管(19),与消防支管(19)连接的水幕系统控制阀组(12),均与水幕系统控制阀组(12)连接的消防主管(15)和火灾报警控制器(13),与火灾报警控制器(13)连接并且设置在隧道顶部的火灾探测器(14),与消防主管(15)连接的消防总阀(16),与消防总阀连接的消防水泵(17),以及与消防水泵(17)连接的消防水池(18);所述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按垂直于隧道纵向方向排布设置至少2排,并且同一排的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呈均匀排布,位于同一排的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喷射的水幕均垂直于隧道纵向方向;所述组合式消防水幕喷头(11)包括采用螺纹与消防管道连接的喷头主体(1),设置在喷头主体(1)侧边、且间隔布设的2个窗口式水幕喷嘴(3)和2个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2),设置在喷头主体(1)底部中央的第二下垂式水幕喷嘴(4),设置在喷头主体(1)内的内流道(5),设置在喷头主体(1)内、用于窗口式水幕喷嘴(3)和第一下垂式水幕喷嘴(2)均与内流道(5)连通的第一腔体(6),贯穿第一腔体(6)设置并且呈锥形状的分流体(7),以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明强张泽江刘微蒋亚强李平立何勤理张文华冯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