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探测器模块及其定位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断层扫描
,具体的,涉及一种CT探测器模块及其定位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为数字信号,经计算机重建后,生成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图像,从而发现体内潜在的细小病变。
[0003]X射线探测器是CT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由若干电路板、芯片及信号互联系统构成,多个沿圆弧方向排列的探测器即构成了CT的探测器子系统。由于CT图像的重建依赖特定的光路几何,因此探测器的组装定位精度,对CT的成像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探测器模块通常由防散射格栅(Anti
‑
scattering grating,ASG)、载板、主体结构件组装而成,然而在组装过程中,由于需要反复地利用多个工装并转换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包括电路板和探测单元,所述探测单元位于所述电路板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电路板两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防散射格栅,位于所述载板上方,与所述探测单元相对设置;主体结构件,包括支架和两个端块,其中,两个所述端块位于所述电路板表面,分别与所述防散射格栅的两端连接,且所述端块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定位接口;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所述支架包括顶部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顶部面与所述电路板平行,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顶部面垂直,且所述第一侧面相对于所述顶部面形成一凹陷部,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信号处理板,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且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散射格栅包括格栅部和两个连接部,所述格栅部与所述探测单元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格栅部的相对两端,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读出芯片,所述读出芯片位于所述电路板底面,且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面包括:第一台阶面,位于所述顶部面的中间,通过导热介质与所述读出芯片贴合;第二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两侧,且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用于放置所述载板,所述第二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第三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二台阶面的两侧,且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台阶面,用于放置所述端块,所述第三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板背离所述第一侧面的一面具有插接件连接器;所述信号处理板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面设置有信号处理芯片,所述信号处理芯片通过导热介质与所述支架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CT探测器模块还包括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正下方,其一端嵌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插入所述插接件连接器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形成的夹角介于1
°
至7
°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块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其中,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同轴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六安装孔,所述第六安装孔与所述第五安装孔同轴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T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定位接口位于所述第四安装孔和所述第五安装孔之间,包括第七安装孔和第二定位孔。
12.一种CT探测器模块的定位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一探测器模块,所述探测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坚诚,黄翌敏,潘海东,罗宏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