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54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保温箱内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保温腔,在每个保温腔内均设有一个换热管,且相邻保温腔内的换热管相互连通,所有的换热管均与出液管相连通,在每个换热管与出液管之间设置一个电磁开关阀,以及在相邻两个换热管之间结合处的一侧设置一个电磁开关阀,在每个保温腔下方设置一个保温罩,每个保温罩下方设置一个电石锅。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回收电石余热,换热管内部选取不与电石发生反应的工业导热油作为工质,内壁上喷涂有RL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石炉作为电石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设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电石新出炉时温度接近2000℃,待其温度降至100℃左右,由天车吊运至电石拉运车供树脂厂使用或外销。电石内拥有丰富的余热资源,在电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目前大部分工厂采用的是将出炉的电石直接放在环境中,运用自然对流的方式冷却。冷却过程中有大量的余热直接耗散到空气中,进行直接的排放处理会造成较大的热量流失,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以及氰化物,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电石拥有丰富的余热资源,如果能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利用生产高品位的电能,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系统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保温箱、换热管、保温罩、电石锅、出液管和电磁开关阀,所述保温箱内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保温腔,在每个保温腔内均设有一个换热管,且相邻保温腔内的换热管相互连通,所有的换热管均与出液管相连通,在每个换热管与出液管之间设置一个电磁开关阀,以及在相邻两个换热管之间结合处的一侧设置一个电磁开关阀,在每个保温腔下方设置一个可调整安装高度的保温罩,每个保温罩下方设置一个电石锅。
[0005]进一步地,在每个换热管上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相邻两个换热管结合连通时,其中一个换热管的出液口与另一个换热管的进液口相连通。
[0006]进一步地,在出液管上设有若干连接支管,每个连接支管对应连接在每个换热管的出液端,在每个连接支管上连接一个电磁开关阀。
[0007]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内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将保温箱分隔成若干个保温腔,相邻保温腔之间形成一个安装腔室,相邻换热管之间的电磁开关阀布置在安装腔室内。
[0008]进一步地,在每个保温腔下方设有一个矩形连接管,保温罩的上端口壁与矩形连接管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罩包括一体形成的矩形口部和锥形罩部,矩形口部插接在矩形连接管内,在矩形口部的外壁上设有腰型槽,在腰型槽和矩形连接管上穿设螺栓将矩形口部和矩形连接管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罩部的内壁上喷涂有高效辐射吸收涂层,在保温罩以及保温箱的外端面设有保温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酚醛泡沫,高效辐射吸收涂层由喷涂RLHY

22高温远红外辐射节能涂料形成。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充分回收电石余热,换热管内部选取不与电石发生反应的工业导热油作为工质,内壁上喷涂有RLHY

22高效辐射吸热涂层,提高了对电石热辐射的吸收率,回收的余热可以在石灰窑生产中进行原材料石灰的烧制、用电石余热进行兰炭的烘干等,此外还可以作为锅炉蒸汽的燃烧材料,此专利技术实现了余热的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
[0014]图2为换热管、出液管以及电磁开关阀之间的装配图。
[0015]图3为保温箱与保温罩之间的装配图。
[0016]图4为保温罩的结构图。
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保温箱21、换热管22、保温罩23、电石锅1、出液管25和电磁开关阀26,在保温箱21内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保温腔210,在每个保温腔210内均设有一个换热管22,且相邻保温腔210内的换热管22相互连通,所有的换热管22均与出液管25相连通,在每个换热管22与出液管25之间设置一个电磁开关阀26,以及在相邻两个换热管22之间结合处的一侧设置一个电磁开关阀26。在每个保温腔210下方设置一个可调整安装高度的保温罩23,每个保温罩23下方设置一个电石锅1。
[0019]在每个换热管22上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相邻两个换热管22结合连通时,其中一个换热管22的出液口与另一个换热管22的进液口相连通。
[0020]在换热管22内泵入导热油,使用时,将电石锅1移动至保温罩23下方,然后移动保温罩23的位置,将保温罩23罩在电石锅1上,根据保温罩23下是否存在电石锅1而控制对应的电磁开关阀26开闭。即,按图1所示,在左侧两个保温罩23下方存在电石锅1时,关闭电磁开关阀A,打开电磁开关阀B,使得左侧的两个换热管22相连通,然后关闭电磁开关阀D,打开电磁开关阀C,使得导热油不流入右侧没有电石锅1的换热管22内。若最右侧保温罩23下方也存在电石锅1,则关闭电磁开关阀A和C,打开电磁开关阀B、D和E。需要说明的时,在保温箱21下方放置电石锅1时,应当顺序放置,杜绝出现间隔放置电石锅1方式,需要杜绝间隔放置的具体方式为:在最左侧与最右侧的保温罩23下方分别放置电石锅1,而在中间保温罩23下方不放置电石锅。
[0021]为方便出液管25连通所有的换热管22,在出液管25上设有若干连接支管251,每个连接支管251对应连接在每个换热管22的出液端,在每个连接支管251上连接一个电磁开关阀26。
[0022]在保温箱21内设有若干隔板212,隔板212将保温箱21隔成若干个保温腔210,相邻保温腔210之间形成一个安装腔室211,本专利技术将相邻换热管22之间的电磁开关阀26不直接
随换热管22一起布置在保温腔210内,而是布置在安装腔室211内,这样可以避免高温造成电磁开关阀26的损坏。
[0023]以下对保温箱21与保温罩23之间的装配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0024]在每个保温腔210下方设有一个矩形连接管213,保温罩23包括一体形成的矩形口部231和锥形罩部232,矩形口部231插接在矩形连接管213内,在矩形口部231的外壁上设有腰型槽,在腰型槽和矩形连接管213上穿设螺栓将矩形口部231和矩形连接管213固定连接。通过腰型槽的设置,可以调整保温罩23在保温箱21上的安装位置。
[0025]保温箱21与保温罩23本体均采用高温合金钢,可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抗高温氧化性好,显著提高保温箱21与保温罩23的耐用性。
[0026]在保温罩23以及保温箱21的外端面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材料为酚醛泡沫,可以减少回收装置换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强化内部换热效果。锥形罩部232的内壁上喷涂有高效辐射吸收涂层,高效辐射吸收涂层由喷涂RLHY

22高温远红外辐射节能涂料形成,涂层在800℃以上的环境红外波段不同温度的平均辐射率大于0.93,在电石的工作中及工作后性能稳定。
[0027]卷扬机将出炉的电石拉运至冷却厂房,将冷却后的电石输送至本专利技术装置下方,通过辐射和自然对流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石锅(1)、保温箱(21)、换热管(22)、保温罩(23)、出液管(25)和电磁开关阀(26),所述保温箱(21)内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保温腔(210),在每个保温腔(210)内均设有一个换热管(22),且相邻保温腔(210)内的换热管(22)相互连通,所有的换热管(22)均与出液管(25)相连通,在每个换热管(22)与出液管(25)之间设置一个电磁开关阀(26),以及在相邻两个换热管(22)之间结合处的一侧设置一个电磁开关阀(26),在每个保温腔(210)下方设置一个可调整安装高度的保温罩(23),每个保温罩(23)下方设置一个电石锅(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换热管(22)上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相邻两个换热管(22)结合连通时,其中一个换热管(22)的出液口与另一个换热管(22)的进液口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液管(25)上设有若干连接支管(251),每个连接支管(251)对应连接在每个换热管(22)的出液端,在每个连接支管(251)上连接一个电磁开关阀(2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秋许会婕陶平王广斌马占玉姜石恒许多福任杰姜博孙正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盐吉兰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