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电碳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83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企业电碳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涉及电碳关系监测技术领域,其目的是建立更为精准的电碳模型,包括进行指标体系构建,所述指标体系包括因变量和自变量;采集数据集并进行异常点剔除以及变量共线性分析;模型评估与模型选择,获取最终模型;根据选择的最终模型基于所述自变量和所述因变量进行模型构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以提升水泥企业碳排放数据预测的准确性的优点。据预测的准确性的优点。据预测的准确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电碳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碳关系监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企业电碳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行业的发展,水泥行业中碳排放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准确计量水泥行业碳排放量是企业进行碳绩效管理的关键。然而,水泥行业碳排放统计口径多样、排放来源复杂,且当前对于水泥行业碳排放检测以传统碳排查方法为主,监测成本高、灵活性低、覆盖范围有限,为准确掌握水泥行业碳排放现状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0003]电力是能源消费的重要构成,水泥行业生产过程与电力消费关系密切,且电力消费数据具有准确度高、易于获取、实时性强的特点。水泥行业为流程工艺,当前水泥行业生产工艺与产品较为统一,电力作为水泥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关键能源投入,与水泥企业碳排放产生的主要环节高度相关,如熟料制备工段、水泥粉磨工段。研究水泥企业的“电碳”关联关系,建立具有实践意义的水泥企业“电碳”监测模型,对于水泥企业碳排放监测和预测具有应用价值与实际操作意义。
[0004]而为了获取更准确和更有意义的电碳监测,更是需要建立精准的电碳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企业电碳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指标体系构建,所述指标体系包括因变量和自变量;采集数据集并进行异常点剔除以及变量共线性分析;模型评估与模型选择,获取最终模型;根据选择的最终模型基于所述自变量和所述因变量进行模型构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电碳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因变量包括电碳指数,所述因变量包括熟料生产中碳酸盐分解排放因子、熟料生产电力排放因子、熟料工序耗电量在全厂用电量的占比和水泥熟料产量比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企业电碳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碳指数的获取方法为:所述熟料生产中碳酸盐分解排放因子X1的获取方法为:X1=熟料氧化钙含量*44/56+孰料中氧化镁含量*44/40;所述熟料生产电力排放因子X2的获取方法为:X2=(熟料工段余热供电量*0+熟料工段电网供电电量*当地所在区域电网排放因子)/熟料工段耗电量所述熟料工序耗电量在全厂用电量的占比X3的获取方法为:X3=(全厂总用电量

外输电量

水泥工段耗电量)/全厂用电总量所述水泥熟料产量比值X4的获取方法为:X4=水泥产量/熟料产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电碳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异常点剔除的方法为:采用均值线性漂移回归模型对数据集进行拟合,以删除学生化残差绝对值大于残差阈值的标准对异常值进行剔除;采用均值线性漂移回归模型对剔除异常值后的数据集,以删除学生化残差绝对值大于残差阈值的标准对异常值进行剔除;重复上一步操作直至没有异常值;所述残差阈值标准为3,所述删除学生化残差为t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栋梁缪雨含薛万磊罗小虎李晨辉牟颖王鹏安鹏郑志杰谢红涛赵昕王振坤李校莹牛华忠管大顺史英刘知凡厉艳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