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矢野鞘氨醇菌及其在分解ascr#18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03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矢野鞘氨醇菌及其在分解ascr#18中的应用。矢野鞘氨醇菌(Sphingobium yanoikuyae)25D,其于2023年5月1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510070,保藏编号是:GDMCC No:63454。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矢野鞘氨醇菌(Sphingobium yanoikuyae)25D为南方根结线虫伴随菌,并且具有分解ascr#18的作用。有分解ascr#18的作用。有分解ascr#18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矢野鞘氨醇菌及其在分解ascr#18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矢野鞘氨醇菌及其在分解ascr#18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蛔甙(ascarosides),由脂肪酸等侧链连接到双脱氧蛔糖基而成的一类信息素物质,可以通过侧改变侧链的长度及衍生物的差异成不同种类的蛔甙。其在线虫体内普遍存在,可以调控线虫觅食、交配、聚集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动。目前,已经在南方根结线虫中检测到多种蛔甙,如:ascr#10、ascr#16、ascr#18、ascr#20、ascr#22、ascr#26等。研究显示ascr#18能够诱导植物的防御反应并增强植物对植物寄生线虫的免疫能力增强。此外,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能迅速将ascr#18转化为短侧链的ascr#9。而ascr#9对植物线虫有排斥作用,因此当ascr#9在排泄到植物根际时又可充当化学信号来调节植物与线虫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根结线虫对植物的侵染率。
[0003]矢野鞘氨醇菌Sphingobium yanoikuyae,为革兰氏阴性菌,能够降解多种多环芳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矢野鞘氨醇菌(Sphingobium yanoikuyae)25D,保藏编号是:GDMCC No:63454。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野鞘氨醇菌25D作为活性成分。3.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野鞘氨醇菌25D在分解蛔甙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玲周熙戴康曹莉韩日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