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6428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属于煤炭转运加工粉尘治理技术领域,抑尘系统包括:第一抑尘系统、第二抑尘系统、第三抑尘系统,所述第一抑尘系统、第二抑尘系统、第三抑尘系统均包括控制柜、喷洒模块、抑尘剂储液罐、一体化加药装置,所述喷洒模块连接抑尘剂储液罐,所述抑尘剂储液罐与一体化加药装置相连接,控制柜与喷洒模块、一体化加药装置电连接;还涉及抑尘系统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先进,设计合理,集成化与智能化程度高,可有效降低翻车机房、各转运站、碎煤机车间位置的粉尘浓度,降尘率达到80%以上。降尘率达到80%以上。降尘率达到8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炭转运加工粉尘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抑尘技术分为有组织排放除尘技术与无组织排放抑尘技术。主流有组织排放除尘技术包含袋式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与电袋复合除尘技术。主流无组织排放抑尘技术包含干雾抑尘技术、药剂抑尘技术。
[0003]袋式除尘、电除尘、电袋复合除尘主要应用在大型有组织排放除尘场合,应用在无组织排放场合时,需将无组织转化为有组织排放,配套设备较为复杂,动力设备庞大,投资成本与维护成本均较高。
[0004]现有输煤系统的每条皮带都配有一台布袋除尘器,含尘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各单元灰斗,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进入中箱体过滤区,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透过滤袋经上箱体、提升阀排风管排出。随着过滤工况的进行,当滤袋表面积尘达到一定量时,由清灰控制装置(差压或定时,手动控制)按设定程序关闭提升阀,控制当前单元离线,并打开电磁脉冲阀喷吹,抖落滤袋上的粉尘。落入灰斗中的粉尘借助输灰系统送出。目前现有的布袋除尘器存在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几点:1、棉织和毛织滤料耐温在80-90度,合成纤维滤料耐温200-260度,玻璃纤维滤料耐温280度。因此布袋除尘器在净化温度更高的烟气时,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降低烟气温度。2、有的烟气含水分较多或所携粉尘有较强的吸湿性,通常导致滤袋黏结而阻塞滤料。为确保布袋除尘器的正常运作,需要采取保温措施以确保气体中的水分不会凝结。
[0005]干雾抑尘技术目前在粉尘无组织排放场合应用较多,技术也较为成熟,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与维护成本低,但由于工艺原理限制,抑尘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0006]药剂抑尘技术原理是利用药剂的与水混合后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提高水捕捉粉尘的能力,同时抑尘剂的湿润、粘结成分的作用,提高细微粉尘的团聚、粘附、保湿的能力。通过以上两个因素细微颗粒粉尘(2.5微米以上的粉尘颗粒)能与水分子迅速结合、粘附在大颗粒上,起到瞬间降尘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湿作用,延缓水分的蒸发,产生长效的抑尘作用,在一定的生产、输送距离内仍然有效,从根源抑制粉尘产生,有效的改善环境并降低粉尘治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煤炭转运、储存及加工过程的粉尘污染进行药剂抑尘技术综合性治理,应用点之后的转载过程中的不增加其他除尘设施,除尘效率可达到80%以上。
[0008]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包括:输煤设备的翻车机房通过一号皮带机和二号皮带机连接到一号转运站,一号转运站通过四号皮带机连接到二号转运站,二号转运站通过六号皮带机连接到三号转运站,三号转运站通过七号皮带机连接到碎煤机室,碎煤机室通过八号皮带机连接到煤仓,抑尘系统包括:第一抑尘系统、第二抑尘系统、第三抑尘系统,所述第一抑尘系统设置在翻车机房的卸料端和一号皮带机的机头,所述第二抑尘系统设置在一号转运站、二号转运站和二号皮带机、四号皮带机的机头,所述第三抑尘系统设置在碎煤机室、七号皮带机、八号皮带机处;
[0010]其中,所述第一抑尘系统、第二抑尘系统、第三抑尘系统均包括控制柜、喷洒模块、抑尘剂储液罐、一体化加药装置,所述喷洒模块连接抑尘剂储液罐,所述抑尘剂储液罐与一体化加药装置相连接,控制柜与喷洒模块、一体化加药装置电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输煤设备包括储煤场,所述储煤场内设有第一斗轮堆取料机和第二斗轮堆取料机,所述第一斗轮堆取料机通过三号皮带机连接到一号转运站,所述第二斗轮堆取料机通过五号皮带机连接到二号转运站。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抑尘系统的喷洒模块在二号皮带机、三号皮带机的机头辊筒位置及下部出料口布置,第二抑尘系统的喷洒模块在四号皮带机、五号皮带机的机头辊筒位置及下部出料口布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抑尘系统的喷洒模块包括第一喷洒管道模块、第二喷洒管道模块,所述第一喷洒管道模块安装在翻车机房的上部,第二喷洒管道模块设置在一号皮带机的机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抑尘系统的喷洒模块包括第三喷洒管道模块、第四喷洒管道模块,所述七号皮带机设置在碎煤机室顶层,所述第三喷洒管道模块安装在七号皮带机的机头,所述八号皮带机设置在碎煤机室底层落料口处,所述第四喷洒管道模块安装在八号皮带机的机尾。
