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70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及方法:包括基础送风装置和效率优化装置;所述基础送风装置包括轴流式风机、送风管道、伸缩风筒、固定铁架;所述效率优化装置包粉尘浓度检测仪、信号处理数显器、风筒伸缩机构和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所述效率优化方法是将基于数值模型解算建立的圈闭式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在任意环境粉尘浓度下不同装置结构参数组合对应的过滤效率公式内置于信号处理数显器,反复读取、反算并控制调节圈闭风幕厚度、个性化送风区半径、风筒伸缩长度,达到最优过滤效率,实现最佳防尘效果,工人进行高效精准防护;结构简单、防护效率高、操作方便、普适性强、应用价值较高。价值较高。价值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呼吸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加快,粉尘在各行业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中无处不在,粉尘防治是一项频繁遇到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其中,风幕是常用的降尘装置。然而,在使用风幕降尘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是
‑‑
风幕降尘效率低。因为风幕流场紊乱,会导致粉尘被重新卷吸到防护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风幕降尘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及方法:首先,将基础送风装置与效率优化装置配套连接好并安装于防护区域内;接着,将基于数值模型解算建立的圈闭式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在任意环境粉尘浓度下不同装置结构参数组合对应的过滤效率公式内置于信号处理数显器,使其反复读取、反算并控制调节圈闭风幕厚度、个性化送风区半径、风筒伸缩长度,直至达到最优过滤效率,实现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最佳防尘效果;最终,达到借助圈闭风幕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降尘的目的。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送风装置、效率优化装置;所述基础送风装置包括轴流式风机1、送风管4、伸缩风筒5、固定铁架7;所述轴流式风机1、送风管道4、伸缩风筒5依次密封串联;所述固定铁架7焊接于伸缩风筒5内壁;所述效率优化装置包括粉尘浓度检测仪2、信号处理数显器3、风筒伸缩机构6和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所述风筒伸缩机构6设置于伸缩风筒5上控制伸缩风筒5的长度;所述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位于伸缩风筒5的出口端;所述信号处理数显器3内置控制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粉尘浓度检测仪2、设置在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上的多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电连接进行数据采集,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风筒伸缩机构6、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电连接进行装置调控。
[0005]优选地,所述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固定的上盖板8

2、两组旋转叶片8

4、齿轮板8

7、两个主动齿轮8

8、两个微型电机8

9及下盖板8

10;所述上盖板8

2与固定铁架7焊接连接,分别沿上盖板8

2内外边缘均匀分布有两组固定孔8

1,两组旋转叶片8

4上均设有固定旋转杆8

5,固定旋转杆8

5对应插入固定孔8

1;所述齿轮板8

7从动齿沿内外边缘分布,两个主动齿轮8

8分别与齿轮板8

7内外从动齿咬合,由微型电机8

9控制主动齿轮8

8转动。
[0006]优选地,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包括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3、第二超声波距离
传感器8

6、第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11;所述两组旋转叶片8

4为内圈旋转叶片和外圈旋转叶片;所述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3安装于内圈旋转叶片的内边缘,用于监测个性化送风孔半径;所述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6安装于外圈旋转叶片的外边缘,用于监测旋转叶片8

4与伸缩风筒5内壁的距离;所述第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11安装于下盖板8

10下侧,用于监测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与作业人员的距离。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3、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6、第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11将距离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给信号处理数显器3内置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电源模块提供的电源,对距离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比较等处理,根据预设的阈值和逻辑判断,输出控制信号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接收控制信号,驱动风筒伸缩机构6以及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实现风筒长度、风幕厚度以及个性化送风区半径调节。
[0008]一种利用上述所述的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进行效率优化方法为:基于数值模型解算建立的圈闭式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在任意环境粉尘浓度下不同装置结构参数组合对应的过滤效率公式内置于信号处理数显器3,使其读取粉尘浓度检测仪2、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3、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6、第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11数据,反算调节圈闭风幕厚度、个性化送风区半径、风筒伸缩长度,并控制风筒伸缩机构6、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反复读取、反算并控制,直至达到最优过滤效率。
[0009]进一步的,包括以下两大步骤:步骤一,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型解算,建立过滤效率优化公式:S1:设置解算初始条件:分别对环境粉尘浓度c,圈闭风幕厚度w,个性化送风区半径r,风筒测点位置与风筒底端的距离h各设定两个值;S2:数值模型解算:首先将环境粉尘浓度c、圈闭风幕厚度w、个性化送风区半径r、风筒测点位置与风筒底端的距离h四个变量两两耦合形成16种组合,依次测得所有组合的粉尘过滤效率;S3:建立过滤效率优化公式:根据步骤S2的解算结果,利用Design

