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混合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
,具体为一种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混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申请号为CN112078012B的一种混凝土混合装置,具体公开了包括混料筒、固定座和连接筒,所述固定座的中心位置处竖直开设有第二连接腔,且第二连接腔外侧的固定座内部以第二连接腔为圆心等间距开设有三个储料腔,所述第二连接腔内部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导料腔,驱动齿轮正上方的固定座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侧的固定座顶部竖直穿插有进水管,三个所述第一进料口位置处的连接筒侧壁上皆开设有导料口,所述连接筒的底部横向开设有第一连接腔,且第一连接腔两端的内侧壁上皆通过轴承横向安装有混料筒。现有用于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的混合装置通过搅拌叶片对料筒中的原料进行混合,由于碎石中含有粗集料和细集料,两者的密度差异较大,混合过程中轻、重原料不易混合,且分层现象明显,由于细集料的比重远远小于粗集料,所以其中一部分细集料一直悬浮在粗集料上方,即使混合时间延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2),两块所述支撑板(2)的相对侧均可转动安装有柱体(3),两个所述柱体(3)之间设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端部固定连接在柱体(3)的端部,位于一侧的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9)表面喷涂有防锈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与位于一侧的柱体(3)相连,所述柱体(3)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5),还包括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设置在支撑板(2)上端,所述安装槽(6)与两个连接座(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6)内设置有筒体(7),所述筒体(7)一端延伸至安装槽(6)外,所述筒体(7)焊接在安装槽(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7)内底部中央处可转动安装有中位轴(8),所述中位轴(8)上固定安装有多块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叶片(9),所述筒体(7)内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输送螺杆(10),所述输送螺杆(10)平行与筒体(7)设置,所述输送螺杆(10)端部均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固定安装在筒体(7)内侧,所述输送螺杆(10)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安装座(11)上,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筒体(7)上,所述驱动机构与中位轴(8)和多个输送螺杆(10)相连;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同步轴(12),多个所述同步轴(12)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多个安装座(11)上,所述同步轴(12)贯穿安装座(11)并与输送螺杆(10)固连,所述同步轴(12)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内齿轮(13),所述筒体(7)端部可转动安装有内齿圈(14),所述内齿圈(14)设置在多个内齿轮(13)外,所述内齿圈(14)与多个内齿轮(13)啮合,所述中位轴(8)一端贯穿筒体(7),所述安装槽(6)上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5),所述第一转轴(15)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与内齿圈(14)啮合,所述筒体(7)外固定安装有机座(17),所述机座(17)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15)固定连接,还包括间歇式联动组件,所述间歇式联动组件安装在筒体(7)上,所述间歇式联动组件与第一转轴(15)和中位轴(8)相连;所述间歇式联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固连在中位轴(8)的端部,所述筒体(7)外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20),所述第二转轴(20)上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齿轮(21),所述不完全齿轮(21)与第二齿轮(19)啮合,所述第一转轴(15)与第二转轴(20)之间安装有第一皮带机构(22),所述第一转轴(15)与第二转轴(20)之间可通过第一皮带机构(22)传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凝土生产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圆盘(23),所述柱体(3)一端贯穿支撑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年佳,李自然,刘丹阳,张思宇,温树波,
申请(专利权)人:温树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