[0015]抑尘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在输煤设备里安装三套独立的抑尘系统;
[0017]安装所述第一抑尘系统,在翻车机房的一层平台上安装抑尘剂储液罐、一体化加药装置,并连接用水管,药剂与水按比例混合制备并增压,并输送至翻车机煤篦上方、一号皮带机机头喷洒位置,用于翻车机卸料时及后续输送至一号皮带机的粉尘治理;
[0018]安装所述第二抑尘系统,在一号转运站、二号转运站的平台上安装抑尘剂储液罐、一体化加药装置,并连接用水管,药剂与水按比例混合制备并增压,并输送至二号皮带机、四号皮带机机头喷洒位置,用于后续二号皮带机、三号皮带机机头辊筒位置和四号皮带机、五号皮带机机头辊筒位置及下部出料口的粉尘治理;
[0019]安装所述第三抑尘系统,在碎煤机室安装抑尘剂储液罐、一体化加药装置,并连接用水管,药剂与水按比例混合制备并增压,并输送至七号皮带机机头和八号皮带机机尾的喷洒位置,用于碎煤机室及后续运输中的粉尘治理。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抑尘系统的抑尘剂混合溶液kg,第二抑尘系统的抑尘剂混合溶液2kg,第三抑尘系统的抑尘剂混合溶液3kg。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抑尘系统在翻车机煤篦上方、一号皮带机机头喷洒位置选择适合的喷嘴,并对翻车机的管路进行保温处理。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抑尘系统在二号皮带机、三号皮带机的机头及下部出料口喷洒位置选择适合的喷嘴,在四号皮带机、五号皮带机的机头及下部出料口喷洒位置选择适合的喷嘴。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抑尘系统在碎煤机室顶层的七号皮带机机头落料位置、碎煤机室底层八号皮带机机尾落料口喷洒位置选择适合的喷嘴,加装喷洒管路将抑尘剂混合溶液输送至喷洒点,并对室外管路进行保温处理。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混合药剂溶液具有良好的湿润和保湿性能,能捕捉PM2.5以上的粉尘颗粒,解决细颗粒粉尘捕捉难的问题,从系统的源头抑尘,具有一定的长效性。技术先进,设计合理,集成化与智能化程度高,维护成本低,可应用于各种散装物料的破碎、转运过程中的粉尘治理。可有效降低翻车机房、各转运站、碎煤机车间位置的粉尘浓度,降尘率达到80%以上,将输煤系统的扬尘控制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002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输煤设备的翻车机房(1)通过一号皮带机(11)和二号皮带机(12)连接到一号转运站(4),一号转运站(4)通过四号皮带机(14)连接到二号转运站(5),二号转运站(5)通过六号皮带机(16)连接到三号转运站(6),三号转运站(6)通过七号皮带机(17)连接到碎煤机室(9),碎煤机室(9)通过八号皮带机(18)连接到煤仓(1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抑尘系统(2)、第二抑尘系统(7)、第三抑尘系统(8),所述第一抑尘系统(2)设置在翻车机房(1)的卸料端和一号皮带机(11)的机头,所述第二抑尘系统(7)设置在一号转运站(4)、二号转运站(5)和二号皮带机(12)、四号皮带机(14)的机头,所述第三抑尘系统(8)设置在碎煤机室(9)、七号皮带机(17)、八号皮带机(18)处;其中,所述第一抑尘系统(2)、第二抑尘系统(7)、第三抑尘系统(8)均包括控制柜、喷洒模块、抑尘剂储液罐、一体化加药装置,所述喷洒模块连接抑尘剂储液罐,所述抑尘剂储液罐与一体化加药装置相连接,控制柜与喷洒模块、一体化加药装置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设备包括储煤场(3),所述储煤场(3)内设有第一斗轮堆取料机(31)和第二斗轮堆取料机(32),所述第一斗轮堆取料机(31)通过三号皮带机(13)连接到一号转运站(4),所述第二斗轮堆取料机(32)通过五号皮带机(15)连接到二号转运站(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抑尘系统(7)的喷洒模块在二号皮带机(12)、三号皮带机(13)的机头辊筒位置及下部出料口布置,第二抑尘系统(7)的喷洒模块在四号皮带机(14)、五号皮带机(15)的机头辊筒位置及下部出料口布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抑尘系统(2)的喷洒模块包括第一喷洒管道模块(21)、第二喷洒管道模块(22),所述第一喷洒管道模块(21)安装在翻车机房(1)的上部,第二喷洒管道模块(22)设置在一号皮带机(11)的机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煤设备抑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抑尘系统(8)的喷洒模块包括第三喷洒管道模块(81)、第四喷洒管道模块(82),所述七号皮带机(17)设置在碎煤机室(9)顶层,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暕东杨军年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发电分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