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72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涉及风力发电机叶片除冰技术领域,包括电加热涂层和多个电极组,叶片上的整体加热区域分为多段待加热区域,所述电加热涂层设置于叶片的多段待加热区域上,多个所述电极组均与所述电加热涂层连通,一个所述电极组对应于一个所述待加热区域,任意一个所述电极组均与电源能够通断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高效节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高效节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叶片除冰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除冰技术目前已经引起了多领域的重视。由于风电机组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很大,其中叶片覆冰是影响机组安全和发电量的最主要因素。叶片覆冰会导致叶片翼型的改变,影响机组出力,严重时会导致机组停机并产生较大的功率曲线偏差,造成发电量损耗,并会影响叶轮的平衡,导致叶片及传动部件载荷不均匀,影响机组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此外,由于风机旋转导致覆冰的脱离会危害周围人口和财产的安全。因此,针对风力发电机进行防除冰是十分紧迫而又必要的。
[0003]现有的用于风机叶片的防结冰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依赖于能量输入的主动防冰方式或仅依靠涂层的被动防冰方式。被动方式耐久性差且在雨雪等动态环境中无法有效实现防冰。主动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种:气热防冰和电热防冰。相比于气热防冰,电热防冰更为高效稳定,但现有的电热系统均利用单一的电极对加热区域进行均匀加热,然后实际上,由于叶片弧度的影响,导致各区域的积冰状况以及积冰难易程度并不相同,极易导致除冰不完全与能量浪费。
[0004]基于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高效节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涂层和多个电极组,叶片上的整体加热区域分为多段待加热区域,所述电加热涂层设置于叶片的多段待加热区域上,多个所述电极组均与所述电加热涂层连通,一个所述电极组对应于一个所述待加热区域,任意一个所述电极组均与电源能够通断的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电极组包括供电正电极、供电负电极、子正电极和子负电极,所述待加热区域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供电正电极和所述供电负电极,所述子正电极和所述子负电极设置有多条,所述子正电极的一端和所述供电正电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供电负电极延伸,所述子负电极的一端和所述供电负电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供电正电极延伸,多条所述子正电极和所述子负电极交叉设置。
[0009]优选的,任意相邻的所述子正电极和所述子负电极之间的间隔不完全相同,所述叶片的冷负载大的区域上布设的所述子正电极和所述子负电极之间的间隔小于冷负载小的区域上布设的所述子正电极和所述子负电极之间的间隔。
[0010]优选的,所述电极组设置于所述电加热涂层下方。
[0011]优选的,还包括总正电极和总负电极,所述总正电极和所述总负电极设置于所述整体加热区域相对的两侧,所述总正电极能够和所述供电正电极连通,所述总负电极能够和所述供电负电极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待加热区域为连续区域且位于所述叶片的前部分,所述待加热区域沿着所述叶片的展向延伸布设。
[0013]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涂层能够采用石墨烯电热层、碳纳米管电热层、石墨电热层、金属电热层或PTC电热层。
[0014]优选的,通过MOS管控制所述电极组与所述电源之间的通断。
[0015]优选的,各电极能够为铜电极、铝电极、金电极或银电极。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将叶片上的整体加热区域分块并进行独立加热,实际应用时,可通过结冰传感器来检测结冰区域以及结冰程度,而后通过控制结冰区域的电极组工作,以实现除冰,未结冰区域或结冰少的区域不进行加热,以实现节能效果。
[0018]另外,通过控制子正电极和子负电极之间的间隔来实现不同区域多功率加热,在易结冰位置应布置具有较小电阻的电热涂层,使其在相同供电状况下,发热较多,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电极分布示意图;
[0022]图中:1

叶片;2

电加热涂层;3

电极组;4

供电线;51

总正电极;52

总负电极;61

供电正电极;62

供电负电极;63

子正电极;64

子负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高效节能。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加热涂层2和多个电极组3,叶片1上的整体加热区域分为多段待加热区域,待加热区域为连续区域且位于
叶片1的前部分(包括前缘以及靠近前缘的部分上下表面),待加热区域沿着叶片1的展向延伸布设,在其他实施例中,整体加热区域也可为整个叶片表面(即将电加热涂层2涂覆于整个叶片表面),电加热涂层2设置于叶片1的多段待加热区域上,多个电极组3均与电加热涂层2连通,电极组3设置于电加热涂层2下方,一个电极组3对应于一个待加热区域,任意一个电极组3均与电源能够通断的连接。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将叶片1上的整体加热区域分块并进行独立加热,实际应用时,可通过结冰传感器来检测结冰区域以及结冰程度,而后通过控制结冰区域的电极组3工作,以实现除冰,未结冰区域或结冰少的区域不进行加热,以实现节能效果。
[0028]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极组3包括供电正电极61、供电负电极62、子正电极63和子负电极64,
[0029]待加热区域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供电正电极61和供电负电极62,子正电极63和子负电极64设置有多条,子正电极63的一端和供电正电极61连接,另一端向供电负电极62延伸,子负电极64的一端和供电负电极62连接,另一端向供电正电极61延伸,多条子正电极63和子负电极64交叉设置。
[0030]且任意相邻的子正电极63和子负电极64之间的间隔不完全相同,叶片1的冷负载大的区域上布设的子正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涂层和多个电极组,叶片上的整体加热区域分为多段待加热区域,所述电加热涂层设置于叶片的多段待加热区域上,多个所述电极组均与所述电加热涂层连通,一个所述电极组对应于一个所述待加热区域,任意一个所述电极组均与电源能够通断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包括供电正电极、供电负电极、子正电极和子负电极,所述待加热区域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供电正电极和所述供电负电极,所述子正电极和所述子负电极设置有多条,所述子正电极的一端和所述供电正电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供电负电极延伸,所述子负电极的一端和所述供电负电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供电正电极延伸,多条所述子正电极和所述子负电极交叉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叶片分段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所述子正电极和所述子负电极之间的间隔不完全相同,所述叶片的冷负载大的区域上布设的所述子正电极和所述子负电极之间的间隔小于冷负载小的区域上布设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伟刘晓林王泽林澜赵泽辉朱彦曈陈济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