Expert12拟合过滤效率η与环境粉尘浓度c、圈闭风幕厚度w、个性化送风区半径r、风筒测点位置与风筒底端的距离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变量影响程度;S4:过滤效率公式内置及自主优化功能实现:将步骤S3建立的过滤效率公式内置于信号处理数显器3,通过电连接进行数据采集环境粉尘浓度c、圈闭风幕厚度w、个性化送风区半径r、风筒测点位置与风筒底端的距离h,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过滤效率公式得到初始过滤效率,若过滤效率低于99%,信号处理数显器3按照影响程度依次调节圈闭风幕厚度w,风筒测点位置与风筒底端的距离h及个性化送风区半径r,调节后,再次将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3、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6、第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11的数据代入公式,重复操作直至环境粉尘过滤效率达到最优值;步骤二,过滤效率实施过程:S1:将轴流式风机1、送风管道4、伸缩风筒5依次密封串联,固定铁架7焊接于伸缩风筒5内壁,通过固定铁架7将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悬空固定于伸缩风筒5出口处;S2:信号处理数显器3分别与粉尘浓度检测仪2、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9

3、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6、第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11电连接进行数据采集;
S3:将基于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送风装置、效率优化装置;所述基础送风装置包括轴流式风机(1)、送风管(4)、伸缩风筒(5)、固定铁架(7);所述轴流式风机(1)、送风管道(4)、伸缩风筒(5)依次密封串联;所述固定铁架(7)焊接于伸缩风筒(5)内壁;所述效率优化装置包括粉尘浓度检测仪(2)、信号处理数显器(3)、风筒伸缩机构(6)和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所述风筒伸缩机构(6)设置于伸缩风筒(5)上控制伸缩风筒(5)的长度;所述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位于伸缩风筒(5)的出口端;所述信号处理数显器(3)内置控制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粉尘浓度检测仪(2)、设置在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上的多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电连接进行数据采集,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风筒伸缩机构(6)、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电连接进行装置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包括至上而下依次固定的上盖板(8

2)、两组旋转叶片(8

4)、齿轮板(8

7)、两个主动齿轮(8

8)、两个微型电机(8

9)及下盖板(8

10);所述上盖板(8

2)与固定铁架(7)焊接连接,分别沿上盖板(8

2)内外边缘均匀分布有两组固定孔(8

1),两组旋转叶片(8

4)上均设有固定旋转杆(8

5),固定旋转杆(8

5)对应插入固定孔(8

1);所述齿轮板(8

7)从动齿沿内外边缘分布,两个主动齿轮(8

8)分别与齿轮板(8

7)内外从动齿咬合,由微型电机(8

9)控制主动齿轮(8

8)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包括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3)、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6)、第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11);所述两组旋转叶片(8

4)为内圈旋转叶片和外圈旋转叶片;所述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3)安装于内圈旋转叶片的内边缘,用于监测个性化送风孔半径;所述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6)安装于外圈旋转叶片的外边缘,用于监测旋转叶片(8

4)与伸缩风筒(5)内壁的距离;所述第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11)安装于下盖板(8

10)下侧,用于监测风筒出口面积调节板(8)与作业人员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圈闭风幕隔尘与个性化送风协同增效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3)、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6)、第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8

11)将距离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给信号处理数显器(3)内置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距离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比较等处理,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佗陈梦林何新建徐欢范鹏飞胡淇安彩霞柳文波支前宇刘雪静樊嘉祺郝雅馨蒋奇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