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672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与方法,长廊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清理水中杂物的过滤部,过滤部连通有人造瀑布和人造喷泉相互连通;过滤部包括设置在水体内的过滤箱,过滤箱顶端敞口,过滤箱的底端设置有排渣组件;过滤箱的出口分别与人造瀑布和人造喷泉连通;排渣组件包括设置在过滤箱底端的分离箱,分离箱连通有输送筒,输送筒倾斜设置,输送筒的出口连通有储渣箱;分离箱的底端连通有过滤箱,过滤箱的出口与外界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园林景观的布置设置,在丰富园林景观的同时提高了对园林水体的净化,减少了园林水体的腐败变质,提高了游客的体验,同时本系统的体积小,噪音低,运行和维护的成本低,适于园林水体内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园林景观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景观内的水体为封闭式的内循环水体由于面积小,水体流动性差,无人管理,水体缺乏自净能力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会产生变质,水体内的藻类和微生物繁衍,导致水体发绿发臭,严重影响园林景观内的游园体验;水体内藻类疯涨,水面产生油膜等现象导致水体内的含氧量不足,严重影响水体内的金鱼、锦鲤等水生生物,甚至死亡。
[0003]现有的园林景观内的水体一般是通过瀑布的方式进行循环流动,但单纯的瀑布的净化能力不足,而大型的水体净化设备体积大,占地面积广,影响园林的观赏性,同时还存在噪音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使其不方便在园林的水体中使用。
[0004]因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与方法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与方法。<br/>[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包括设置在水体(1)上的长廊(2),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廊(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清理水中杂物的过滤部(3),所述过滤部(3)分别与所述长廊(2)下的人造瀑布(4)和人造喷泉(5)相互连通,所述过滤部(3)连通有反冲洗组件;所述过滤部(3)包括设置在水体(1)内的过滤箱(12),所述过滤箱(12)顶端敞口,所述过滤箱(12)的底端设置有排渣组件;所述过滤箱(12)的出口分别与所述人造瀑布(4)和所述人造喷泉(5)连通;所述排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箱(12)底端的分离箱(9),所述分离箱(9)连通有输送筒(10),所述输送筒(10)倾斜设置,所述输送筒(10)的出口连通有储渣箱(11);所述分离箱(9)的底端连通有过滤箱(12),所述过滤箱(12)的出口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2)包括顶端敞口的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顶端不高于水体(1)的水面;所述箱体(13)的内腔顶端固接有两侧向下逐渐收缩的滤筒(14),所述分离箱(9)顶端与所述滤筒(14)的底端固接并连通;所述人造瀑布(4)和所述人造喷泉(5)均与所述箱体(1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9)内滑动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滤网(15),所述输送筒(10)与所述分离箱(9)的侧壁固接并与所述滤网(15)高端对应设置;所述输送筒(10)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器(16),所述螺旋输送器(16)沿所述滤网(15)延伸至所述分离箱(9)远离所述输送筒(10)的一端并与所述分离箱(9)转动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器(16)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渣箱(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渣箱(11)内设置有提篮桶(19),所述提篮桶(19)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筒(10)对应设置的进料口(20);所述储渣箱(11)的侧壁滑动连接有与所述螺旋输送器(16)对应设置的卡板(21),所述卡板(21)与所述螺旋输送器(16)的中轴卡接;所述卡板(21)与所述提篮桶(19)侧壁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景观水体曲径回廊下水质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渣箱(1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板(21)相适配的滑槽(22),所述卡板(21)滑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毅潘宏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红树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